中国海洋大学干焱平教授
❶ 请问你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博士吗我想读个在职博士,咨询下,哪个导师比较好,在职好毕业点的导师,
125驾驭博士咨询师为你解答:
其实这个就要看你自己了,不过优秀的博士生导师应该是这样的,你可以借鉴一下:
自2008年起,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但在体现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顶级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率上,国内博士生的情况却令人担忧,这反映出我国优秀博士培养不足的问题,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国培养的优秀博士数量不足?优秀博士的培养究竟难在哪里?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来自高校和企业学者、专家的经验和观点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众所周知,在一个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表现如何,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博士生教育中出现一些情况,比如人们诟病许久的导师做“老板”,学生成为“员工”的现象。那么,作为一位拥有多年博士生培养经验,多位学生获得中国计算机协会(CCF)优秀博士论文奖的优秀导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建中眼中,一个优秀导师应该是什么样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强调导师的责任。”在发言中李建中表示,一名导师要时刻记住,自己是以学生培养为最主要任务。“我们是老师,不是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我们的任务就是育人,不能花过多的时间做活动,做产品。”他说,导师即使在作研究、拿项目的同时也要清楚,自己这样做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
在具体培养过程中,李建中认为导师有责任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所谓的“培养环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良好的实验环境,要为学生创造一片可以安心作研究的天地;另一层含义则是学术环境和氛围。”他说,如果在一个团体中能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所有人的追求都是创造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对培养研究生是大大有利的。“中国的学生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聪明的,只要给他们创造足够好的环境,再加上足够的耐心,肯定能出来好的结果。”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申请项目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但在获得科研项目的同时,导师也要考虑该成果是否适合培养研究生。“我们拿项目的目的如果单纯为了经费的话就很麻烦。有些工程项目可能对培养研究生并没有用,而且还要大量研究生将精力投入其中,真正的培养工作就很难做好。”在李建中看来,以基础应用型为主的研究比较适合培养博士生;以工程应用型为主的项目则比较适合硕士生培养,高校应坚持不承担或少承担产品型的项目。而在申报时间上,他表示一般项目最好5年申请一次。“项目不要太多,钱不要太多。否则运作这些项目就很麻烦,导致师生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建中表示,要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生,导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科前沿。“导师要看书,不能整天在外面跑。否则没有时间读文章,如何知道科学领域的前沿是什么样的?又如何给学生很好的研究问题,怎么能给学生指出正确的科研路线?”当然,导师在熟悉本领域前沿,做好“教练员”的同时,也要学会做好“运动员”,即要与学生一起研究。“特别是年轻导师,不能过早离开科研第一线,那样的话无论是对博士生培养还是自身的学术成长,都相当不利。”
在讲话中,李建中特别强调在处理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时,应避免两种误区,即雇佣关系和“放羊式”关系。前者是指导师申请大量课题和科研经费,“雇用”学生作相关研究。甚至采取打卡,按时上下班等形式进行管理。在这种误区下,教师很难对研究项目是否适合学生作出明确判断。“有些任务适合研究生,但有些并不适合。最终研究生成为实际上的‘工作者’,这很不好。”而后者则是一名导师招收几十个研究生,甚至上百名研究生,这显然无法做到根据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培养。李建中表示,如果招收博士生,一名导师每年的招收名额最好控制在2名之内。
❷ 中国海洋大学几个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有四个校区。
1,崂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坐落于崂山风景区脚下,是海大的主校区,建成于2005年,整体的建筑风格落落大方,以老校区的欧式风格为主,校园色调以黄色的暖色系为底色。
其中,整制学院有海洋与大气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基础教育中心(体育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部。
2,鱼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是海大的老校区,校园树木参天,建筑优美,可以眺望远处沙滩,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
毗邻青岛美术馆、栈桥、信号山、老舍故居、第一海水浴场等青岛市著名景点。其中,整制学院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艺术系)。
3,浮山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位于香港东路23号,现为国际教育学院所在地,无本科教育机构。
4,黄岛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海洋科教创新园区)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占地28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约为0.8,在校生总体规模20000人,教职工2000人。
根据规划,到2020年,黄岛校区校园建设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规模不低于30万平米,在校生规模达到5500人;2025年,初步实现校区运行常态化,形成黄岛校区学科专业基本框架。
(2)中国海洋大学干焱平教授扩展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海大(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校,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
学校前身是高恩洪于1924年创办的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在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国立山东大学;1959年,在国立山东大学部分科系基础上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确定为全国13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截至2017年,设有18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7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生83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两院院士13人。学校已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居985工程高校第16位;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301-400位;海洋科学学科居全球第6位。
❸ 中国海洋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作为一名大三的老学姐,真的是抱着情怀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上过的这么多的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教授实用英语写作的王瑶,一个是教授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荆友奎教授。这两个老师不仅实力一流,最致命的是课都讲得一级棒,课堂氛围一级好,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好老师。
先说我的男神老师王瑶老师,首先要澄清一下这是个男老师哈哈。王瑶老师,典型的摩羯座段子手,我第一次见到一个老师把英语课讲的这么生动形象有趣的,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个人魅力”吧。他只要一看见下面的学生昏昏欲睡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就会立马讲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个课真的“实用”,名不虚传,老师会给出很多总结性的词组和作文的写法,总之就是选了绝不会后悔!因此在选课的过程中也是非常激烈,大家纷纷把所有的币都投出去,然后就只能靠人品了哈哈哈。
欢迎大家来为海大增添一些小鲜肉~在这里你收获到的,不仅是一个好老师,一节有意义的课堂,更有充满欢笑的讨论,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❹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选什么导师啊,求推荐
这个你做好找你们学院最牛逼的人,院长或者教授。祝好运,这个最好是自己写对自己大学有一个总结。
❺ 请问谁能提供一下中国海洋大学孙立新教授和蒋锐副教授的联系方式
算了吧,这两个老师现在都不在了
❻ 中国海洋大学的优势强势学科是什么啊优势学科的带头人分别是谁啊
跟海洋有关的基本上都是优势学科,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生物,水产、食工等,最近海大的海洋经济学和会计也发展的不错,其它的不清楚,生物方面的带头人有包振民,海洋医药有管华诗等等。
❼ 李永祺中国海洋大学
李永祺 福建德化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海洋生命学院院长、海洋经济与海洋法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为名誉院长。业绩显著,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❽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有哪些
http://www2.ouc.e.cn/fzxy/channel.asp?id=14
这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所有教授的名字。应该都可回以找到。答^_^
❾ 中国海洋大学知名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知抄名教授:
陈士法袭,1967年生,男,汉族,山东曲阜人,硕士,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曾任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现就职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曾获得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兼职为全国文体学研究会理事和山东省国外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田纪伟, 男 ,1956年8月生。1982年获河海大学数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科院数学所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中科院力学所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7月-1994年7月于中科院海洋所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9月至今于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❿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36人,博士生导师3人,师资队伍中博士及在读博士40余人。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水平高、实力强、潜力大的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学术队伍,拥有多位国内著名学者,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此外学院还常年聘有各语种外籍专家和国内外知名客座教授40余人,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和联合培养关系,每年有大批学生出国交流学习。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在大学外语教学方面承担全校各院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外语(英、日、法、德、俄、韩语)教学工作。
“搞好教学是立院之本,做强科研是强院之路”, 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8项,省级课题10余项,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12项,出版外国语言文学类专著30余部,教材和译著160余部,在SSCI, CSSCI和其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学院一贯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和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显著。学院在校本科生800余人,现有在校研究生400余人。 各专业全国四、八级考试保持着98%以上的通过率;大学英语四、八级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CCTV杯”、“21世纪杯”、“外研杯”等各类英语演讲或辩论比赛成绩优异。学院各语种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从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基础扎实,潜力大,后劲足,能够胜任外事、外交、外贸、金融、新闻、出版、教育等部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有出色表现。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和联合培养关系,每年有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语学院拥有先进的多媒体网络语言实验室及同声传译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6套,有自己的专业图书资料室,有各语种图书7万余册及大量的有声资料,各类中外学术期刊近百种,图书资料齐全,教学设施完善,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展望未来,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以“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胸襟,坚持“学科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关键”和“立足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方针,努力发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山东省重点学科的整体优势,依托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承传统,勇于创新,同心同德,矢志奋斗,为创建和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外国语学院而努力工作,为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