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Ⅰ 2022年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1、安徽省文科收分最高、最难考上的公立二本大学为:合肥师范学院。该校2022年文科投档分数线为559分,2022年的最低位次为22606名。
2、安徽省文科收分最低、最好考上的公立二本大学为:黄山学院(中外合作)。该校2022年文科投档分数线为532分,2022年的最低位次为41051名。
3、安徽省理科收分最高、最难考上的公立二本大学为:合肥师范学院。该校2022年理科投档分数线为485分,2022年的最低位次为92329名。
4、安徽省理科收分最低、最好考上的公立二本大学为:滁州学院(中外合作)。该校2022年理科投档分数线为415分,2022年的最低位次为157042名。
注意事项:
大学本科是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大多数专业为四年,少数专业为五年(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视情况而定)。
本科学历主要分为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两种。全日制本科主要是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学校学习,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非全日制本科通常为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Ⅱ 安徽二本大学排名榜及分数线
安徽二本2022年大学排名榜及分数线:合肥师范学院491分、蚌埠医学院481分、皖西学院477分等。
1、合肥师范学院
皖西学院,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校园占地1765亩,总建筑面积49.4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馆藏126万册,电子图书46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亿元;设有15个颤竖二级学院,开设66个本科专业,人文地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在职教职工近1400人。
Ⅲ 安徽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安徽省二本大学分数线排名前十理科介绍如下:
1、合肥师范学院(485分)。
2、蚌埠医学院(473分)。
3、皖南医学院(467分)。
4、铜陵学院(467分)。
5、滁州学院(464分)。
6、皖西学院(463分)。
7、安徽科技学院(基地班)(462分)。
8、淮南师范学院(460分)。
9、巢湖学院(456分)。
10、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452分)。
安徽省二本大学分数线排名前十文科介绍如下:
1、合肥师范学院(559分)。
2、蚌埠医学院(554分)。
3、滁州学院(553分)。
4、铜陵学院(551分)。
5、皖西学院(549分)。
6、淮南师范学院(548分)。
7、皖南医学院(547分)。
8、安徽科技学院(546分)。
9、安徽科技学院(基地班)(545分)。
10、巢湖学院(545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安徽科技学院
Ⅳ 安徽二本大学排名表
一、蚌埠医学院
蚌埠医学院(Bengbu Medical College),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Ⅳ 安徽二本院校排名表
扩展:合肥师范学院背景学院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1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需项目1个(教育硕士),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列入安徽省政府“551”工程硕士学位授予重点建设单位。
Ⅵ 安徽省二本院校排名及录取分数
安徽省二本院校排名及录取分数:
安徽二本大学排名靠前名单有肥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黄山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巢喊态辩湖学院、滁州郑缺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等。
安徽二本大学分数线排名前十理科:
1、 合肥师范学院 :最低491分。
2、 安徽科技学院(蚌埠龙湖校区):最低486分。
3、 蚌埠医学院:最低481分。
4、 滁州学院:最低477分。
5、 皖西学院:最低477分。
6、 淮南师范学院:最低473分。
7、 皖南医学院:最低472分。
8、 铜陵学院:最低471分。
9、 巢湖学院:最低470分。
10、 黄山学院:最低466分。
安徽省二本大学分数线排名前十文科闭睁:
1、 合肥师范学院:最低523分。
2、 滁州学院:最低520分。
3、 蚌埠医学院:最低517分。
4、 皖西学院:最低516分。
5、 铜陵学院:最低514分。
6、 淮南师范学院:最低513分。
7、 安徽科技学院:最低513分。
8、 皖南医学院:最低511分。
9、 巢湖学院:最低510分。
10、 蚌埠学院:最低509分。
Ⅶ 安徽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安徽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
理科前十:1.合肥师范学院 485分、2 .蚌埠医学院 473分、3.铜陵学院467分、4.皖南医学院467分、5.滁州学院464 分、6.皖西学院463分、7.淮南师范学院460分、8.巢湖学院456分 、9.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452分、10.池州学院450分。
文科前十:1.合肥师范学院559分、2.蚌埠医学院554分、3.滁州学院553分、4.铜陵学院551分、 5.皖西学院549分、6.淮南师范学院548分、7.皖南医学院547分、8.安徽科技学院546分、 9.巢湖学院 545分、10.蚌埠学院544分。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
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蚌埠医学院 :
学校坐落于淮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濒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林济世之流芳,现有龙子湖校区、宏业校区、淮上校区和高铁校区,占地面积1760余亩,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Ⅷ 安徽公办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其他信息:
安徽比较好的公办二本大学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2022安徽公办二本大学名单 学校名称 性质 性质排名 省份排名 城市 分类 分类排名 安徽师范大学 公办本科 120 5 芜湖 师范 14 安徽理工大学 公办本科 187 6 淮南 理工 62 安徽农业大学 公办本科 200 7 合肥 农林 18 安徽医科大学 公办本科 208 8 合肥 医科 17 安徽工业大学 公办本科 210 9 马鞍山 理工 71 安徽财经大学 公办本科 242 10 蚌埠 财经 14 淮北师范大学 公办本科 337 11 淮北 理工 119 安徽中医药大学 公办本科 344 12 合肥 医科 36 安徽建筑大学 公办本科 366 13 合肥 理工 127 安徽工程大学 公办本科 388 14 芜湖 理工 134 合肥学院 公办本科 391 15 合肥 理工 135 合肥师范学院 公办本科 426 16 合肥 师范 52 蚌埠医学院 公办本科 448 18 蚌埠 医科 50 安徽科技学院 公办本科 448 17 蚌埠 理工 149 皖南医学院 公办本科 466 19 芜湖 医科 53 黄山学院 公办本科 486 20 师范 66 阜阳师范学院 公办本科 500 21 阜阳 师范 72 巢湖学院 公办本科 581 23 合肥 综合 114 淮南师范学院 公办本科 600 25 淮南 师范 104 滁州学院 公办本科 600 24 滁州 师范 105 铜陵学院 公坦信誉办本科 620 26 铜陵 财经 49 宿州学院 公让段办本科 659 27 宿州 综合 133 蚌埠学院 公办本科 681 29 蚌埠 理工 199 安徽实力最强的二本大学 1、合肥师范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为文科559分、理科485分 合肥师范学院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坦轿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 2、蚌埠医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为文科554分、理科473分 蚌埠医学院师资上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43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等 3、铜陵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为文科551分、理科467分 铜陵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 4、滁州学院:2021年最低分数为文科553分、理科464分 滁州学院师资上有获批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Ⅱ、Ⅲ类引才平台各1个
Ⅸ 合肥二本院校名单及分数线
理科类
1、合肥师范学院 485
2、 巢湖学院 456
3、安徽医科大学扮氏桐临床医学院 452
4、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444
5、安徽艺术学院 441
6、合肥经济学院 432
7、合肥城市学院 422
8、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420
9、安徽新华学院 417
10、安徽三联学院 415
11、安徽外国语学院 415
Ⅹ 合肥二本院校名单及分数线
合肥二本院校名单及分数线:
1、合肥师范学院(485分)。
2、蚌埠医学院(473分)。
3、皖南医学院(467分)。
4、铜陵学院(467分)。
5、滁州学院(464分)。
6、皖西学院(463分)。
7、安徽科技学院(基地班)(462分)。
8、淮南师范学院(460分)。
9、巢湖学院(456分)。
10、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452分)。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工近1200人,其中正高105人、副高34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4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人。
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27人、省级教坛新秀34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合肥师范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