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大学生
①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三个大学生的那个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回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答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② 从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大学生该做些什么
学习他们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干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
③ 【与学生有关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
2006年 洪战辉的颁奖词: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2009年 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
【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姝威这样评价他们: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涂光晋: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阎肃: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④ 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当代大学生
2009年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洪战辉,1982年生,河南省西华县人。中南大学教师,先后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中南大学。因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成为时代偶像。
孟佩杰,女,汉族,1991年11月出生,中国共青团员,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2007年佩杰初中毕业了,为了就近照顾妈妈,学习优异的她主动选择在当地的一所学校学习。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2009年,临汾市委授予孟佩杰母女文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0年,孟佩杰成为临汾市年龄最小的十佳道德模范。2011年6月,孟佩杰因孝心在网络上走红,被称为“最美的女孩”,甚至有网民专门为她“赋诗”。
⑤ 《感动中国》中大学生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扶老人过马路
⑥ 以感动中国为例,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念
既然已经是来大学生了,必然已经有自源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了。
再灌输一些思想让他们改变也是很难的,得看从小到大的环境了。
当然积极、奋发的观念好咯。
应该强制性拉出去亲身做些苦力,不然不会明白父母或其他劳动人民的辛劳的。
(本身是名大学生,其实见过很多素质很低的。)
在身心疲惫时候看看感动中国之类的文章或视频。
⑦ 靠捡破烂供几十名大学生上学的老人(感动中国)
感动个屁,那几十名大学生有几个懂得感恩的,更别说回报
祝福那位可敬的老人——行善不求报是为大善
鄙视那些势利白眼狼——受恩不报来世为牛马
⑧ 感动中国大学生徐本禹的观后感450字
如果年轻一代都无一己之外的理想主义和冲动激情,国家、民族,便无美好未来;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选择这样的人生之路并一辈子扎根贫困地区,从事献身教育的事业多么不易,一切对他的赞誉而生出的高尚境界都来源于他对渴望求知的贫困地区孩子的爱。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在CCTV1播出的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中,我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徐本禹。最初知道他,是天涯贴图区的一个帖子:"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当时已有十几万的点击和几千的回帖――那个帖子如今很难打开了,而里面充满震撼的图片至使本来去看美女的我当场泪流满面。一个个例,在一个普通网友的图片和记述下带来了难以言语的视觉震撼。正如有人所说:"徐本禹点燃了一个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他的事迹我不用多说,当我看到台上他流下眼泪的时候,我真的明白,他的确承受了太大的压力。1个22岁的大男生,放弃研究生不读,在一个赤贫的乡村里义务为一群单纯无知而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教书,身边无人共同前行和倾述。由最初身边人的不解到今天的众多关注和荣誉,不变的是他的孤独。我一贯认为在这样一个坚持道德独善其身都异常艰难的时代,无私奉献无疑是一个有意塑造的神话。直到我看到了徐本禹我才明白,丑恶盈世,并不意味着没有高贵。徐本禹是一个英雄,而那些为孩子们修建新教室筹集的几万捐款背后的普通人,他们也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在不损坏他人的正当利益的前提下)人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是对社会整体福利的促进。在那个荒唐时代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违反普遍人性的神话破灭后,有些人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无原则的损人利己。宣扬徐本禹事迹的意义,不是要我们大家都那样去做,而是提醒我们,保留一颗柔软的心脏。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曾经被英勇感动,被壮烈感动,被执著感动,被亲情感动……而在认识一个叫徐本禹的青年之前,从不曾想过会被平凡感动。
那样一个憨厚的农民的儿子,那样一个朴实的大学生,那样一颗闪亮的心。只因为“别人帮助了我,所以我也要帮助别人”;只因为大山那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只因为那个阳光下的承诺;徐本禹作出了人生的最让世人不能理解也最能震撼人心、唤起人间真爱的决定。
我敬佩徐本禹,因为他曾经作出了人生的选择,也为这个选择付出了代价,不管今后他在人生旅途中还将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他在两年前的那个选择已经值得他一生以之为荣。选择往往是一念间的事,而为了坚持选择,需要付出的却是绝大的勇气和毅力,当我们为毕业以后物色一个体面的大公司而奔走,当我们为出国深造不惜一掷千金、当我们为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挤破脑袋、费尽心计的时候,徐本禹作出的选择是放弃业已到手的研究生学习机会,听从心的召唤,回到穷乡僻壤之间,完成他未尽的教育小学生的事业。他在报告会上的一句话“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这不是豪言壮语,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两年不是很长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体制外的志愿支教者,他的付出与日后飞黄腾达的砝码无关,而只与他最初的选择有关。
有人说徐本禹是一个精神符号,他那么倔强的点在今天这纷纷扰扰、浮躁不堪的社会网络全书里,敲响了人们内心里那支几近失声的纯洁的爱之钟,警醒了全世界。我说徐本禹是一面镜子,他就那样矗立在我的面前,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扪心自问,我没有他那种选择的勇气。也许,我有勇气在工交车上给老人们让个坐位;也许,我有勇气作为志愿者参加“阳光行动”在马路上卖卖报纸;也许,我有勇气在自己熟悉的地点,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帮助……
那么,作为和他一样的大学生,作为和他一样的学生党员,我能再作些什么来使自己的心安稳一些呢?
只有更努力的学习吧,只有更努力的工作吧,只有更努力的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吧。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无用。“有人说微弱的烛光怎能把深巷照亮,有人什么也不说牵起孩子的手走向前方”。也许,我们应该做一支微弱的烛光、做那只什么也不说就牵起孩子向前走的手。但是,要让烛光经久不熄、手强大有力就还是得靠现在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是吗?我们感动于徐本禹平凡的壮举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凭一时的热血沸腾而成为了盲目的跟随者。“一切伟大都寄于平凡”,在任何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就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徐本禹说:“当你孤独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伟大,坚强一些,自己为自己打气!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有时候都会有孤独的感觉,不管你是处于大都市、小城镇或者田野乡村,这是因为我们是人,有着个体的思想和认识,但是如果你提高层次,把寂寞、孤独、痛苦划为实际工作、学习、生活的动力,我想你的心情会好一些!”
我们真正要向徐本禹学习的不是支教这件事本身,而是他“穷且益坚,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他“勤奋学习,立志成材”的信念;是他“回报社会,勇担责任”的精神。
"为什么我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⑨ 感动中国 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常人观念中若想真正得到快乐,至少需要满内足以下三项条件:
其一容、人生观价值观适宜,不顾虑过去并对现实际遇随所来处即得安定,知足常乐,心态宁静,不怨天尤人,烦恼自少,对内无忧;
其二、世界观宇宙观合理,相信普遍的因果律,不抱宿命定命论,对宇宙人生种种疑问能得到恰当解释,既信且能自己操纵主宰自己的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对外亦无忧;
其三、在前两者(偏向于过去及现今当下无忧)中,特别需要抽出生死观和终极关怀问题,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均认可普遍之因果律,故对未来(包括死后之最终归宿)就有可信的满意答案,对未来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