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博士山东大学数学
『壹』 谁有泰山博文中学老师的简介。拜托各位大神
韩月玲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录像课一等奖 多次执教国家级公开课 李萍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山东省优秀教师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李东方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泰山区“板书、板画、板图”三板比赛一等奖 孟凯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 泰安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宋其中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泰山区优秀班主任 泰山区骨干教师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杨超 年级组长 在读研究生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 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施圣君 校长助理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 泰安市政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思想政治教学能手 赵红霞 校长助理 团委书记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区体育先进工作者 全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辅导员 孔祥河 教务处主任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多次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 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徐特立研究学会”特约研究员 “全国和谐教学”实验课题优秀负责人 仇道路 德工处主任 初三年级组长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山东省青物会理事,市教学能手,区教研先进个人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田立伦 办公室主任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全国“十佳语文教师” 山东省课堂效率讲课比赛一等奖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贾梅勤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多次获国家级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员奖 封香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2004年泰山区中考数学第一名 全国数学奥赛金牌教练 宋宇 总务处主任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全国物理奥赛优秀辅导员 市创新大赛一等奖 崔建华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市教学能手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刘敏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泰安市论文评选一等奖 胡秀爱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泰山区论文评选一等奖 全国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员 程雪芳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韩英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论文评选一等奖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多次获国家级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奖 董军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市级骨干教师 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全国数学联赛优秀指导教师 张弘弢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 全国物理奥赛金牌教练 李瑞梅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市教学能手 省级论文一等奖 宁尚雨 本科学历 理学学士 中教一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课件制作二等奖 景英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市教学能手 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 叶金梅 研究生学历 中教一级 宁阳县优质课一等奖 市教学能手 潘虹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新泰市教学能手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祝静遐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教学能手 全国化学奥赛优秀辅导员 范丽芹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侯晓燕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王仁涛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新泰市优秀班主任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潘殿元 研究生学历 中教一级 宁阳县优秀班主任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朱成鹏 初二级部年级组长 在读研究生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泰山区优秀教案一等奖 山东省物理课件一等奖 国兆亮 研究生学历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首届英语听力大赛优秀辅导员 殷海永 在读研究生 中教二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刘华 研究生学历 中教二级 文学学士 泰安市论文一等奖 宁阳县优质课一等奖 严飞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泰安市“十优”歌手 泰山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刘敏红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张丛丛 本科学历 国家一级运动员、运动按摩师 社会一级指导教师,国家二级田径裁判、足球裁判、体操裁判 安东升 本科学历 优秀美术辅导教师 杨红 本科学历 英语专业四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全国英语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侯婷婷 本科学历 大学英语四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信息技术优秀辅导教师 以上是我所能查到的全部教师了。
求采纳
『贰』 李萍姐姐多长时间木看你的作业了
1.2÷(60%-30%)
=1.2÷30%
=4小时
全部作业用了4小时
4×60%=2.4小时数学作业用了2.4小时
『叁』 急求经济类参考文献
1] 简东平.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改进的思考[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05) .
[2] 刘建英.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评价探讨[J]. 交通财会 , 1999,(09) .
[3] 王富强,徐静珍.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J]. 财会月刊 , 2004,(23) .
[4] 刘淑蓉.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研究[J]. 重庆商学院学报 , 2000,(04) .
[5] 张涛. 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内容与途径[J]. 黑龙江财会 , 2002,(03) .
[6] 黄贤玲,吴俊文. 试析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指标[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01) .
[7] 李萍,肖惠民. 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 2003,(05) .
[8] 黄明,郭大伟. 浅谈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J]. 林业财务与会计 , 1997,(03) .
[9] 王彤. 对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设置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工程咨询 , 2003,(05) .
[10] 许秀蓉. 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3,(02)
『肆』 山东农业大学李萍老师是什么院的
你找的是李平老师吧?李平老师以前是生科学院12级辅导员,现在已经调去体艺学院了。
『伍』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都要考什么科目
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和计算机网络25分等学科)。计算机专业考研属于全国统考,各个学校的考试科目都相同。
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为全国统考,其中考研英语分为考研英语一和考研英语二。考研数学分为考研数学一、考研数学二、考研数学三。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
(5)李萍博士山东大学数学扩展阅读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
『陆』 王黎明是谁
王黎明目录
1、计量地理与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作家
3 .清华大学教授
4.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5.新疆人民出版社汉编部副主任
6.河南科技大学 教师
7、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
[编辑本段]1、计量地理与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博士,硕士生导师。1963生,四川广安人。1984年于西南师大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中国地理学会计量地理与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地系统机理与模拟,研究重点包括人地系统时空数据集成、人地系统演替过程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规划。发表论文40余篇。
在研项目包括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子课题“基于公里格网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空间态势分析”(2004BA608B-2)、863项目“区域遥感——经济信息空间集成模型系统和应用示范”(2003AA131090)、科技部基础性项目“多目标区域规划信息空间整合方法研究”(2003DIB2J102)等。
代表论文
王黎明、杨燕风等,三峡库区退耕坡地环境移民压力研究,地理学报,56(6),2001
王黎明、关庆锋等,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地理科学,23(4)2003
王黎明、毛汉英等,中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研究,地理研究,19(2),2000
王黎明、冯仁国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其降维模型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6(6),2001
Wang Liming, Wenhui,1 Km Grid Spatial Data Platform for Regional Man-land System,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2004。
代表著作
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1998年
王黎明,王力,“风水”中的科学与迷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编辑本段]2、作家
(图)
笔 名: 棠棣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2
民 族: 汉族
1963年出生,童年在沂蒙山区和兖州农村度过。当过兵,做过矿工,现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陆续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华散文》、《散文》等几十种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作品收入多种选本。发表作品有《男子汉的五月》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孤独的歌手》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乡间音乐》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蓝色阴凉》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代表作:《照耀》(组诗)发表在《人民文学》1999年11月;《猫眼一线日当午》(散文集)收入发表在《中华散文》、《天涯》、《北京文学》、《散文》等刊物,发表的散文随笔近百篇,其中《人民文学》2000年第4期集中发表6篇。《滴水之声》由《新华文摘》2000年6期转载。《文学鲁军新锐文丛·王黎明卷·贝壳说》2001年12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近20年创作的诗作190首。
[编辑本段]3 .清华大学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87、1990、1993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高电压专业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后留校任教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93年---97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讲师,94年---98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高压教研室副主任,1997.6年晋升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UMIST)做博士后及Research Fellow,2002.3年晋升为清华大学教授, 现为中国电工技术委员会电工陶瓷专委会委员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新技术分专委会委员兼秘书;深圳市政府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机电学科组组长,长期以来从事高电压外绝缘和电工电能新技术的研究。2003.4年起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负责筹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能源与电工新技术工程中心。筹建的学科研究方向强调本部电机系学科群的综合交叉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电工新技术及应用、新能源及电力新材料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大学科研究平台。 该中心学科规划涉及;脉冲功率、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及其新应用、电力系统智能化监控及在线监测技术、电力系统和轻型及柔性输电技术、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电磁兼容、电力绝缘新材料等学科方向。主要研究经历有;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实施者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工程子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六项;即我国最高电压等级750kV(交流),500kV(直流)高海拔输变电系统外绝缘设计和绝缘子选型研究、青藏铁路4000至5000米高海拔地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我国首条500kV、330kV(高海拔地区)、220kV紧凑型线路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实施者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子科题项目三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共九项。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实施者还承担了各种横向课题五十多项。获得的主要科研奖励有;国内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即“高压合成绝缘子”和“500kV紧凑型线路工程”);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500kV紧凑型线路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 获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防污闪涂料应用技术”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20kV紧凑型线路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 获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高压合成绝缘子” 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管道绝缘接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HXS棒型悬式绝缘子的推广应用”获原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国外奖;“工频预电压下空气间隙超作过电压特性研究” 1999年度获得英国皇家电气工程师协会(IEE council)科技教学进步奖。到2003.4月为止发表论文情况有;共96篇,其中国外刊物、国际会议、国内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总数78篇,在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9篇,ISTP收录22篇;国内和国际会议论文中,获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篇,其中在CIGRE 2002 GROUP 33中发表论文二篇,国内会议优秀论文奖5篇。
[编辑本段]4.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1955.10—)山东文登人。擅长雕塑。1975年毕业于烟台轻工业学校,后任烟台工艺美术工厂美工。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作品《金秋》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展;《蓝色时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岁月的牛》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出版“金手指美术丛书”《雕塑》。
[编辑本段]5.新疆人民出版社汉编部副主任
副编审。男,汉族,1948年10月出生,山东黄县人。新疆人民出版社汉编部副主任。197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出版了《乌孜别克民间故事》、《维吾尔民族民间谜语》二部译著;在报刊上发表过《鸡蛋奏鸣曲》、《思精文自好》等报告文学和杂文作品;还翻译发表了《延安抒怀》、《塔伊尔与住合提》、《金发少年》、《两只箱子》、《熊力士》等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若干篇。编辑图书约90种(计1500万字),期刊8种,复审书稿40余种。其中《哈萨克民间故事》等书获全国民间文学奖、自治区民间文学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自治区新时期评文学作品奖。
�
[编辑本段]6.河南科技大学 教师
(1976.8-),男,汉族,山东省日照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兼任植物遗传分会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种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参加选育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杂交种1个,在《中国农业科学》、《实验生物学报》、《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二、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利用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方法进行植物遗传改良研究及其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三、工作学习经历:
1995.9-1999.7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师范 本科学士毕业
1999.7-2002.3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
2001.9-2006.7 山东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
2002.3-至今 河南科技大学 教师
四、学术及其科研成果
(一)科研成果
1、豫审小麦新品种“金丰3号”的选育,2006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2、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与推广,2006年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3、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与推广,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近期发表论文
1.王黎明,林小虎,张平杰,张志雯,王玉海,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李兴峰,王洪刚.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山农0095的选育及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1958-1964.
2.王黎明,林小虎,赵封涛,王洪刚.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中国草地,2005,27(1):57-63.
3.王黎明,林小虎,赵封涛,郑晓雯, 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441-447.
4.王黎明,刘树兵,李兴锋,王洪刚.小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鉴定研究进展.麦类作物学报,2003,23(3):123-127.
5.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陆文辉,王洪刚.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植物病理学报,2005,(1):111-116.
6.赵逢涛,王黎明, 李文才,林小虎,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133-139.
7.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陆文辉,赵逢涛,李文才,高居荣,王洪刚.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作物学报,2005,31(8):1036-1041.
8.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陆文辉,王洪刚.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126-132.
9.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中国草地,2005,27(2):22-26.
10.陆文辉,林小虎,李兴峰,王黎明,陈寅初,王洪刚.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作物学报,2005,31(1):88-91
11.张志雯,陈于和,王黎明,李兴锋,王洪刚.小麦-簇毛麦种质系‘山农03071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西北植物学报,2006,26(5):921-926.
12、张富厚,王黎明,郑跃进,马占强,韦淑亚.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44-50.
13、王黎明,朱玉丽,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1047-1053。
14、王黎明,李萍,王合坚,王洪刚。早熟型小麦种质系山农0057的选育及其细胞学鉴定,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7-29,32。
15、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8825,8829。
16、李萍,王黎明,李本,王洪刚。小麦异代换系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13):3824-3825。
17、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普通小麦(T. aestivum)微卫星在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中通用性研究,华北农学报,2007,6:1-3。
18、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抗白粉病小偃麦种质系SN996221的选育与鉴定。种子,2008,2:
五、承担课题
1、河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09001130), 10万,2006-2011, 主持
2、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305711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万,2006.1-2008.12,参加(第二位)。
3、小麦多属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30671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万,2006,参加。
4、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河南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B210004),2008.1-2009.12,主持。
5、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河南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2007ZY017),1万,2007.1-2008.12,主持。
6、农学专业遗传育种类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教学改革计划项目(2007Y-055),0.8万,2007.1-2008.12,主持。
[编辑本段]7、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1950 年6月生,贵州贵阳人, 1968 年 12 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68年后在贵州省威宁县小海公社知青。1971年后任水城钢铁厂工人、车间副主任、轧钢厂副厂长、第一轧钢厂厂长。1983 年后在昆明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学习。1992年后任水城钢铁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党委常委。1997 年后任水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00 年1月后任水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3年12月任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
[编辑本段]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
男,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骨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兼任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华裔骨科学会理事暨关节外科分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分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省人工关节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南京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骨科质控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江苏省医疗卫生领域难得的集医技、医德和组织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抗震救灾等工作中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柒』 潘晓婷是不是李萍
不是。
潘晓婷,1982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中国职业台球花式打法选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7年开始接触台球,是中国台球界第一位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选手,10次9球世界冠军记录保持者。1998年参加中国北京第一次举办的女子“九球”赛荣获冠军。从1998年到2000年,潘晓婷在中国国内保持不败,2000年连续荣获6项全国冠军。2002年11月,在第35届日本大阪九球公开赛上荣获女子组冠军。2007年5月在台湾举办的安利杯世界女子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是中国台球界第一位获得世锦赛冠军的选手。
李萍,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包括《大宅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夏洛特烦恼》,《七月与安生》等。因在《奋斗》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母亲形象,而被称为星妈专业户。2018年,李萍参演的电视剧《远大前程》在湖南卫视播出。
『捌』 李萍和王丽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他们选中了同一本书可是他们带的钱都不够李平差三
答案就是4.5元
『玖』 张永志的长安大学地测学院教授
张永志,男,汉族,1961年出生,地质测量工程专家。长安大学地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84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系,获大地测量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4~1987年在云南省地震局从事中美合作项目:激光地磁联测及有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1987年9月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1988年9月在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从事重力场时空变化及地壳形变方面的理论研究,1990年7月获地壳形变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8月在中国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从事重力测量、GPS观测及其有关形变理论的研究工作;1991年任工程师,1996年任高级工程师,1997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调长安大学地测学院测绘科学与工程系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2002年任副教授, 2004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GPS、DInSAR、固体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学术论五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完成国家及各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得各种奖励十余项。
教学情况
近三年来,为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周学时数为4学时,3届学生共200人;指导本科生控制测量实习,学生总人数300余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学生人数共22人。同时为本科生主讲了《重力测量》、《测绘专业英语》、《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连续3年为本科生讲课、指导教学实习、指导毕业设计,年完成的平均教学工作量在400学时以上。
学术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参与完成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科学基金;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八五” 、 “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10多项。
研究成果分别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局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项、四等奖一项。
在《地震学报》、《地壳形变与地震》、《西北地震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一篇论文获得中国地震学会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二等奖,一篇论文获得陕西省测绘学会第九次综合性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张永志,崔笃信,王琪等 利用GPS资料研究区域应力场变化地震活动,地震学报,2000,22(4):449-456
张永志,王双绪,河西地区地壳的垂直形变的小波分析结果与中强震关系研究,地震学报,1998, 20(2):150-157
张永志,王文萍,梁伟锋,地壳损伤状态的重力频域反演研究 ,地震学报, 1998, 20 (3):322-326
张永志,李辉,张伯宏,孕震过程中重力位、重力、重力梯度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地震,2002,22(2)35~42,第一作者
张永志,梁伟锋,祝意青,丽江7.0级地震过程的重力变化与小波分析,西北地震学报,1999,21(2)149- 155
张永志,朱桂芝,王琪等,新疆伽师地区地应力的GPS损伤模拟研究,西北地震学报, 2000,22(4):386-389,第一作者
张永志、孙和平、王卫东,利用GPS观测研究新疆伽师地区的水平变形特征,地震研究,2004,27(2):179-183,第一作者
张永志,王卫东,青臧高原东北缘断层活动变形的模拟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24(1):63-67
张永志,张克实,地震孕震过程的重力变化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1):8-6
张永志,王文萍,朱桂芝,损伤地壳中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 21(1):53-60,第一作者
张永志等,河西重力变化的小波分解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1997,Vol.17,No. 3,第一作者
张永志,王庆良,朱桂芝,火山地区重力场变化的数值模拟,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23(2)69-73
张永志,朱桂芝,祝意青,利用重复重力观测研究地震活动与地壳的损伤演化过程,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3)14-21
张永志、胡斌、程宏宾,应用GPS观测研究青臧高原东北缘应力场变化,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25(4):80-84
Yong- Zhan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tress field variation and earthquake activities from GPS data,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Vol.13,No.5,pp483-490,2000.
Yong- Zhang and Shuang-xu Wang,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let transform on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moderate earthquake in Hexi region, Gansu,Province,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998,Vol.11, No.2 ,179-188
Yong- Zhang et al. The Inverse Study of Damage State in Earth Crust with Gravity Data in Frequency Domain, Strength Theor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21st century. M..H.YU and S.C. FAN(Eds.),Science Press, Beijing, new York. 1998,987-993,
Yong- Zhang et al. The Inverse Study of crustal Damage State with Gravity Data in Frequency Domain,1998,Vol.11, No.3 ,381-385,ACTA Seismologica Sinica,第一作者
祝意青,张永志,胡斌,永登5.8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图象特征研究,1999,Vol.19, No.1,地壳形变与地震,第三作者
胡亚仙、施行觉、王庆良、张永志,腾冲火山区地表垂直形变分析,2003,Vol.23, No.2,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张永志,损伤裂纹对地壳形变的影响研究,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地震出版社(陈运泰主编),1999.
王卫东、张永志等,1995年临5.0级地震Q值的时间变化特征,2004,第3期,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王卫东,张永志等,渭河断裂盆地及临近地区地震活动的深部背景,2004,第3期,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王卫东,张永志等,陕西关中及邻区地震的震源参数研究,2004,第3期,地震研究
王卫东,张永志等,渭河断裂盆地及临近地区Q值速度场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性,2004,第3期,山西地震
张永志,王卫东,祝意青,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重力变化,2003,第3期,地震学报,地震学报
张永志,王卫东,李萍,INSAR图象的最小范数法相位解缠研究,2005,第1期,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祝意青等,Gravity variation before Kunlun mountain pass western Ms=8.1 earquake,2003,第3期,ACTA Seismologica Sinica,第六作者
张永志,王卫东,祝意青,青藏高原东北侧断层活动引起的地壳三维变形与重力场变化研究,2004,Vol.25, No.5,地球学报
张永志,王文萍,牛安福,华北定点形式的小波分析与地震活动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1999, 19 (3):48-54
张永志,地震过程中地形变的Lyapunov指数变化,地壳形变与地震,1993,Vol.13 ,No.3
王双绪,张永志等,两次强震过程中垂直形变分维特征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3,Vol.13 ,No.4
张永志,震前地壳的动力学超熵变化,地壳形变与地震,1992,Vol.12 ,No.4
张永志,有误差数据的最佳斯托克斯积分,地壳形变与地震,1991,Vol.12 ,No.4
张永志,粘性力在地形变动力学模型演化中的作用,西北地震学报,1994,Vol.16 ,No.4
张永志等,地震过程形变能的演化特征,地震研究,1994,Vol.17 ,No.2
张永志,王双绪,河西地区几次强震前的垂直形变分维特征研究,内陆地震,1993,Vol. 7 ,No.3
张永志,祝意青,孙伟利,北祁连地区震前重力场变化及其动力学特征,高原地震,1992,Vol.4 ,No.3
张永志等,九泉5.4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特征及预报探讨,1992,流动重力通讯
张永志等,垂直地壳运动的均衡失稳条件的探讨,内陆地震,1992,Vol.6 ,No.1
张永志,利用空间张永志测地资料研究地壳应力场变化与损伤过程,2001,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卫东,张永志等,临猗5.0级地震前后Q值变化特征研究,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第1期:70-72
张正涛、张永志,GPS观测研究青藏东北缘水平变形特征,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第三期:6-8
张永志等(1)利用GPS资料反演祁连山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6(2):31-35,2006
张永志等(1)三轨法DInSAR 观测确定区域的垂直变形,地震研究,29(3):281-285,2006
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1、2007.1-2009.12,断层错动的不均匀分布于地面变形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2、1998.1-20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4214,利用空间测地技术研究地壳的损伤演化过程,主持人
3、1996.5-1998.5,地震联合科学基金96100,区域重力变化的小波分析与震源过程的时——频反演研究,主持人
4、1998.8-2000.5,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913-07-03,伽师强震群区及帕米尔东北侧现代构造运动和地形变的GPS监测, 主要参加者
5、1996-1998,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913-04-01-03,重力场动态图象及其与强震关系的研究, 主要参加者
6、1996-2001,国家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9510,国家大型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中国地震局技术专家组成员
7、1997.5-1999.5,地震联合科学基金197066,地震中短期前兆的力学特征与综合检测技术,主要参加者
8、1996-1997,中国地震局第二第形变监测中心,小波分析在重力、形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主持人
9、 2003-2004,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测绘基础研究),DINSAR在垂直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主持人
10、2002-2004,陕西省交通厅,公路边坡灾害一机多天线GPS监测系统研究,参与
11、2002-2004,陕西省计委,黑河引水工程库岸滑坡变形监测,参与
12、2002-2004,长安大学, GPS定位原理及精品课程,主要参与
13、2002-2004,教育部,基于地球动力学的地壳运动连续形变场研究与应变场,主要参与
14、2002-2005,美国国家基金,GPS测定喜马拉雅山板块与地壳形变,主要参与
15、2005-2008交通部西部交通项目,基于网络的GPS单点精密定位及一机多天线在交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
获奖情况
2002.10 2002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213602),中国地震局利用空间测地技术研究地壳的损伤演化过程,第一
2000.9 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二等奖,中国地震学会利用GPS资料研究区域地壳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第一
1998.3 第九次综合性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陕西省测绘学会丽江7.0级地震过程的重力变化与小波分析,第一
2001.6 二○○一年度基层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3601),中国地震局二测中心
区域重力变化的小波分析和震源过程的重力时——频域反演研究,第一
2002.4 二○○二年度基层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3601),第十四,1999-2001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国地震局二测中心
2002.4 二○○二年度基层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3603),第一,利用空间技术研究地壳的损伤演化过程,中国地震局二测中心
1998.4 一九九八年度基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813602),第一, 中国地震局二测中心
孕震过程中形变能的累积判据研究
2003.4 二○○三年度基层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 中国地震局二测中心,北祁连——河西地区流动重力观测、预报研究
1991.12 全国青年地震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独著, 中国地震局学术委员会均衡地壳运动的失稳条件探讨
1991.8 第四届西北地区地震工作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 独著,均衡地壳运动的失稳条件探讨, 第四届西北地区地震工作学术研讨会
1995.3 一九九五年度基层科技进步四等奖,(953602),第一, 中国地震局二测中心垂直地壳运动的均衡失稳条件探讨
『拾』 青年与社会的目录·2014年 19 期
中国多项民生改革加速落地29省份启动“单独二孩”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破题15省城乡养老保险完成并轨
学会宽容
浅论大学生党员如何加强党性修养 高玉芝
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述及启示 胡忠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研究 张家铱,付建波
“以人为本”理念下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途径的思考 张立
社区环保的社会工作介入 江董玉
加强党建促进供电企业营销服务工作水平的提升 黄超波
群众路线在思政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崔可伟
推进机关党建与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 沈季
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 丁毅,杨鉴福
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应强化党员意识 刘宇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淮阴师院城环学院为例 董旭冉
共青团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赵颖
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管理及其优化 陈云
浅谈创新地勘单位党建工作 邓艳萍
浅谈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刘笑
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马征
群众路线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张玥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刘西阁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探讨 陈晶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研究 庞莉
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创业问题思考--以沅陵县为例 李功员
在青年群体中开展“中国梦”教育初探 帅永平
中国文化视角下青年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研究 王羚又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常识研究 林福燕
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始作俑者” 杨丰伃
高就业压力视域下大学生社会适应力阐微 李鹏鸽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戴杰,胡惠兰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严芳
浅析上海大学学生的责任感--由上海大学校训谈起 吴明龙
浅析外语专业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阿拉伯语专业为例 隆娅玲
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 罗赣虹,李建军,王辉
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文华伟
运用自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聂东雪
大学生论辩式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刘海辉,张林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产生影响的研究 张志伟,张守忠,杨俊,焉石
浅谈加强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重要性 刘贵远
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合格大学生 钱书新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途径 李颖存
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卓英,陈凯洪,黄琼玲,戴江
大学生女寝室人际交往--男生入女寝案件的处理 金思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 何江,杨志军
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价值 程得中
提升成都学院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研究 王焕举
大学生信息消费的调查研究 段君瑞
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若干思考 张佩
红色校史与校训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特色院校中北大学为例 杨亚君,檀跃宇
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程文文
健身气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王海虎
青年本质的三个逻辑追问 田茂娇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赵源,陈瑞,刘珂靓,牟若菲
形式与政策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 王丽华,杨丹,林昆,宋说讲
以中国梦思想凝聚广大国有企业青年员工 柳鹏
公证赔偿责任过错的认定及赔偿范围的思考--由北京方圆公证处赔偿120万元谈起 姜晓凤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实务问题探讨--以非讼事件诉讼化为视角 张冠军,梁田
略论我国现行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陈宏亮
卡特尔案件中的化圆为方问题--以一个从业律师的角度看合规、罚款、宽大处理及其和解制度 德克·施罗德,洪鋆
论司法机关怠于履行职责的国家赔偿责任 苏雯雯
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清算的法律思考 王竞,刘琳
我国行政许可后续监管的存在问题 韦鹏
再谈外国军舰在领海的无害通过权 张孝阳
刍议整风活动的法治化演进 张毓富
纯经济损失的现状及立法方向 张群,吴其达,辛苏文
互联网维度下的版权侵权之举证责任 臧晓圆
律师“死磕”现象分析 王文娟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吉林省森工集团为例” 李乔
论赋权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贺静
“职业打假人”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博弈 汤丽馨
论经济法基本原则之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吕柏婷
论劳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的产生形式 王虎华
司法解释(一)实施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分析 谭舒
谈谈夫妻关系的内容与形式 李占杰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研究 董文锐,蔡志海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研究 魏玮
辩诉交易制度弊端研究 袁昊宇
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庚馨杰
电商时代淘宝中小卖家营销策略分析 张帆,于小燕
读《冲突法的危机》有感 王冠楠
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在西北地区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詹俊
构建我国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思考--以“适用范围”为视角 季路璐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方参与主体满意度研究 王珍珍,胡婷婷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运用的问题及对策 李一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胡军
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从监所检察部门角度展开 李智瑞,李铎月
论解决自然人国籍消极冲突的方法 李洪健
论虐待罪 姜雪燕,赵燕燕
论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罪的新发展--以《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为视角 王婷
浅谈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竞合 杨涛
浅析媒介审判与司法审判的关系 牛妍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王崧年,李小杰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及其基本原则 刘阳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 陈琦,文龙
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影响浅述 仝舒男
关于网络反腐的几点思考 徐晓英
大连高校日语借词流行语的使用状况及大学生心态之研究 孙滕
“情境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顾露露
川东北地区家长社会交际能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陈卫星,李庆曦
培养初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 靳玉民
医学院校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徐娟
浅析高校图书馆“无书化”的发展趋向 黄海霞
高校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研究 曹荣莉
国外小班化教育发展 张凤娇,浦新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牛得膘
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厚建
高校党员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工作 郑业刚,黄俊会
成人高等教育中“自主学习、多维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宫丽华,黄涛
从范畴化角度解读英语习语 丁媛媛
校企合作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浅析 余生
高校女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充分发挥优势探析 胡红婷,林威
探析高校辅导员如何改善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李杨
从学术制度角度谈谈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段雨欣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商务英语教学 白兰
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田仁碧
高职院校青春健康教育同伴教育模式的效果分析 李清
能力本位与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的行动研究 王明琪
民办高职院校党员服务平台构建初探--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创建“创新党员服务中心”为例 蓝瑞荣,麦韬芙
浅论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性建设 张天慧,李巧伟
浅谈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吴迪,周艳华,邓铭,田立
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 杨雯
浅析激励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王广华
在科技人才培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刘敬
案例教学法在Office宏教学中的运用 杨满
谈如何把思想政治课与学生日常行为结合起来 罗杰祥
“国奖”何以助力地方高校发展 张凌,杨丽
“学教一体,自主合作”模式下的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陆英华
《开明国语课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王喆
创新教育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许多文,林碧成
对黑龙江高校公共体育课滑冰课程的现状分析 杨镇江
辅导员应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研究 徐晓宁
高校辅导员谈心艺术探究 王琦
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现状、发展和改革方向 王岩,李福贵
高校涉外工作者素质专业化的研究 徐汇飞
高校校园媒体的德育功用初探 周亮,付静秋
高校校园媒体责任与发展问题初探 杨静
高校院(系)级学生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李晓,袁泰喆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姚又丹
关于《西方经济学》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改革的研究 辛超丽,张景春
关于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的若干思考 王利君,杨英
基于反思性英语教学的实践思考 倪博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全程化就业工作体系构建 黄海燕
精品课程网站系统的构建初探 李素明,顾冬娟
课程社会学视域下学生评价活动的差异性分析 齐丽娟
略论高校辅导员的谈心教育 赵李梅
普通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效果的问题分析--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崔长松
浅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罗庆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利弊 陈海瑞
浅谈高校实验室维护与安全管理 李宪雄
浅谈高职行业英语教学 王婷
浅谈绘画在中职生教学中的能动--素描课中的教与学 赵皖平
浅谈课程及课程改革 朱蕾
浅谈小学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发展方向 邹运秀
浅谈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陈思悦
浅探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业评价 夏卉荣,贾利军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林松
浅析高职学校兵乓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刘永平
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字母--以PEP1 Unit2 Letters and Sounds教学片断为例思考新教材下的字母语音教学 吴晓慧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 赵曼丽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 李乔娜
试论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苏芳
试析做好高校国家助学金评选发放工作的意义 李铁
斯坦福实验对儿童教育环境的启示 叶薇
谈强化警体技能教学训练的必要性 韩太日
探究新媒体在英语ESP教学中的优势 王瑞
探讨中学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语境问题及处理对策 常蓉芳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对策研究 林浩贵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黄南学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徐彦,李钦
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郑辉
语文教学中辛弃疾婉约词意象分析 童隽姝
中外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的对比研究 方秋香
贵州民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演进及其影响--以贵州17个世居民族为分析对象 肖倩
现代慈善观培育途径浅析 韩文华,程渝
办好周末文化广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以河南农业大学周末文化广场为例 马菲
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探析 尉家旗
成本效益视角下我国社保基金信托贷款投资保障房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张会阳
重拾传统道德,引领社会风尚 余士忠
东西部初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及满意度的差异分析--以东部A省、西部B省为例 陈利达
浅论泰语动宾结构合成词的构成 韦玉
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现存问题及中国之对策的研究--基于该机制及中国所处之现状引发的讨论 王嘉华
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概述 吕程琳
对区县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浅析 陈雪珍
公平、效率--美国宪法第十六条修正案及其影响 梁诚悦
关于理工科大学朋辈辅导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调查样本为例 骆玉丽
国内外“博物馆化”表征简述 谢开
互累症研究述评 王小悦
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的路径探索 张莎莎
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分析 李东生
浅析我国“三公”消费遏制机制 黄旭彬
书法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分野流变及责任担当 栾建利
现代性与现代化 管堃洁
情境德育: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徐娴
中国智力回流的原因: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 母泽洪,袁家菊
人性假设观下的网络嵌入性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马雪杨,张洁
当下我国传媒娱乐化发展的特征分析 靳悦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为例 刘孜若
简析功能派翻译理论及其翻译规则的应用--以马克·吐温“男孩的梦想”的翻译为例 刘晓晨
社会分层视域下的择校现象 徐兰
古今汉语称谓语的礼貌表达及社会文化内涵 姜丽丽
旅途中麦当劳化的分析和思考 曹亚彬
互联网广告在移动终端应用浅述 钱俊廷,张永宁
社会工作介入听障儿童家庭教育探析 沈莲
设计文化与动画艺术浅述 王金婷,张永宁
新形势下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江建军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张冰
设计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回归 娄阁,朱华
对于合唱比赛中唱红色歌曲的几点思考 赵人辉
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初探 陈彦婷
管乐器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的基本保养 邱紫鹃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构路径 石林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向荣
军队情商的构成与培养初探 翟贝贝
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刘冬梅
跨文化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韦璐,陆璇
承德市中小学公共关系评估初探 贾轶群,初向鑫,王洋
量变到质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非盲目扩张 麦伟杰
论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 蒋周凌,李静,王华武
论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马晓伟
论提高中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对策 朱有法
论图书馆管理思想与模式的变革 魏家琴
浅谈Flash动画画面的视觉特征与情感研究 田梓林
浅谈全球化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大国意识 李萍
浅谈城市相对的发展--以大连为例 王苏
浅谈如何开展工会女工思想政治工作 阮锦芳
浅谈校园文化景观的研究与发展 杜双作
浅谈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王灏涵
浅谈中国书法字体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赖姝
浅析传统武术的现代社会价值 李波
浅析电视新闻的采编技巧 胡婧
浅析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方法与数据的误用 项则徐
浅析市长与城市建设 刘铮
浅议新媒体时代的外交新现象--以微博外交为例 荣梓汀
羌舞健身广播操对北川中学学生心理焦虑影响研究 孙爱华,孙君紫
让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葛欣
声乐表演心理素质问题分析 朱杰
试论权力腐败与责任的不对称关系及表现 杨俏
谈谈调查研究 王远尘
四川省现阶段农业雇工的成因与影响简析 殷丽梅
探析变译理论在公司名称英译中的运用 李蒙蒙
图书资料破损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周航宇
土家语的变化和濒危成因 邱晓东
拓展深化军队改革的视野 段正发
网络时代下对室内设计的再认识 闫丽 平,朱华
文化价值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温金龙
性别角色历史变迁视角下的汉英语言性别歧视探微 邹强珍
医患关系视角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意义 温磊
英语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探究 陈修磊
员工综合素质及能量提升研究 严寒雪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高柏枝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谢瑞
中药说明书翻译的几点探讨 马伦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及其中国化 贺撒文
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论析 李冬梅
“未知生,焉知死”再探--孔子鬼神观中的人文取向 葛怡爽
从传统孝德观看当代中国孝文化的构建 王警弘,李囝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 闫文璐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 邹影,刘晓霞
《共产党宣言》中的民族剥削思想研究 田宇
论《反对自由主义》的当代意义 石乔
中亚地区伊扎布特组织的历史渊源及其新发展 郎正文,雷琳
浅谈隋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许盼盼
加里斯·爱德华科幻电影中的“隐喻”与“生态观”--从《怪兽》到《哥斯拉》的解读 唐源
以茶为缘,构建和谐世界 李媛媛,周玲
城市消费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代欣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维度 王小絮
初探唐代奴婢的地位及数量变化 盖清霞
调他人之琴瑟,代薄命之裳衣--《聊斋志异·宦娘》之宦娘个性特征分析 周姮
简述格兰诺维特镶嵌理论与批判性解读 吴绍敏,谢艾迪
费兰德·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与我国农业集体化运动 徐庆
解读莫奈与印象派 李凤齐
景东花山乡春节习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现代变迁 李如海
辽宁抗日义勇军在局部抗战中的作用研究 刘雪
毛泽东的政治价值观 刘景
毛泽东矛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贡献研究 王进辉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连方圆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王星亮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及其启示 庞博,葛馨阳
浅析芝诺悖论的结构及其辩证要义 张淑慧
也谈“风马牛不相及”之“风” 马跃
评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 朱冲
推广快乐阅读理念打造“图书馆里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