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博士后
⑴ 苏州科技学院与扬州大学哪个好
扬州大学比较好
一、学科优势
扬州大学在学科方面还是很有名气,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在国家重点学科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江苏省优势学科5个,省级重点序列学科1个。
苏州科技大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
二、学校排名
苏州科技学院:在校友会版中,2020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39名,相较于2019年的388名,排名上升了49位。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20苏州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186名,相较于2019年的229名,排名上升了43位。在江苏省内大学排名中,2020苏州科技大学在江苏省内排名第23名。
扬州大学:在校友会版中,扬州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89名,2019年排名第94名,排名上升了5位。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扬州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69名,2019年排名第98名,排名上升了29位。在江苏省内大学排名中,扬州大学2020年排名第11名。
三、学校建设
扬州大学:截至2020年2月,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扬州大学拥有7个校区,29个二级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121个本科专业,涵盖哲、经济、法、教育、文、历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大学科门类。
苏州科技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9.3万册;开设14个教学单位,开办58个本科专业。
⑵ 扬州大学好不好听实话,不要简介。
看你怎么比吧?
和南大这样的学校比 差距肯定很大
也算是省属重点院校 10年和内苏大 南师大一起容申报211 因为名额问题 扬大没申请到
不过也能看见其实力了
楼上也就是听说 一点也不了解扬大
历史的话 是扬师院的底子 江苏的老四所之一 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 明年很有希望拿到博士后流动站 省内专业相比较的话 历史学这块 除了不能比南大 南师大 苏大 具体到学科 实力都一样 具体方向上 比如近现代方向 要比南师大好(南师大该方向无博士点)
不清楚你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要是清华北大 我建议还是复读吧
扬大总体来评价的话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学校算不上顶尖 但绝对不差
⑶ 江苏省扬州大学现在是211工程了吗
江苏省有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211大学。但扬州大学不包括在内,不是211工程大学。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公办文件规定:“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
(3)扬州大学博士后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3月,扬州大学拥有7个校区,29个学院,120个本科专业。扬州大学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9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
学校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本科教学改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教学白皮书》案例,连续五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有教职员工5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
⑷ 江苏省新增5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配哪些高校
貌似听说我们扬州大学增加了6个
⑸ 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哪个更好
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各有优势专业。
1、扬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内动物医学、容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车辆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2、江苏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和公共事业管理。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思想政治教育、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产品设计和药物制剂。
⑹ 扬州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选哪个好
虽然我是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生,我个人觉得扬州大学整体实力还是比安徽内师范大学容强不少的;当然母校的中文(特别是古代汉语,全国前10 )、化学(有机化学)、地理(人文地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生态学、中国史、生物学等学科也较好,均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或对应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扬州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
扬州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14个)
中国语言文学、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工程、化学、畜牧学、中国史、数学、水利工程、草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而扬州大学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培育)
这一点安徽师范大学是比不上的
⑺ 扬州大学和宁波大学哪个好
楼上的开玩笑吧?宁波大学比扬州大学好?自己去看看两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对比去吧!
扬州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点54个,硕士点226个,博、硕士专业学位14种;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含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江苏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学校遴选出“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95个,基本建成了国家、省(部)、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学校建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9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级实验区,1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14门国家精品课程。
宁波大学是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截止2011年,宁波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共覆盖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7个。
其实大学都那么回事,自个尽量选个好一点的,专业选好了很重要,最终目的都是能找个好工作而已,其他神马都是浮云!扬州环境可以说是江浙一带比较好的了,很舒适的小城,去过苏州待过一段时间,个人觉得更喜欢扬州!当然我也不是扬州人! 不过要想说在扬州创业神马的,建议还是免了,那儿经济比较一般,在江苏前五都排不进的!其实觉得去个平衡的话,还是去苏州大学的好!环境不错,毕业了留在当地创业也有条件!
⑻ 扬州大学怎么样
扬州大学挺好的。
1、扬州大学的地理位置好,校园环境不错,住宿条件可以。有荷花池校区,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等,自然风光很漂亮!师资力量也很好。
2、住宿条件比较好,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四人间,上床下桌的那种格局。教学严谨,环境也不错。
3、扬大经济学属于商学院,位于扬子津西校区,住宿条件一流。男生位于7号楼和9号楼,女生分布于8、10、12、14号楼。每间宿舍有独立卫生间,宿舍内有热水器。
4、教学质量很好,老师和辅导员都很负责任。
(8)扬州大学博士后扩展阅读: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9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24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5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3300多人。
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
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⑼ 南通大学与扬州大学相比哪个好
南通大学和扬州大学比扬州大学的师资力量更深厚、重点学科更多、教学建设更齐全。
一、师资力量
1、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有教职工3152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49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300余人。共有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院士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奥运会冠军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10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7人。师资力量更更缺乏。
2、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4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师资力量更深厚。
二、教学建设
1、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有有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江苏省品牌专业。教学建设更缺失。
2、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有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6个。教学建设更齐全。
三、重点学科
1、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20余个,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学科更少。
2、扬州大学:扬州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
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重点学科更多。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南通大学
网络——扬州大学
⑽ 扬州大学怎么样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扬州大学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
扬州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1000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38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000多人。现设有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和公有民办的广陵学院等24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全校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000多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7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博、硕士生导师748人。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21个、硕士点122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种、硕士专业学位点5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7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8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1个,科学研究机构81个,教学实验中心37个。学校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1.2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位居全国高校前40名、江苏高校前列。“九五”以来,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我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我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我校教师主持的一项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校园占地面积42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22多万平方米;8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全校固定资产总值16.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7亿元,图书馆藏书228万册。拥有实验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附属中学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及设备完善的临床医学院。学校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10多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