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的信仰

大学生的信仰

发布时间: 2021-01-31 05:19:03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能够带来正确的价值观和一生有益的、引领你前进的信仰。

我信基督教,觉得是很好的一个信仰,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其他什么所谓的信仰,追求钱财、名利的这些,和没有信仰一样。所以要有我上面说的,能够带来正确的价值观和一生有益的、引领你前进的东西,我认为。

建议你多了解一下基督教信仰!

㈡ 大学生精神信仰

其实在这个社会谈信仰有点奢侈,因为现在的社会很浮躁。大学生可以和老师做个沟通,信仰就是一个人生观和世界观。多看些思想深刻和独立的评价和书籍

㈢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信仰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必须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存在的认识障碍。这些障碍除来自错误思潮的干扰之外,还来自他们在观察社会时发现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反差。

例如社会公正理论与贫富悬殊的现实、人民当家作主理论与官本位思想存在的现实、人民公仆理论与腐败现象严重存在的现实、公有制主体理论与公有制比重不断下降的现实、社会和谐的理论与社会治安令人堪忧的现实等等。

(3)大学生的信仰扩展阅读:

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当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难点和重点。我们必须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引导大学生既要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的体制尚处于不完善的阶段;

既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要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从不充分到充分实现是一个过程;既要认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由之路,又要清醒看到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各种困难和风险;

既要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又不讳言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和失误;既要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既要对我们的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又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㈣ 作为一个大学生,你觉得信仰是什么呢

‍‍我信仰热力第二定律,万物终将在熵的火海中归于寂灭。‍‍

㈤ 大学生的人生信仰

信仰是人类灵魂的家园,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的最高意识。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我们依据对重庆市11所高校大学生的7500份问卷调查(实发7500份,回收7438份)和50余次的访谈、座谈,并参考其他相关科研部门所做的信仰调查数据,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其主要成因作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信仰教育的着力点。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现状
1.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好的、科学的
2.大学生信仰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信仰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的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大学生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等都是影响其信仰的主要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影响
2.多种思想文化宣传攻势的影响
3.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影响
4.当代大学生自身思想文化修养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
1.明确大学生信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首先,从信仰教育总体态势而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其次,从信仰的内部结构来看,应把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及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作为教育的基石。 2.注重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3.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4.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效果的现实性

㈥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爱祖国 爱人民 积极进取 依法办事
祝福你

㈦ 大学生人生信仰

我觉得信仰是对人生的目标追求的源动力。作为一个人若没了信仰,内那就跟行尸容走肉差不多了,吃饱了混天黑呗。
信仰存在绝大部分的人的心里,有人为自己,有人为大家,都在努力奋斗着。我们为什么求学?周恩来总理有一句名言:“为中华崛起而学习。”我觉得这句话应该高高的挂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里。
大学生的人生应该信仰什么?!
阿弥陀佛

㈧ 信仰对大学生的意义

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信仰及其凝聚力和软实力。认清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深远意义,反省我国目前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引言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不仅是面向未来的一代,又是我们国家的精英群体。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信仰状况需要特别关注,并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及教育引导,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意义

什么是信仰?《辞海》给信仰下了一个定义:信仰是人们“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

从大学生个人的价值来看,信仰的缺失,犹如在茫茫的大海航行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找不到幸福的彼岸在哪里,“心归何处”的绝望情绪随之而生。从民族的发展来看,信仰的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凝聚力,怎能确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转轨之中,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社会如何和谐,民族何以复兴,国家如何富强?

(一)树立正确信仰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从年龄上看,他们已进入青年期,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正处在由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渡,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十分关键。

1、信仰是人生的动力和源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2、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座大厦,缺少支柱就会倒塌,树立正确的信仰有益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精神风貌。

3、树立正确信仰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树立正确信仰是培养大学生完美健康人格的需要。

(二)树立正确信仰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一百多年前,国人梁启超写下激情飞扬的《少年中国说》,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关切道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信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会偏离方向,最终无法实现共产主义。

2、树立正确信仰是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手段。

3、树立正确信仰是抵制和反对各种非科学信仰的必要保证。

二、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信仰的现状

改革开放开放以来,特别是当前,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各种矛盾冲突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信息全球涌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呈现。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尚不成熟,在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加速汇集、漂流和冲击下,他们的信仰开始矛盾和迷茫,部分大学生信仰危机也因此而产生。

所谓的“信仰危机”并不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特有的,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信仰危机”并不意味着也不可能是社会主导信仰或时代精神的缺失,而是说,人们对原有的主导共同信仰的态度有所动摇、削弱,以至于诱发困惑或迷失的社会心理。应当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不仅仅表现为各种思想、观念的平行排列,更多的是传统的、转型的、西方的各种古往今来的思想的立体交错和叠加。如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西方的宗教、科学、人权思想等等。

根据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66.1%的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比如在回答“你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的问题时,64.5%的人选择了“事业成功,生活满意”,只有1%的人说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回答“学习动机”问题时,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将来找份好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能力、完善人格”,仅有9.7%的大学生选择“报效国家”。37%的人求职时看重“是否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29.4%的人看重“经济收入”,13.8%的人认为“专业对口”更重要,仅有8.3%的人回答“祖国需要”。

信仰危机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流信仰模糊化、边缘化。诸如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心目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他们更加青睐西方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

㈨ 大学生的信仰现状

认清自己,务实肯干。

多点反省自己,定位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

热点内容
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7-26 08:31:48 浏览:37
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文章 发布:2025-07-26 08:31:38 浏览:282
天津大学建环专业 发布:2025-07-26 08:30:16 浏览:196
某大学教授贾某答案 发布:2025-07-26 08:17:34 浏览:435
大学教授食堂吃饭 发布:2025-07-26 08:16:12 浏览:279
上海大学李远勤老师研究方向 发布:2025-07-26 08:14:32 浏览:628
大学生会议记录 发布:2025-07-26 08:09:22 浏览:824
博士生导师翟海魂 发布:2025-07-26 08:02:40 浏览:438
父母是大学教授孩子却学习不好 发布:2025-07-26 07:47:46 浏览:192
大学生军训稿 发布:2025-07-26 07:41:25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