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博士程远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博士程远

发布时间: 2022-08-01 21:13:07

1.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推荐

http://civil.seu.e.cn/s/23/t/2094/p/1/c/4939/d/4955/list.htm
祝你考研顺利回!答

2. 土木工程中哪些院士知名度比较高

丁大钧 (1923—),安徽无为人,1948年安徽大学毕业,教授,首批博导,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国内外兼职20种,93年退休。完成砼和砌体系列试验含10批计23年长期荷载试验。提出砼构件刚度裂缝计算纳入国家设计规范TJ10-74。合作开发砼深井管代替铸铁管,打井深达830M。改进砌体局压理论,创横配筋新理论。创有限基本构件法 FFMM和近似统一地基模式,指出国内外规程中关于箱基和上部框架共同作用的“叠板法”理论错误,提出“组合深梁”法使配筋合理,一般可节约钢筋,“反盆式”沉降法从理论上解决箱基漏水问题。指导研究生完成抗震自控及减震研究,3项已实用。出版书38本,执笔1100万字,中文论文近300篇,国际会议英文论文60篇,25国11语种论文110篇刊于40种国际学报,25种为核心刊物,20多篇摘要刊于EI和SCI。在国内43所大学(含港澳台12所)等讲课100次,国外31所大学等讲课40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0多次,含200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吕志涛 1937年11月生,浙江省新昌县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系,1965年6月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后留校。1986年6月审批为博士生导师,同年7月升为教授。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十多年来,为我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完善了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如提出了两类斜裂缝理论、抗剪设计方法和双向偏心受拉计算公式等;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开拓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为我国不少重大工程(珠海海关、北京西站及南京电视塔等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解决关键问题,承担了设计、研究和计算工作。
已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出版著作7本。曾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共20项。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生48名,硕士生61名,国内访问学者13名。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1999)、“全国模范教师”2001等荣誉。
宋启根,193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评审组成员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现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结构非线性分析及新型高层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高校博士学科点基金等项目。研究成果“圆筒煤仓设计技术”及“钢筋混凝土板壳的非线性分析及相关问题”、“EDSS工程设计系列软件”分别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对南京市体育馆的网架屋盖作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美国ASCE学报等权威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发表了《钢筋混凝土计算力学》等著作。指导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含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及国内外访问学者共69名。主讲多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课程。
程文 ,1936年3月出生在浙江省平湖市,1957年在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1988年评为教授,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中心主任。
程文 教授一直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第一线工作,是“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混凝土结构》的第一主编,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南京电视塔风振控制的研究”中方负责人。现在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抗震理论及应用技术;工程结构隔震、减震与振动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经指导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有56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7人。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蒋永生,1937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工民建专业并留校至今。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和地下结构工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86—1997年任土木系副主任、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学报编委,南京市九届政协委员、江苏省八届人大代表。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度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度江苏省高校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长期主讲土木工程概论、混凝土结构学、地下结构等课程,编写和参与编写教材、参考书11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能力培养”获江苏省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及地下结构工程。获部省级一等奖的有“高强混凝土结构变形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的研究”等2项;二等奖的有“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力学分析的新方法”、“预应力钢骨高强混凝土大跨度叠层空腹桁架转换层结构体系应用研究”等3项;另有三至四等奖7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EI收录7篇。在指导和培养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的有38名、博士学位的13名。
蓝宗建,1938年4月生,福建省龙海市人。1961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从事高等教育40余年,现任东南大学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为全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蓝宗建教授一直从事结构工程学科的科研、教学和设计工作,并长期参加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具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设计工作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几十年来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变形和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多层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振动控制以及混凝土砌块建筑等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书籍10余本,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教委、建设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优秀教材奖等近十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赵惠麟,1937年1月生,1965年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力学方向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科研及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现为国际空间结构及薄壳结构学会(IASS)会员。
赵惠麟教授于1972年参加了“江苏省万人体育馆网架屋盖的研究”;1978—1982年参加了“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编制工作;从80年代起从事适合中国国情的“轻质、高强”结构体系研究工作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反映到国际空间结构规程的相关内容中去,目前正处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瞩目。为此,自1987年来曾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部、省级项目资助。自80年代以来共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通过部、省级鉴定3项;获国家创造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要论著有:《穹顶网壳分析、设计与施工》、《悬索屋盖》;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80余篇。
汪凤泉,1940年11月生,安徽宿州市人,现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批准为南京市劳动模范,1994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振动理论与应用和动态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先后参加过工程力学、机械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或博士点的建设工作。
先后为研究生讲授过“振动理论”、“振动控制”、“机构故障诊断”、“试验振动分析”、“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波动反演理论”以及力学有关基础课程。近年来指导博士生10多名、硕士生30多名。先后主持完成“123工程配套研究”、“高频振动校准技术与标准装置”、“军用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标准”、“基础结构动态诊断”、“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振动与超声凝固”等国家与省部委科技进步奖10多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有关论文100多篇,其中EI、SCI收录20多篇。发表专著有《振动分析》、《试验振动分析》、《机械故障诊断》、《基础结构动态诊断》、《工程师机械振动》、《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手册》等10多种。
单建,1946年6月生于江苏泰州。1964年至1970年、1978年至1981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东南大学土木系任教。1987年至1990年赴英国留学,在Warwick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非力学类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
单建教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主要成果包括:就读清华期间参与分区混合变分原理及分区混合有限元法的研究,对有限元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及断裂力学作出贡献;在英留学期间,将分区混合变分原理成功地应用于索网与蒙皮共同工作的力学分析,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将荷载缓和体系引入国内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国际水平的成果;首次提出自平衡单元的概念并获得相关研究成果。单建教授参与空间结构的研究和设计,包括主持了泰州师范体育馆索网屋盖及其支撑体系、东台热电厂供热管道悬索桥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郭正兴1956年8月生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东南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学习;1885年9月至1987年3月在东南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研修。
郭正兴教授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施工技术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近年来,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4项;在《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出版了施工方面的书籍4本。现为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建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郭正兴教授近年来直接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主要有: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工程、南京世纪塔工程、南京长江二桥工程、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上海新浦东国际博览中心工程、山东威海体育中心工程、哈尔滨国际体育展览中心工程、江苏润扬桥工程、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等,现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施工顾问、南京赛虹桥立交施工顾问。
李兆霞教授、博导,东大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主要学术经历:1988年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波兰科学院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所(IPPT)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至1995年东南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第二期博士后。1998年至200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作为访问研究员从事结构损伤识别和分析评估理论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曾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混凝土损伤力学)和江苏省“333”工程首批项目资助。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出版和发表学术论著七十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三十多篇次。主要学术领域:损伤力学及其在结构工程的应用、大型工程结构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状态反演、损伤识别和评估、大型复杂结构有限元建模及其计算、结构疲劳损伤评估和材料损伤本构理论等。在上述学术领域内,目前正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李爱群,1962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东南大学C&PC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控制及健康监测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和南京市土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建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工程结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工程结构新体系、结构安全性评价与健康监测等方向的研究。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级中美合作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等科研项目。已培养和正指导博士研究生20余人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项、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和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编著书籍5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3.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毕业设计导师选谁比较好

李启明 男,1963年11月出生,工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历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副院长、教授、研究所所长。现任东南大学教授、博导;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专家顾问;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HK)理事;《建设管理与工程国际学报》(HK)国际编委;建设部《建筑经济》杂志编委、江苏省建筑业人才高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房地产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建筑与房地产经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市房地产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职。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现代房地产投资风险和优化决策系统研究》、《建筑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及信息系统研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信息系统研究》、《21世纪大型承包商综合竞争力评价系统研究》、《WTO主要成员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性壁垒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筑业供求及监控机制研究》、《江苏省构筑建筑强省经济技术指标体系研究》、《江苏省住宅产业发展战略与技术经济政策研究》、《绿色生态小区的生态技术及应用研究》、等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共20多项;在科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等机构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现代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方法和实务》、《涉外房地产》、《房地产投资风险与决策》、《房地产投资决策与风险防范完全手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承包与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合同与索赔管理》等10本,参编其他专著和教材7本;在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管理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东南大学学报》、《中国房地产》、《建筑经济》等国际、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与开发商合作主持策划建设部第一个《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示范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以及其他实际开发项目的研究和运作等;1999年至2002年多次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房地产及工程管理国际合作研究,目前正与英国里丁大学、英国UNN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及学术交流。曾获江苏省和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东南大学优秀骨干青年教师称号、东南大学优秀教学特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

4. 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

一、组成不同

1、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成分主要为粉砂,含少量粘土矿物及胶结物。泥质粉砂岩其意思是粘土含量为50~25%,粉砂含量为70~50%。

2、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 ,含少量粉砂质。粉砂含量为25%~50%,粘土含量为75%~50%。

二、形成方式不同

1、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是由沙粒经过水搬运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坚固并经地质物理作用胶结而成的岩石。

2、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三、特点不同

1、泥质粉砂岩: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透水性能良好。

2、粉砂质泥岩:其由微小矿物组成,粒径小于1/256mm,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


5. 请介绍一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姓名:段进
籍贯:江苏南京
学历:博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 建筑学、城市规划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教授、博导、总规划师、规划学科带头人
党政职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职业注册情况:注册规划师、二级注册建筑师
从事的工作:城市规划与设计
工作、学习经历:
1978.10-1982.07 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学位
1982.09-1985.06 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学位
1985.07-1990.08(参加工作时间) 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 教师 讲师
1987.09-1992.10 比利时鲁汶大学、东南大学联合培养工学博士
1992.02-1993.08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讲师
1993.09-1996.08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兼任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副教授
1996.09-1997.03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副教授
1997.04-1999.04 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1999.05-2004.0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2004.02-2005.09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职务:总规划师、副院长 职称:教授、博导
2005.10-至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 所长 教授、博导、总规划师

荣誉
1994.9 获江苏省“333工程”校跨世纪人材,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2006.01 获“2005年中国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共青团中央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2004.11 获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优秀工作者称号 (建设部)
2005.09 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成立
2005.11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杨志)获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
2010.12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事专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空间与发展理论(Urban space and development theory)
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近几年教学情况:指导博士生:毕业2名;在读9名。指导硕士生:毕业22名;在读11名。

姓名 熊国平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姓名 熊国平
职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

概况
从事城市结构与形态;土地利用与控制;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参加和主持70余项规划设计项目包括规划研究、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等,获国家及部省奖8项,在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市奖论文8篇,参加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6项,获部省奖1项,出版专著译著3本。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论文宣读6次。

背景
•学历
2005-20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 博士后
2001-2005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城市与区域规划 博士生
1999-200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 硕士生
1990-1994 武汉大学建筑学系 城市规划 本科生

•职业经历
1994-2005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规划师
2007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系(兼职) 副教授
2008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2011-2012 昆明市规划局(挂职) 副局长
•培训经历
1、2007 in the 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Planning Economics the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2、2007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 Training in English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Tsinghua University
3、2010 The Advanced English Training Scholars Going to Study Abroad affiliated with the Ministry of Ecation of P.R.China
•职业事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专家)

姓名 高源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research fields)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概况(profile)
高源,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教学方面,曾荣获江苏省高校教学课件遴选二等奖与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在由国家住建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学生作业评优中,累计指导学生获奖1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4篇教学论文获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优秀教研论文最高奖。
科研方面,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1部;参编出版我国第一本高等学校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教材《城市设计》;主持与参与纵项课题研究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负责和参与完成重要横向课题多项。

背景(background)
•学历(ecation)
1993-1998/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本科
1998-200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
2001-2005/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
•职业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05-/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6. 我是岩土工程专业的硕士生,想读博士,请大家说说这专业哪些学校比较好,或者与它相关一点的专业也可以

土木强校: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上海市: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福建省:福州大学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
广西省:广西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陕西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

7.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各专业的导师在哪里查的到 在研究生院网站怎么找不到 急!

当然了 只有姓名和职位。不过推荐的方法是:从研究生导师的信息里面找到内他所带的学生容名单。然后根据学生名单搜研究生的信息,然后根据学生的信息以及本科学校入学年份等信息去校内等社交网站搜,这样就可以联系上了。通过他的学生肯定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具体信息的。


王立辉,男,1979年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完成本科至博士阶段学习,东南大学完成博士后阶段学习,国家公派留学英国杜伦大学。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第14研究所、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从事课题研究。主要从事卫星/惯性/视觉组合导航与控制、惯性/地磁重力组合导航、光电精密传感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等方面的研究。



张晓春,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5年10月生于安徽省潜山县,1999年1月获华中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12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职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育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现从事于高地应力隧道稳定性、渗流与岩爆防治,沥青混凝土流变、损伤机理研究。

8. 东南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原来觉得东南大学没啥存在感,后来惊奇地发现了很多行业内大佬校友。哦,原来东南大学只是比较低调呀!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校友就是华生教授啦!

华生教授于198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国资体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动者之一....能够影响国家层面政策,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华生教授多次来东大开讲座,前几个月就有一场。由于去的比较早,我很幸运地坐在了靠椅上(来得晚就得坐没靠背的塑料凳子)

发现大佬并没有那么不可接近,反而非常亲切

希望对你有帮助呀嘻嘻~

热点内容
985和211大学分类名单 发布:2024-05-09 08:13:06 浏览:930
大学专业的英文名称 发布:2024-05-09 08:03:28 浏览:136
福建英语专业好的大学 发布:2024-05-09 08:00:18 浏览:130
湖南师大政治学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4-05-09 07:50:58 浏览:280
空军工程大学2015招生计划 发布:2024-05-09 07:50:49 浏览:330
重庆大学城轻轨线路图 发布:2024-05-09 07:50:18 浏览:17
江苏师范大学应统研究生 发布:2024-05-09 07:45:18 浏览:418
维普大学生研究生区别 发布:2024-05-09 07:44:28 浏览:749
中国石油大学电气研究生怎么样 发布:2024-05-09 07:34:58 浏览:863
山西大学的考研专业 发布:2024-05-09 07:33:23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