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考研动机

大学生考研动机

发布时间: 2021-02-01 22:41:20

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考研

有些专业想来要有好的就业,读自研是必须的,比如医学类的,金融类的还有一些管理类的,考研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考虑未来发展。
当然也有部分需要做学术研究的也需要继续深造,读研甚至读博。
大部分都是为了让自己有更高的提升,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还有在知识和学识方面的提升。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及平台。

⑵ 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应从哪几方面说

一是升华学习的内容,本科阶段学的都是广而宽的知识,通过研究生阶段内的学习可以升华自己的容专业领域知识。
二是对于本科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研究生学习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三是为了就业时有一个更高的平台。

⑶ 谈谈大学生为什么要考研

1.就业严峻的现实
2.更高的学术追求
3.纯粹出于兴趣
4.提升更多的能力
5.知名院校的情结内
6.提升自容己的学历
7.向往企业的门槛
8.更换自己的专业
9.弥补大学的遗憾
10.留恋校园的生活
其实,每个人选择考研的理由都不一样,或迫于压力,或对某方面有所追求,但考研成功也并非易事,若是准备考研,祝顺利!

⑷ 影响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因素

当前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压力,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十分激烈,以及很多企业的高求职门槛,考研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或是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学术研究,一部分学生为了提升专业水平和知识能力,希冀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更高的追求;三是从众效应,有的学生本身并没有考研意向,但是受到周围的同学的影响,因此盲目乘风,参加考研;四是家长或个人因素,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家长的期盼而选择考研;其他的还有名校情结或是对于本专业不满等等。
大学生考研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个人因素,比如性别、成绩水平、生源地等自身的因素,比如女生在求职时会受到部分工作单位的歧视,很多女生就会选择考研来逃避压力;二是家庭因素,父母对于考研的态度、家庭的收入收入水平等对于大学生的考研意愿具有直接的影响;三是社会因素,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高求职门槛,很多大学生为了进入更好的单位、更高的收入水平而选择考研;四是学校因素,很多地方院校大力鼓励学生考研,有的从进校就开始进行宣传和动员。
考研是一个时期备战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准备,也是一个心理战。如果下定决心考研,一定要以坚韧的意志坚持下去,不怕困难,勇于坚持,从容乐观地准备,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走下去,并要注意学习效率,考研复习是一个自觉地过程,不像是高考复习阶段,会有老师、家长严格督促,在真正走上考场的时候,则要保持平常心,既不用过度紧张也不要盲目自信,认真审题,合理分配作答时间,要保持卷面整洁、作答规范,卷面是对考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的一个综合反映。

⑸ 为什么要考研——考研动机分析

大量数据显示,历年的考研人数在不断增长,动机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考研动机把最容易中途放弃的学生分为六大派:
盲目考研派
这一派的学生占据了考研人群的大部分,他们觉得“考研”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看见别人考研,自己也决定考研,不甘人后!他们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认为大部分人干的事情肯定错不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典型心理就是“别人考,我也考,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拉倒”;典型行为就是当别人去买考研书的时候扭过头来幽幽地来上一句:“我也考研,帮我也带上一本呗……”
逃避就业派
有的同学上学比较早,到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还把自己当成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小男孩”,不想过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你跟他提将来的发展,他跟你唱“我不想不想长大……”他们临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是又不想将来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啃老,觉得反正将来待着也是待着,不能白白浪费时间,于是想找点事情做,就开始考研了。
有一部分同学能力其实还比较强,要真正努力未必找不到工作,可是因为读书期间从未真正接触过社会,对于“职场”完全陌生,对于找工作的过程感到陌生和恐惧,不知道怎么去找工作,也不敢去找工作,一想到去找工作就感到紧张和害怕。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看过《杜拉拉升职记》之类的几本职场小说,所以聊天的时候一谈起工作,就一套一套的,可是当你让他真正开始实战的时候他哭丧着脸告诉你“不是我不想找工作而是现在找好工作太难了,我爸不是李刚,也不是李嘉诚……”
所以,为了逃避就业,这三类同学就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考研”。
当今的本科生就业形势确实不是很乐观,尤其对那些大学期间成绩一般、能力平平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读研是提升能力的一个好机会,是做好就业准备的一个缓冲期,也是改变就业处境的一个不错的选择。研究生就业这几年虽然带有寒意,不少研究生找到的工作也确实不如某些本科生。但整体来看,研究生的薪酬待遇要还是要高于本科生30%左右,职业发展前景也要好一些。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现在的就业市场,便不难发现: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设置的一道门槛;研究生学历也成为区分岗位的一个标准,比如很多企业招研究生做技术,招本科生做销售,甚至很多技术类销售也要求有研究生学历;另外,即便是公务员考试,很大一部分中央机关或直属机构的职位也要求报考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因此,读研仍然是一个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前景的好途径。虽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学历却能为人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门。
考试依赖派
在考研人群当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把“大学”当“高中”过,大学四年每天的生活就像高中一样规律,从不迟到,更不翘课,认真做作业,认真准备每一次考试,年年都拿奖学金,几乎没有业余生活!这些同学到了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想了半天,发现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考试,其他的好像自己都不会。看来看去,考研毕竟也只是一种考试,他们很熟悉,也很喜欢,虽然备考很辛苦,但起码熟悉复习套路,轻车熟路。找工作还需要自我分析、行业调研、简历、网申、笔试、面试、形象礼仪、口才营销、体检……还是考研简单,只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只要会写名字会涂答题卡就可以了,于是他们决定考研。
赌气考研派
有些同学本来自己是不想考研的,但是由于学校老师的压力,父母又逼得紧,周围的同学喊得很凶,所以索性赌气随便报一个学校和专业,随便复习一下,考不考得上,考得上哪个学校都无所谓,反正是他们要我考的,给他们一个交代就行。
体验考研派
有些同学境界很高,他们考研叫做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结果不重要,享受过程。他们认为,考研是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有考不上的可能,但是誓死捍卫自己可以考研的权利,他们坚信“不考研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为了这个目标,不管爱还是不爱,有没有目标,有事没事都得体验一把!每年100多万人参与的大事情,不参与体验一把,多可惜。
莫名其妙考研派
每年咨询我们的数万名学生当中,有一些学生考研的目的莫名其妙,基本跟考研本身没有关系。比如有的同学女朋友在某个城市工作,为了像超级马里奥一样追求公主,于是通过考研追逐自己的爱情;我们接触过的一个同学考研原因竟然是为了省钱!他说:“北京房价这么贵,毕业之后别说买房啦,租房都很大成本,读个研究生能解决住宿问题,三年下来能省好几万呢,不管硕士学没学到东西,这钱省得很是爽……”
那么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考研战争”,拥有怎样的心态才能获得比较大的成功概率呢?根据对多年来通过我们辅导成功的学生人数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我们辅导过的取得考研成功的学员当中,据不完全统计,有三成左右的考生奔着继续深造的目的而选择考研。
这部分同学又根据深造的诉求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大部分是应届考生,他们认为读研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专业素质,帮助自己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职场上取得优势,谋得高薪工作或者在专业领域继续深耕,获得非凡的专业成就。两三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我们认为从目前的大形势来看,随着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个人学识的要求会逐步提高。也就是说,拥有更高的学历,将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大学四年当中,同学们能够学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多。本科阶段并不是要教会同学们多少专业知识,这个阶段的课程大多会比较宽泛,往往是面广而深度不够。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你们能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从而对该方向能有清晰的认识、准确地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技术开发或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深造目标的人选择考研进而读研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选择,并且这类考研人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因为研究生导师最喜欢真正想做科研的学生。
第二种类型的人群是想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业务素质、提升业务水平。因为研究生期间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东西、做事情的时期。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考生放着高薪不要,却选择考研这条路的原因。
第三种类型的人怀着考研后出国深造的理想而考研,在他们看来国外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就算将来回国工作也至少在国外镀了一层金!而对于一些本科院校“出身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本科后直接出国很难申请到国外一流的大学,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先读研再以研究生院校为跳板出国深造。
追逐自己的兴趣,提升专业的水准
很多人的本科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主要是由于当初填报专业的时候对所报考专业的研究领域、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一无所知,或是因为分数低而被硬性调剂的,或是由父母、亲人代为选择的。进了大学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对专业实在提不起兴趣,通过某些途径与机缘巧合,反倒开始对其他专业产生了兴趣,于是想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深造和发展。对于很多院校而言,如果你进大学后第一年扎实勤奋地学习,成绩能够排在年级前10%,那么,在大二开学时通常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如果没把握住这次机会,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还有部分人在工作岗位上待了几年之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想在感兴趣的领域深造,那么考研进而读研也是最理想的选择之一。
在读研期间,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毫无拘束地追逐自己的兴趣。“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导师”,因为兴趣,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高能;因为高能,所以高就。我们在阅读那些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对专业的挚爱与痴情。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绩。
改变命运
有一部分考研人并非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也非对其他专业感兴趣。他们要么不甘心高考的失利,抱着“卷土重来”的决心,试图用考研成功的光芒驱散高考失利的阴霾,通过考研去扭转自己的命运;要么在残酷的现实中猛然惊醒,对往日挥霍时光、碌碌无为、堕落沉沦懊悔不已,于是痛下决心在考研战场上重新爆发能量、找回自信;要么就是希望先争取到读研的机会,然后在读研期间再思谋今后的路到底怎么走。他们读研更多的是为了改
变自己的命运,攀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破解工作上的瓶颈,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构造更高层次的交际圈,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在考研成功的学生当中,有一类人颇有谋略,他们信奉“你所结交的朋友的平均实力就是你自己实力的一个写照。”而众所周知,高校是学习资源和人才资源等相当丰富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读研,是因为在读研期间,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构建一个良性的更高层次的交际网。
我们讲课的时候常说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所以,我们以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有我们建立的交际圈。人脉关系的扩大是我们读研期间一个重要的收获。
其实考研的动力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强弱之分。无论你是因为为了圆自己从小的名校梦想,还是向现实妥协,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考研,还是因为像我们之前某些学员一样因为恋人的刺激而选择考研,只要你坚定这个考研的决心就有可能成功。

⑹ 国外对大学生考研动机有研究吗

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大学毕业后有两个选择:就业和考研。
这两种选择都各有利弊。首先说就业,本科生直接就业可以更早地踏上社会进行磨练,三年以后,他(她)已经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知识,已经学会了如何独立的去生存,这才是一个真正长大的人!或许也已经有了一笔不少的资产,当个经理什么的,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殊不知,活到老,学到老,在工作之余,也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不能落后于社会步伐,否则是很难有更甚大发展前途的。当然,在刚踏上社会的必然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承受能力不强的人,则很容易被挫折所击倒,为什么呢?因为大学四年,只是在校园里做一个文弱书生,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安逸的环境。建议这种人考研!!!
接下来说说考研。考研并不只是考研,而是对一个人全面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与处理事情能力的综合考察!一个人,可以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现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专业,这样无疑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了一次绝好机会!其实,考研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财富。一个人通过准备考研,提高了自学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增强了毅力和自信心,同时也是对专业课及其他课程的把握更深了一层,即使我们没能如愿以偿的考上研究生,那么上述种种不也是考研所赠予我们的吗?
如果我们考上了研究生,那就可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为自己的将来做好了准备。而且在读研究生期间,大多数人要处理自己的重大问题,比如说生机、感情问题等等,并且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三年的时间出去闯荡,这样,在学校这样一个安定的环境中,我们也学会了处理一些重大事情的能力,体验了社会的现状,增加了人生的财富,将来踏上社会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故:我们要考研!!!
考研,使我们失去的是一些悠闲的时间,和暂时的兴趣爱好,但是换回的却是沉甸甸财富!!!
结婚就不建议了,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你拿什么来维持这个家庭呢?对吧
个人建议对自己狠点,狠下心去试试吧

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的十个理由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2.逃避就业。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校园生活。
3.为了好就业。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应求,这是今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拿到硕士文凭,便等于有了一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门砖。为了日后选择工作的自由,牺牲眼前的这点自由算什么?

4.无奈之举。梅小姐本科毕业以后选择了“漂”在北京,户口被“打”回原籍。不久,她便在北京恋爱结婚,本来并不在意的户口问题成了婆婆家接纳她的一个障碍。考研,也许是取得北京市户口相对最容易的一条途径。
5.改换专业。小林从大学二年级便开始准备考研,考研辅导书陪伴了他整整3年。因为他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考研可以带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6.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是本科毕业生在“扛大头”,也许明天就会演变成硕士学历者的天下,还是趁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7.升职发展。高学历者更容易得到提拔,不能说这是百分百的规律,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试图工作充电两不误的人选择了读在职研究生,另外一些有魄力的人则干脆去考研。

8.回归校园。已经工作了4年的赵先生3个月前辞了职,全力以赴准备考研。他说,大学毕业后几年来的职场打拼让他感到累极了,他想暂时躲回到校园里,让身心都得到休整。3年后还能有一个在更高起点上的新的开始。
9.无事找事。小吴在某机关有一份清闲的工作,上班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来喝茶看报,但是小吴不甘心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决心考研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充实了许多,对于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10.学历情结。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考研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其中许多人是因为背负着父辈的希望。

⑻ 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考研

主要有以下几点:
就业严峻的现实
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避开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对于激烈的职场竞争来说,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还是很高。
更高的学术追求
投身科研,潜心学术,遨游于知识和真理的海洋,单纯体会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学渣大概不会懂。还是有很多人对所学专业很热爱,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纯粹出于兴趣
有的人纯粹是出于对兴趣的追逐而考研,无论是留在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换到自己更喜欢的专业领域,强烈的热爱是趋势他们考研的根本动力。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提升更多的能力
毫无疑问,通过考研,我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能力等学习能力都将得到升华;我们抗挫折的能力,看待成败的人生态度,时间规划与管理能力等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或转变。这些能力的提高、态度的端正,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知名院校的情结
也许是因为高考失利,也许是受父辈影响,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人会有名校情结,通过考研跻身理想学府,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趁着还年轻,有什么理由不去体验一下名校生活?
提升自己的学历
对于有的人来说,考研无需实际理由,只是因为能获得研究生学历,只是因为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立足于社会的“标配”,现在的本科生太多了,没有一点竞争力...
向往企业的门槛
有很大一部分的理科生,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很好的选择与规划,已经决定自己一定要加入所向往的企业或者相关的职位,但入职门槛的最低学历要求是研究生,因此只能通过考研来获得“入场券”。
更换自己的专业
对于本科专业不甚理想或不太适合的人来说,考研是一次更换专业领域的绝佳机会。毕竟选对了专业,就等于选对了后半生的奋斗方向,机会不易,应珍惜。
弥补大学的遗憾
大学的四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浑浑噩噩的四年,但考研给了你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给了一个你可以重新努力的机会。不想一无所成的度过大学四年,所以就要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用来弥补自己的愧疚感。
留恋校园的生活
相信毕业了的学生,现在都无比留恋大学校园的生活,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多好?考研就给了你一次机会!象牙塔里的单纯和美好值得每一个人留恋,人生短短数十载,留给我们的校园时光并不多,趁年轻多充会儿电,未尝不是对青春的一种交代。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钱以后有的赚,书以后没得读。
每个人选择考研的理由都不一样,或迫于压力,或对某方面有所追求,但考研成功也并非易事,祝愿所有的考生考到自己理想的院校与专业!

⑼ 现在大学生考研的原因

考研的十个理由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2.逃避就业。校园里舒适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哪里忍受得了找工作的纷乱复杂,悲悲喜喜。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校园生活。

3.为了好就业。专科生供大于求,本科生供需持平,研究生供不应求,这是今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拿到硕士文凭,便等于有了一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门砖。为了日后选择工作的自由,牺牲眼前的这点自由算什么?

4.无奈之举。梅小姐本科毕业以后选择了“漂”在北京,户口被“打”回原籍。不久,她便在北京恋爱结婚,本来并不在意的户口问题成了婆婆家接纳她的一个障碍。考研,也许是取得北京市户口相对最容易的一条途径。

5.改换专业。小林从大学二年级便开始准备考研,考研辅导书陪伴了他整整3年。因为他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考研可以带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6.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是本科毕业生在“扛大头”,也许明天就会演变成硕士学历者的天下,还是趁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7.升职发展。高学历者更容易得到提拔,不能说这是百分百的规律,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试图工作充电两不误的人选择了读在职研究生,另外一些有魄力的人则干脆去考研。

8.回归校园。已经工作了4年的赵先生3个月前辞了职,全力以赴准备考研。他说,大学毕业后几年来的职场打拼让他感到累极了,他想暂时躲回到校园里,让身心都得到休整。3年后还能有一个在更高起点上的新的开始。

9.无事找事。小吴在某机关有一份清闲的工作,上班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来喝茶看报,但是小吴不甘心这样无所事事下去。决心考研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充实了许多,对于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10.学历情结。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考研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其中许多人是因为背负着父辈的希望。

热点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发布:2025-07-27 19:25:50 浏览:459
男主狐狸精大学教授悬疑 发布:2025-07-27 18:57:18 浏览:243
2014东北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发布:2025-07-27 18:57:16 浏览:787
美国大学的415协议 发布:2025-07-27 18:49:25 浏览:62
复旦大学教授不必读书目 发布:2025-07-27 18:35:42 浏览:999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7-27 18:22:12 浏览:3
重庆邮电大学唐笑教授 发布:2025-07-27 18:13:42 浏览:143
大学生秋冬装 发布:2025-07-27 18:12:45 浏览:613
美国哪些大学支持预科 发布:2025-07-27 18:10:34 浏览:164
清华大学教授徐迎庆 发布:2025-07-27 18:08:04 浏览: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