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研准备
『壹』 大学考研准备
司法考试与考研呢,一般来说是鱼与熊掌之关系,当然,也并不是就版意味着不可兼得,关键你权要狠下功夫的,这段时间就好好复习司法考试啦,有时间的话好好看看英语,底子好就可以多抽身去学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啦,希望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贰』 大学生考研,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考研成功与否,大部分与考生本人有关,外界环境虽然有影响,但那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就是考研途中各种消磨我们意志的借口阻止了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考研复习。
一、保证复习时间
我们要知道,在考研的路上是没有假期的,我们必须放弃曾经向往的旅游。游山玩水固然能放松心情,但你想,出游之前你必须设计详细的计划,回来之后还得回味几天,这至少得浪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在旅游的途中遇到什么具有诱惑性的东西改变了你的想法的话,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当我们的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不理想时,要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减少每天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减少学习任务;当我们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好时,要适当延长每天学习时间、增大学习强度,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我们面临更多的是挑战,但是我们年轻,我们有的是精力,对自己严格一点,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你就会发掘出自己更多的潜力。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如果把自己的潜力挖到了极致,可能人生也真的达到了一种极致。
无论做任何事一定要真心,目标一定要明确,考研不是赶时髦、追潮流。如果持一切无所谓的心态,任何事情都是不会成功的。考研需要的是真情付出,专心投入。只有认认真真地备考,脚踏实地地复习,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叁』 大学考研应该做的准备有哪些
如果你是打算考本学校本专业的话,那么专业课只需要跟你的专业课老师按部就班的回学习就好,当然英语也答不能落下,可以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制定一个计划复习。至于政治,等最新的大纲下来复习也不晚。
『肆』 大学如果想考研需要做什么准备
我只能来给你提供些经验源或者参考
既然是大一生,有考研的想法很好,值得鼓励。首先由明确要考什么专业、什么方向。考本专业的话相对容易,目标明确,大学的四年你好好珍惜,学号专业知识。到了大三的时候、明确要考哪所院校,开始有针对性的备考。要有真题。
跨考的话,任务会多一项。除了学好本科专业之外,明确兴趣所在,大三也要开始准备了。
虽然大三有些早,但这时候是面上的,到了大四要具体些。
备考过程中目标要明确、找几个研友、多交流。
不错,大一就有这想法很好
『伍』 大学里怎样准备考研需要什么资料考研流程是怎样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
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一门基础课:数学(150分)或专业基础(150分)。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考试时间
网上预报名:9月24日至9月27日
网上报名:10月10日至10月31日
现场拍照及缴费:11月7日至9日
打印准考证:12月14日24日
考试时间:12月22日-24日
犀牛提示:考试时间不固定的噢,是在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圣诞节前后。
确定报考专业
对于考研同学来说,优先确定专业比选定院校更为重要,因为首先这将决定了复习规划和进度,其次,这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或学术范围。
如果是跨专业考研,则更需慎重决定,早作准备。因为跨专业考生需要更多地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课复习,另外,跨专业考研初试、复试中专业知识背景不占优势,更需要提早准备。
选择专业有以下原则:
首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来进行规划;
其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做好自我定位,自我评估,作好长远持续发展准备;
最后,规划的时候要具体到点,譬如你以后择业的行业、单位性质、角色等。
选择报考院校
院校选择,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未来工作的城市,打算将来在哪里就业,就选择那里的高校,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
二是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
三是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四是所选择的专业,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
【温馨提示】如果现在暂时目标院校无法取舍也不用心急,可以综合几个心仪院校的专业课资料进行复习,先打好基础,等到明年再综合各方面因素定好学校。
『陆』 大学考研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作为大学生,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通常都是在大三下学期这样不会拖得太长,也可以保证学习的动力。
『柒』 大学考研什么时候准备比较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考研最好在当年2-3月份就开始准备,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对于四年制回本科的应届毕答业生而言)。
考研的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正式报名时间在10月中下旬,初试时间在每年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进行,复试时间一般在次年的3-4月份进行。
考研应该注意的事项:
1、报考单位、报考专业的确认,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招生条件、考试科目不同,所以第一步要确定好自己能否报考,以及准备方向。
2、考研过程的一切重要时间节点,不要错过时间,如报名时间、现场确认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初试时间等。
3、初试成绩公布后,要关注报考单位的复试要求,如果不满足报考学校的复试线,则需要关注其他高校的调剂信息。
4、复试往往包括笔试、面试和英语测试,按照报考单位的要求进行复试准备,关注复试结果。
『捌』 大学考研要准备什么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过程。
1.初试就是每年1月份全国统考的那个考试,初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一\数学、专业课二。其中公共课(政治、外语、数学)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当然,也有些专业课联考也是统一命题。有些专业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这两门专业课也是学校命题。初试主要考察你的理论实力;
2.复试是在你通过了学校的入档分数线后参加的各自学校的考试,复试内容包括专业面试、专业笔试、外语口语、听力等内容,考试内容由各学校自主命题,面试成绩、外语综合和专业课成绩加起来就是复试成绩。复试就不仅考察你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考察你的临场发挥的能力,也就是看你的综合能力。
3.初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初试成绩能否达到该校的复试分数线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复试。但是也不可忽视复试哦,因为任何一门复试科目不及格都不能被录取,而且复试成绩在最后的总成绩中还占一定的比例,而最后的总成绩决定了你是否被录取以及能否取得奖学金或者公费。所以,考研究生不仅得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得有良好的个人综合能力。在开始考考研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因此,你可以按照考研的流程来准备考研即可。
4.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大多,或太少)。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先期准备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三、报名报名时间一般在10月和11月(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过程)。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5.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你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是:
(1)、非常多的在职人员报名时单位不同意报考而不给开介绍信。他们很多在招你工作时就说明必须为单位服务N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者考研究生。如果档案所在单位不同意开介绍信,如何解决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事情。很多同学找了一个别的有熟人的单位开,有的人甚至到街上找刻公章的偷偷刻一个也报上名。但是这么做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初试通过后,学校要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调档案,这时候如果单位一生气不给,将很难办。而且学校一般都规定,凡是报考时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和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话,将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
(2)、另一个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人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四、初试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五、调剂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6.复试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7.录取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