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
『壹』 大学生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所包括的内容要广泛些,只要是走出校园所参加的所有活动都属于社会活动,包回括公益活动、见习答实习等活动,如去小学或是幼儿园支教,照顾留守儿童或残疾儿童,去敬老院陪一些孤寡老人聊聊天、谈谈心,举行社会募捐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就是义务帮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反正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任务则较少,主要是指见习实习,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结合理论学习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实践运用,即可以是与某一门课程相结合来进行的实践活动(即见习),也可以是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实习)。
『贰』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现代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目前,中国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在高校,庞大的贫困生阶层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而且在今年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关键点上,认识在学生的历史责任是适当其时的。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如学费昂贵,就业困难等等,而近两年出现的刘海洋、马加爵等个案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直到现在,专家学者也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情况下,“什么是好的校园,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到底什么者真正的教育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地切都忘记了以后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他还说过“一个人四分之三以上的知识都是在课堂外学到的。”哈佛大学的校门上刻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这也许在某些方面揭示了教育的内涵。目前,中国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化成两个方面,因而带来的两种文化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人文积极分子认为科技分子是粗俗的,对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漠不关心,缺少美学常识,只关心现实的功利。而科技知识分子认为人文积极分子缺乏对同胞的热爱和关心,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与民生无关的古典知识,有一种文化的优越感,穷酸迂腐,对现实社会满怀不满。人文学者和科技学者站在对立的两端,互相攻击使整个教育造就的人才只能是专才,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现在大学过于严格的分门别类,把学生限制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里。虽然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对整个文化的把握,于是就造就了一批近乎无用的超级专家,白痴博士。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与西方相比,存在很多问题,这在很大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的缘故。西方的高等教育缘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宽大的、博大的、无所不能的,立于善良的全人”,也就是培养身心尽善类的人,像歌德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天才,但遗憾的是在歌德经后就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天才。这种教育理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也曾在中国得到过一定范围的传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目和就是培养“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 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人,通俗的讲,就是培养能够养家糊口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社会教化和转移社会风气。在本质上讲,专家和知识分子是不同的,能够研制核武器的知识分子是专家,而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名的专家者真正的知识分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教育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功利主义,即非常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的都是那些工程基础教育。目前,中国的教育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太注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人文教育。,已经 给中国的教育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教育部门已开始制定一些方案,例如在高考制度上以前是完全的文理分科,现在是小综合,有些地方已实行大综合,这从某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通才而不是专才。
对于中国的工业化,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组织人才,管理人才,他们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技术上,而且在心理,伦理哲学、道德社会等方面也要有所研究。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为次,没有通才为基础的专家不能算作真的专家。在技术上,是比较容易能够达到某一个具体的水平的,但是社会管理者,应该怎样管理是技术本身所不能回答的,所以,培养超越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
当前的大学生应当观注重大问题和社会问题,特别是自己专业外的问题,努力吸引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尽可能成为一个通才,而不是一个专才,像近段时间发生的矿难事件屡禁不止?为什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维护矿工的人身安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经营者不顾矿工的死活去追求所谓的经济价值?“这咱问题都是我们大学生同学应当考虑一下的。
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非常令人不满,教育腐败也为神圣的教育抹上了一层煤灰,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还是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看问题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不要只现状,而不看历史和未来。学知识也同样要这样,不要局限于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方面,要知道,通才比专才有更大的市场,只有成为通才,才可能更好的领会专业知识。最后,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朝这个方面努力,20年后改变中国教育就是你们。
『叁』 大学生社会责任有哪些
1、政治方面:大学生是构成国家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公民,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力量,担负着开拓未来的光荣使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政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不只是是大事,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国家的事件,我们都要关注。但是我们并没有去关注,反而有漠视的痕迹在里面的。对于国家所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去主动思考当中的意义和利益所在,要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国家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政治责任感的,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国家所发生的事情我们要适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的意见是有用还是没有用的,这都代表你时刻关注国家的时事政治,都代表你自己还有一个大学生的责任感在里面的。
2、公益方面:社会公益实践的核心是“人”,既是服务“人”的公益行动,也是培养“人”的有效方法。过促成大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服务,达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目的,从而实现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这里,服务和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体现出“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主旨。
3、理想方面: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励我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4、集体主义原则: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防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现在的大学生都太自我,应该让他们树立起来主人翁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意识。
5、艰苦奋斗的社会责任感:长期以来,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又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肆』 大学生社会实践
自己要线列一个提纲,表明自己的住址,然后再用一些形象的词语点缀。给你举个例子,我已经把顺序安排好了。现在的人都很聪明,我觉得你多看几遍,你就会明白怎么写。
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写的,有改动!
高1学生水平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炎炎夏日,暑假生活已经开始了,在以前的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东奔西波的上各种暑假班,每天早出晚归,有时甚至比在校上课还忙。此情此景,不得不由我们深思:我们是自愿的吗?我们快乐吗?因此经过我们一组的商讨,我们决定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课题是:暑假是否是学生的第三个学期?
作为同龄人的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感想需要诉说,面对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去了常州市第十五中学找了相关部门进行了了解,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们拒绝了我们,我们满怀希望就像是被冷水泼过了一样,多少有些失望。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紧接着我们去了文化宫,两年前我在文化宫上过一个多月的课,没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我会以不同的身份来这里进行调查,并认识到了教育参事徐琰先生。
我们大致的说了我们来的目的,他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对我们在暑假中参加这种活动表示支持并鼓励。经过半小时的交流,我们明确了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好调查问题,我们才能做后面的工作,经过我们一组的共同的努力,在两天中就完成了这项任务,等待他们的答复,我们信心十足,但又一次的失望:调查问卷没有得到他们的批准,这等于在告诉我们这几天的努力都白费了,又必须重头开始。其实我很能理解他们,作为培训机构如果接受了我们对学生的调查,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教育、利润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的,这给我们的调查又增加了难度,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不知道是否能够继续坚持这个主题?
但是我们又非常想了解整个过程,想听听同龄人的新声。这不仅是学校让我们进行实践活动,更重要的这是我们想要的答案。小时候就听说过上海知青把庄稼地里的青青麦苗当作韭菜的笑话,因为生长在大都市初出校门的年轻人,他从来没有走过三月的麦地,所以他们不知道麦苗和韭菜的区别是情有可原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能得到博士、硕士文凭的人,他们能通过各种考试,也许他们能把书上的东西倒背如流,无人能敌,但是他们未必能通过王小丫这一关。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最后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
现在的教育是不是一种误区呢?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诚实、聪明、勤奋”,如果给现在的学生选,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聪明”,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善人是做不得的;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竞争,不知在竞争面前要叫一个条件:“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没有这三点,就不叫竞争,叫“自私”。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需要空间;需要轻松的环境;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现在父母总是帮助我们安排着一切,不去考虑我们愿不愿意,把我们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都掩藏起来,去让我们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因此让我们叛逆心理越来越大、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的潜力没有爆发出来。记得正衡中学陈玉萍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像一个无底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才是真正爆发实力的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教育人事,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状况,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一些日常知识,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和内涵。
虽然前期工作以失败告终,但我们已经朝这个方向努力了,已经尽到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去做过了,我们并没有后悔当初定这个话题,也没有后悔当初做过的努力,有时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失败会让你成长,失败会让你获得更多的人生价值
『伍』 大学生的社会地位
就现在来看,大学生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吃香了,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现在我们国家缺少的技术型人才啊!!!
『陆』 大学生进入社会最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把自己宝贵的时间花在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上。不要把自己的青春时光浪费在一些愚蠢的争论上,除了一些原则性的事情,其实很多事情都没必要太过较真。
再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你可以真诚相待。但是不要在还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把自己所有的情况和盘托出。社会中一些纷繁复杂的事,可能让你无法承受。工作后的环境虽然与学校环境很不一样,但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勇敢地去面对新的挑战。
记住,每个人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只有让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扛住生活的压力,成为父母的依靠。所以适时调整好自己,整装再出发,步入社会只是人生精彩的开始,未来依旧美好……
『柒』 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力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文化建设、引导以及管理上,会比普通人要强得多。所以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捌』 大学生如何进入社会
大学生抄要适应社会,就不袭要眼高手低,不要瞧不起任何的社会工作。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往往还是无所事事,靠家里供养,他们对待工作好像是宁缺勿烂。这其实是错误的,自食其力远胜过无所事事。
下面的这个故事也许能给大学生朋友们一些启示:
齐国有个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因为没有谋生的手段,他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刚好在此时,有个马医因为活计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
可是,有人却取笑他说:“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去给马医打杂,当下手,这不是你莫大的耻辱吗?”
所以不要瞧不起或不愿去做一些比较底层的工作。其实,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最底层做起的。被人称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小时候就因家境贫困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在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他的成功之路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来的。大学生聪明、有知识、思维敏锐,只要肯干,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
『玖』 大学生和社会人还有哪些区别
区别在于大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接触到社会,心中还是保留着一份纯净的,大回学生不用为答家庭的生活负担而努力赚钱,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
社会人要顾忌的就比大学生多了,他们要赚钱养家,为生活打拼,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在社会复杂的环境中挣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