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发布时间: 2021-02-04 00:59:24

① 青年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树立理想信念,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胸怀共产专主义远大理想,更要坚定走建属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的信念,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识别是非的能力,树立与社会同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成熟、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过硬,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为将来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审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审视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3、明确自身发展层次,科学规划自身发展目标。在校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和提高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理好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客观地评判自己所属的发展层次,科学规划自身发展目标。在规划自身发展目标过程中要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既要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承担重任的雄心壮志,向更高的发展目标攀登,又要力戒脱离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实际,好高骛远。

②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是我党应重点培养、发展的对象。积极慎重地吸收优秀大学生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情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虽和平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共产党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党的传统工作方式受到冲击 信息时代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交互性。高校在某种意义上是各种信息,包括“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心。这使党建工作所处的环境更为复杂。过去的自上而下以集中宣讲为主的党内学习等模式,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传统的教育系统和手段面对挑战。在高校中,部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兴趣不高,无不与此有关。因此,需要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灌输给学生,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三)高教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教学组织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正在深入的高等教育改革突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随着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和后勤社会化,按班级、年级开展活动的传统组织形式日趋松散,导致学生的校园意识、班级概念淡化。学生社团等活动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场所和方式。 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工作状况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认真研究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党建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基本上是由系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党员辅导员参与,形成院系和班级一条线的工作体系。但现在各种学生社团群体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使得现有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中思政与党建之间、学工部和团委(学生会)之间条块分割的缺陷进一步突出。分管副书记和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难以把学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学生工作部门作有机联系的思考和安排;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建缺乏指导和帮助。安排党员教师担任的学生入党联系人,有些工作不到位。 (三)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点。但现在学生党员的活动与党外活动脱节,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群体的活动缺少联系;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定位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多半是用来解决新党员发展问题或读报念文件,而思想的交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 (四)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整体影响尚不明显 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党建在“进口”上把握较严,但有些学生入党后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不明显。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学生党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五)工作方式和观念陈旧,对培养现代型优秀人才思考不够 党组织应该吸引现代型的优秀人才入党。但部分党建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对主动适应社会、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抱有成见。他们的“优秀学生”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优秀、听老师话、朴实稳重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许多人不再把入党、提干等看作是自身发展的唯一选择。不少优秀大学生认为,只要勤奋刻苦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仍能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培养创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六)考察重点把握不准,发展导向存在偏差,发展数量偏低 在校园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考验发展对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党性表现。大学生入党的考察较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社会公德等方面。但考试成绩排名和生活小节上的要求与思想信仰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党员身份对大学生的择业会有某些影响。

③ 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为什么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从本质上说,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培育,对于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认清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新时期大学生,享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抱有信心。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动摇和否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多种因素在发酵、滋长。如果不能认清当前的形势,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会出现大学生动摇甚至放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危险。 
新时期妨碍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因素可以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来分析。国际方面:第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来,总体上看仍然处于低潮状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依旧处于主流和优势地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遭到质疑。第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加剧思想文化渗透和价值观念输入。以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社会思潮即是典型表现,他们宣扬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否定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指导思想地位,从而削弱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④ 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理解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生活、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普遍面临一系列人生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又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生需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信念,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⑤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

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一种正确的想象,具有不同于幻想、空想和妄想的突出特点。

2、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观念,人们就没有所相信的对象,从而也就不会有信念。但信念不是冷冰冰的认识现象,它作为人们强烈认同的认识,是与人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也正因为如此,信念总是在感情的驱使下导致相应的行动。信念不是仅仅深藏于人的内心的东西,它总要向外表现出来,表现为行为和实践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信念是人们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信念一旦形成,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定的思想观点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除了经过理智上的反复认识和深刻认同外,还有感情上的强烈支持。

3、信念与人格密切相关,信念的稳定是人格可靠的表现。一个随意变自己信念的人,是没有原则的、不可信赖的人。斯大林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这话在今天仍给人以启示。当然,信念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对现实的反映,它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信念的变化并不可怕,只要信念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它就能从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更有活力。信念正是在现实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坚强的。僵化不变、脱离现实的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经不起现实变化的冲击。因此,坚定自己信念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4、信念与理想是紧密相联的,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比如在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审美、事业、学业、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一些信念。

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强求信念的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有相同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信念,而且同一个人的不同信念之间也往往有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信念的体系。

如果一个人的许多信念相互矛盾,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他在行为选择时就会进退失据、无所适从。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信念的大小和层次是不同的,有的处于最高的层次,有的处于中间层,还有的处于最低层。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信念系统。

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这个信念系统可以说就是这个人的信仰。

同时,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我们又往往把它称为信仰。需要说明的是,收于用词习惯的关系,我们很多情况下所讲的信念其实不是低层次的零星的信念,而是指人的基本信念或信念体系,亦即人的信仰。

(5)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扩展阅读

1、理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理想的客观必然性就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的反映客观实际,正确的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合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2、理想具有社会性。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理想不是离开社会的孤立的个人的随意想象,而是由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

3、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形成的理想也各不相同。人们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人们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的烙印。各阶级统一的理想是不存在的。

⑥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有哪些

1、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学好做人的前提。

2、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3、理想与信念提高大学生的人生精神境界。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

(一)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二)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人生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无数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奇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具有披荆斩棘、锲而不舍的动力。

(三)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⑦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内就是中国特色社容会主义共同理想。 而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视祖国荣誉为己荣誉,祖国耻辱为己耻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人理想必须同社会理想相一致。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践履笃行,奋发有为,甘于奉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追问: ……你都说远了叭感觉。。

热点内容
重庆大学2012专业分数线 发布:2025-07-31 22:33:47 浏览:535
大学生裸条门 发布:2025-07-31 22:25:18 浏览:758
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吗 发布:2025-07-31 22:20:06 浏览:665
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 发布:2025-07-31 22:13:11 浏览:695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 发布:2025-07-31 22:10:43 浏览:74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证书 发布:2025-07-31 21:53:00 浏览:550
上海纽约大学的教授的待遇 发布:2025-07-31 21:32:23 浏览:444
曼彻斯特大学高级材料专业 发布:2025-07-31 21:31:21 浏览:822
复旦大学教授刘康德 发布:2025-07-31 21:26:19 浏览:811
美国大学实践教学 发布:2025-07-31 21:24:16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