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诈骗

大学生诈骗

发布时间: 2021-02-09 14:46:36

A. 有哪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套路

针对大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良校园贷的诈骗套路:
1、培训贷:
(1)求职时遇到薪酬优厚的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时,还需交一笔高额的培训费用;
(2)学生无力缴纳,公司人员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贷款;
(3)学生办理贷款后,公司承诺的高薪没拿到,还因办理“培训贷”欠下贷款。
2、回租贷:
(1)学生把手机租赁给贷款平台,绑定指定的苹果ID;
(2)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3)发放“砍头款”,学生获得的贷款中已扣除相应“服务费”、评估费;
(4)因手机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还款金额),如没按时还款,就通过 读取手机通讯录、手机定位等威胁借款人。
3、裸条贷:
(1)借款人(多为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并设定高额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
(3)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其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还款。
4、美容贷:
(1)主要瞄准爱美却缺钱的学生群体;
(2)当学生无力支付手术费时,咨询师推荐信用贷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续费和利息”怂恿学生贷款;
(3)由于美容机构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关系,且贷款发放过程比较随意,其间暗藏金融风险。
5、刷单贷:
(1)不法分子称网贷平台职工“刷单冲业绩”,支付小额佣金作为报酬;
(2)诱导学生用身份信息申请网络贷款,将放款转账至指定账号;
(3)骗子偿还前几期月供取得信任后,继续诱导学生贷款;
(4)最后,骗子拿放款的钱跑路,未还款项需学生自己偿还。
6、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要求学生上交会费、发展下线以及进行逐级提成,具备传销的特点。 来源:人民日报、教育部官网等。

B.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诈骗

大学生因为没有进入社会,前十几年一直在埋头学习,不少人其实对于社会上的骗术并没有太多防范意识。而很多公司觉得大学生好骗或好拿捏,把目光锁定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因为经济来源多依靠父母,还没有完全独立,但是有的学生已经有了超前消费的意识,这时候需要赚零花钱或者搞一些借贷,就容易上钩了。

犯罪分子一般情况下会用“刷单做兼职”的骗局,来诱骗受害者,他们会先制作一个钓鱼网站,然后让你登陆这个网站,让你把自己的所有信息都输入上去,刚开始他会给你一些小的利润,但是慢慢地会让你刷的单越来越大,从而进行网络诈骗。

C. 为什么大学生被诈骗

大学生被骗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初入社会,挣钱愿望比较强烈,想问题比较单纯版,防范意识匮乏,权就成了骗子行骗的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在社会中多经历一些,锻炼自己,在一些问题上要多想想,即使被骗也应该告诫自己这是成长的一课,使自己迅速融入社会!

D. 大学生被诈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眼下正是9月开学季,众多大一新生正奔向期盼已久的大学校园。

然而,安徽凤阳一位贫困家庭的女孩和家人终日以泪洗面。不久前,家里为女孩东拼西凑攒齐的学费,被一通电话骗得几乎分文不剩,不仅如此就连家里银行卡里的钱也被骗走,一下子损失了5万元。母亲哭着说:学费咋弄?







我们的教育部门不妨从幼儿园就开始开设防骗课堂。邀请专家,邀请警察,邀请法官,到课堂上以案说法,让学生们知道社会上的骗局。学校也应该多收集涉及骗局的案例,让老师进行讲解,把我们的孩子从童话世界里拯救出来,既让他们有纯美的心,也让他们知道社会的险恶,知道如何识别骗局、远离骗局,从而有效保护自己。

从“徐玉玉案件”之后,发生的“大学生又被骗了”的案件还有很多。看来,是到了让防骗教育进课堂的时候了。

E. 大学生遇到诈骗怎么办

1、最重要的是不要暴露隐私,不要在一些非正规网站用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号回注册信息。2、现在的手机答安全性能高,是骚扰电话的话会有显示,看到是骚扰电话就毫不犹豫的挂断,不要接听。3、有好友在聊天软件上向你借钱,最好打个电话给对方确认一下,听下他的声音,是你朋友的声音,又确认他是真的有在聊天软件上跟你借钱,你再考虑要不要借。4、接到电话说家里人出事需要钱的,要先打电话回去确认,确认是事实才打钱过去。

F. 诈骗 大学生

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加选择回地结交朋答友2.缺乏生活经验和判别能力3.疏于防范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犯罪嫌疑人利用学生警惕性不高、入学时间短、不熟悉情况、没有社会经验等弱点,轻易诈骗得手。在校生,尤其是新入学的同学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与其发生任何金钱上的往来。

G. 大学生被诈骗的例子

高校内诈骗案例的常见类型及例子
1、电话、短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说你的银行卡有欠费,或者中奖,生病等信息,如有疑问请咨询什么什么的电话。当你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你将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或威胁进入圈套,直至你将自己各个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到他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上为止。

2、传销。传销组织经常打着工作的名义,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活跃群体。被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精准“设钩”,在求职、交友、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3、校园贷和网络刷单被骗。“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不法分子经常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与官方政策允许的帮助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完全是两回事。

4、以“遇困”老乡的身份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某种途径获知被害人籍贯在何处,以家乡话套近乎,吹嘘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后帮忙等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信任,借出钱物,之后逃之夭夭。

5、以遇困的名校大学生的名义诈骗。诈骗分子往往谎称自己是某名校的大学生,并出示假的学生证、身份证、介绍信等,在外搞社会调查被盗钱包或钱用光要求借用电话卡使用一下进行试探,步步深入,一旦觉得行骗对象可能上钩即提出要求帮助、借钱返校。

6、以谈恋爱的名义进行诈骗。诈骗分子所选择的对象多为女学生,他们称自己是某学校的学生,同女学生接近,吹嘘自己来自某沿海发达城市,家境优越,取得女生好感后,即提出以其交朋友、帮助购物,进而称急用不断提出借钱,有的诈骗分子不仅骗财而且骗色,严重伤害到女生的身心健康。

7、以代购低价物品为借口诈骗。诈骗分子寻找机会与人接近,谎称“有关系”,“有路子”可以买到价格较低的手机、电脑等物,使受害人将钱交给他代购,骗取他人财物。

8、利用介绍勤工助学诈骗。这是这年来针对较多学生的、常见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有的是个体职介所与所谓的用人单位联合诈骗学生中介费、押金等),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就业单位”多分配给较多繁重的推销市场、调查任务,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用人单位”临时租用几间房为“公司”,一旦败露,即作鸟兽散。

9、借口帮助落实工作单位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毕业分配落实工作单位难,吹嘘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助落实工作单位,骗取学生及家属的介绍费、帮忙费。

H. 大学生被网络诈骗的原因

我们身处于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危险,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网络诈骗。网络诈骗就是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用各种方式骗取他人钱财的诈骗手段。

预防网络诈骗

随着各大高校的开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被这些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给盯上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呢。大学生们大都是缺乏社会经验,而且思想较为单纯,不会去刨根问底的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这就是大学生们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原因之一。

预防网络诈骗

除去社会经验匮乏这一点,大学生还都普遍热爱上网,再加上自身疏于防范,没有网络安全意识,还很容易受贪小便宜的心理的影响,这些也是大学生容易被网络诈骗的原因。要知道贪心,是很多的受害者,之所以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时刻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

预防网络诈骗

想要不被骗,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懂得有“防人之心”。虽然我们经常提倡要乐于助人,但是还应该做到不贪小便宜;在做好事的时候也要保持警惕性,不要随意轻信他人;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更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要随意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凡事要做到三思而后行,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预防网络诈骗

犯罪分子一般情况下会用“刷单做兼职”的骗局,来诱骗受害者,他们会先制作一个钓鱼网站,然后让你登陆这个网站,让你把自己的所有信息都输入上去,刚开始他会给你一些小的利润,但是慢慢地会让你刷的单越来越大,从而进行网络诈骗。

预防网络诈骗

一些犯罪分子冒充学校的工作人员,他们会用学校发助学金、奖学金等理由,向大学生诱取他们的银行卡号,密码还有短信的内容,所以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也不要轻易相信他们,要严格保护好自己的隐私。还有些犯罪分子,他们会通过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盗窃他人的聊天账号,冒充熟人让你放松警惕从而进行诈骗,所以我们如果发现自己的聊天账号异常,要马上进行处理。

预防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的手段很多,这次我们主要说的是关于大学生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学生们,让他们提高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再被骗。

I. 大学生如何防诈骗

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别人用证件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然后嫁版祸。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权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号码等随意告诉他人,以防别人利用所提供的信息盗取财产,或进行勒索。

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坏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保持十二万分的警惕。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注意核实对方相关信息。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很多去做兼职的学生,赚取外快一方面减轻父母负担,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但其中有很多骗子公司或是传销公司,如果有做兼职的机会,要认真对招聘兼职人员的单位进行反复核实,特别是网络上的公司。

拓展资料

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

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热点内容
中国的女大学生 发布:2025-08-18 01:15:52 浏览:94
加州大学在美国的排名 发布:2025-08-18 00:53:20 浏览:831
喜宝剧情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18 00:42:37 浏览:258
北京大学生原创 发布:2025-08-18 00:41:37 浏览:334
四川大学新闻考研 发布:2025-08-18 00:35:52 浏览:587
上海一本大学专业排名2015年 发布:2025-08-18 00:35:46 浏览:71
南林生物带研究生的导师 发布:2025-08-18 00:35:40 浏览:505
宁夏医科大学皮肤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18 00:34:53 浏览:746
拔河大学生 发布:2025-08-18 00:33:24 浏览:209
大学江道灼教授 发布:2025-08-18 00:29:31 浏览: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