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
『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考几门啊、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2-中西哲学史 801-哲学专业综合
我是从博优人大考研网上查找到的2013年的招生专业目录
『贰』 报考人大哲学系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哲学专业课现在还是各校自己出题,所以
哲学考研统考的只有外语和政治。回
人大哲学的专业课考试是哲学综答合+报考专业
哲学综合是中哲史、西哲史、马哲原理的综合
报考专业就是你选择的那个哲学下的二级学科
有中哲、外哲、马哲、伦理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和科学哲学
一般各校复试都限于专业课。
人大的综合实力还是不错的。
对每个考研的人我都会告诫他英语的重要性,包括对那些跨专业的人,我见过很多都不是败在专业课上,而是迈不过英语的坎。
最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叁』 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哲学考研哪个难度更大
个人认为,你要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你对哪个学校,对哪个学校的哪个老师、回哪个专业更有兴趣,而不答是哪个好考。学好了,再难的也好考;学得不好,再容易的也考不上。要考就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当然最后考上没那是另一回事,至少准备的时候要有舍我其谁的气场,而这气场就来源于脚踏实地的刻苦努力
『肆』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硕士专业,哪个更好
说实话啊:
1、高校的学术氛围好,建议选择人民大学;
2、高校的就业感觉好,建议选择人民回大学;
社科答院听着名气很大,其实还是人大好。
哲学专业可以在淘宝上找本《哲学考研1000题》,有往年哲学专业的真题和答案。
『伍』 考研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专业怎么样
还好,我们宿舍复今年3个人大,一个宗教制,一个中哲,一个西哲,当然他们都很努力,呵呵,人大你主要是把历年真题看好,并且多向师哥师姐打听就行···好好准备,英语弄好就可以,专业课成绩一般都很高的·,主要是英语··
『陆』 请问有谁知道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哲学专业招生录取比例
嗯,人大有往届的学生编了一本《哲学考研1000题》,在淘宝上有卖的。很好。
建议可以看一下的/
『柒』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好就业吗
这是个不错的学校,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这所学校的名牌效应还是相当显著的回。所以,想找份工作并不是什么答难事,研究生毕业的话,就业概率会更高。
就业成功率(非就业概率)和学校、专业,从来就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有三个因素影响你找工作的成功率:第一,你想干什么;第二,你能干什么(包括现在和将来的预期);第三,你想干成什么样。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是因为这三要素没弄清楚;还有些人,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是因为对就业对象不了解。但你的就业对象与你自身三要素mesh的时候,就业对于你来说,易如反掌,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真实的看清楚自己的三要素并不容易,主客观干扰因素太多,包括自信心水平、权利诱惑、财富诱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等不一一列举;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对象的调查也不够翔实。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你就是成功人士。
『捌』 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生应如何备考
第一步,是要通过硕士生统考。统考的科目除了外语、政治外,专业课考中西哲学史和哲学综合中的现代西方哲学。考试题目难度较大,希望通过难度较大的题目,真正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考生。要求是(1)掌握基本知识、(2)了解原著的经典段落、(3)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能力。第一个要求的是准确,第二个要求的是读书(原著精选),第三个要求的是思考,也就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我们希望考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关注原著中的重点章节,并能够对哲学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
第二步,如果你通过了硕士生统考,顺利进入复试,那么,祝贺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接下来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学术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
第三步,如果你通过复试,就可以准备入学,入学之前,要尽可能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好准备。
1、试题的基本情况
人大哲学考研题目的构成有过几次变动,目前的情况如下:
专业课考试有两门,一门叫“中西哲学史”(622)一门叫“哲学专业综合”(801)。
“中西哲学史”全是论述题,中、西分别有4道,选3道作答(也就是一共6道论述,每道题目25分);“哲学专业综合”全是论述题,一共6道,选5道作答(也就是每道题目30分),选择自己报考专业题目作答(外国哲学对应的题目是“现代西方哲学”)
2、“常规题”和“拔高题”
根据难度,我把人大哲学的考研题目分为两种。
一种我称为“常规题”,它们的答案能在教材上找到。比如“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中西哲学史,2013),“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中西哲学史,2012)。这种题只需要按照教材回答即可。
另一种我称为“拔高题”,它们的答案在教材上找不到。比如:
哈贝马斯谈到:“把科学史上的范式概念应用到哲学史上,并根据‘存在’、‘意识’和‘语言’对哲学史进行粗略断代,……可以相应地区分出三种思维方式,即本体论的、反思哲学的和语言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你赞同这种观点,请给出简要的论证;如果你不赞同,请给出你的反驳和主要理由。(哲学综合,2009)
又如: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什么标准认定“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又得出“事物的形式才是第一实体”的结论?(哲学综合,2009)
这两道题在教材上基本是找不到答案的,我们必须想点对策。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说说常规题的对策。
3、如何回答常规题?
常规题的答案都能在教材上找到,所以我们就根据教材回答。对于中西哲学史来说,第一选择显然是人大自己编的《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
不过,也不一定全都按照这两本来答。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两本书是多人合写,不是每个部分都写得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考点(比如康德),教材上的内容显得过于单薄。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些其他的书籍作为补充。
比如中国哲学史方面,启道教育建议可以参考人大中哲教研室的《中国哲学智慧》;古希腊哲学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人大聂敏里老师新作《西方思想的起源》和他翻译的《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南:古代哲学》;对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这些几乎必考的人物,我则选择阅读《理想国》《第一哲学沉思集》《纯粹理性批判》等原著,等等。这里就不详细列书单了。
之前说的是中西哲学史,那么哲学专业综合呢?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早已过时了,赵敦华的《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和张汝伦的《现代西方哲学纲要》可以参考但显然不够。现代西方哲学最主要考的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其中每一个都有不小的难度,建议看一些介绍性的专著,如:M.K.穆尼茨的《当代分析哲学》、丹·扎哈维的《胡塞尔现象学》等等。
常规题的考察范围并不大。西方哲学史主要考察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所以伦理学、美学等内容完全不需要准备。西方哲学史常规题的常客: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贝克莱、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中哲方面则主要是先秦诸子和宋明理学。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是弗雷格、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4、如何回答拔高题?
只要背了教材,几乎人人都可以答好常规题;然而拔高题却不同,它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拔高题的难度分为两种。第一种难度在于考点的冷门,比如“试述《周易》的言行观,并讨论该思想与《周易》天人关系思想的关联。”(中西哲学史,2014);第二种在于提问方式的变化,比如考验考生对原文选段的理解(如2012年中西哲学史第1题,考察对《论语》和《老子》给定选段的理解),或者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如2013年哲学专业综合中的“试在哲学上分析‘世界’这个概念”),或者是融会贯通的能力(如2013年哲学专业综合中的“试比较语言哲学和现象学对心物二元论的克服”),等等。一句话,这些题想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力,而不是只是记忆能力。显然,光靠背教材是应付不了它们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曾深深地为这些题目感到头疼,直到我发现了一些“秘密”。比如前文提到的关于哈贝马斯的题,其实韩东晖老师在西方哲学史课上讲过:
以上是由考研考生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玖』 哲学考研:跨专业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专业,《哲学考研1000题》一本书够吗
很佩服你的勇气,
个人感觉政治类、哲学类的考研是最难的,
因为那里的理解分析说明题目,标准答案不唯一的,
个人觉得,1000道模拟题目足够了,你还是要抓住书本中的精髓,
考试重在分析理解。
『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
人大的哲学,一般人都认为很难考,我想最大的难度在于人大基本要考4门,即版中西马+专业课权。
人大哲学考察的在于同学们复习问题的广度。
如果想考人大哲学,那么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历年真题的把握,这一点,楼主可以去淘宝上买本《哲学考研1000题》,适合人大哲学考研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