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农村大学生

农村大学生

发布时间: 2021-02-11 00:51:40

1. 农村大学生怎么办

想那么多干吗,赶紧找份好工作,好好赚钱。当然也不难纯粹想着赚钱,要记得经常花点时间规划自己的生活与未来。

2. 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有什么区别

同样是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在外貌上,还有在思想上、心理素质上以及其它方面。首先,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不同,农村大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需要帮助自己的父母干农活,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还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由于受教育环境的不同,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的差异,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差距也比较大,要想摆脱这种现状,还得依靠国家和自己,国家要加强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加强农村教育,同时自己也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不断的鞭策自己。

3. 农村大学生的未来怎么回事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不少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贫二代”虽然比不了“富二代”那样惹眼,但是大学生“贫二代”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许多家长的持家准则,尤其是在贫困家庭当中,家长把教育视为下一辈人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也看作是改变未来家庭命运的稻草。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无情。许多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止步于大学门前,即使那些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在毕业时也很难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总之,农村大学生“贫二代”唯一的出路——教育,现在变得越来越窄。高失业率意味着大学4年的书本知识并未给他们带来一份体面的工作,意味着他们无颜面对父老乡亲,意味着“贫二代”中本来最有希望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一部分人,他们的梦想还未出发,在现实面前就已折戟。尽管如此,不少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还是通过继续求学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上学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他们别无选择。然而,如今的社会现状对于本已贫困的家庭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可怕的是这种现状会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究其缘由势必与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心理健康、社会状况等因素有关,关键点还是在信心问题上。

当学生因贫困远离教育,当教育失去原有的阶层流动职能,当社会缺少了公平、公正……,贫困大学生就会缺乏社会信心,就会看不到希望,就会被迫接过父辈传下的“贫穷”。长此以往,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因此,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介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信心,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信心,不仅仅是依靠单一的某个主体的助学行动,而是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打破阶层的固化,促进社会的流动,提升社会发展的信心。贫困大学生不仅自身参与协同合作中,还可以带动更多社会主体的参与,促进更多社会资源的倾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贫困大学生本身的社会信心,更能够提升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发展信心。贫困学生的信心指数的提升,将会带给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以及自己未来的强大动力,以致有效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4. 农村大学生很少吗

农村大学生并不少,只是农村学生的人数众多,且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城里面优质,所以农村学生要读大学比城里学生难度更大,因为他们很少有条件能够补课,全部靠的是自觉。

5. 农村大学生可享受哪些政府补贴

你指抄的是考上大学的补袭贴还是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补贴?
如果是考上大学,一般是没有的,除非村里有设置考上大学的奖项,比如一本和二本
如果是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国家有下列政策: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6. 农村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当然是把学业搞好,其他都可以先撂开

7. 农村大学生的出路在哪

在现在的农村,广大的农村孩子走出农村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考学,这是变成一个城市人的最主要的出路。谁家孩子考上大学那是一个家族的骄傲,是众多农村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村民们对知识总是无条件尊重,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是考上学就算有出路了,就可以进入上流社会了。
但是,命运也农村大学生们出了一道诡异的选择题:你要去读大学就要举家借债,而后跳出农门,毕业后背负着经济和道义上的双重债务;或者就老老实实娶妻、嫁人,生子。像祖祖辈辈一样永远生活在那片土地。
这是一个很沉痛的话题,沉痛得令人无法言说;这是一个被掩盖的问题,它总有一天会如火山一样爆发:他们已经整个的离开了上流社会的圈子,他们只是摸爬滚打在社会的最底层!曾经的北大生卖糖葫芦串,曾经的支援西部的学生一无所有的归来,这都是这个社会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一幕!
他们丧失了土地,也很少城市里的工作机会;他们在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上,甚至比不上最普通的打工者的一员。大部分人没有技术,也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的工作历练,他们从一迈出学校大门开始,就被扔进了一个地狱般的深渊。他们要完整的面对这个诚信丧失了的社会,而学校的教育又教育他们要作一个生活的高蹈者。漫漫长路,他们的每一个人,都几乎停留在路上。即使那些被认为成功的佼佼者们,他们在巨大的房价和生活资料的必需品开支过程之中,也对未来持悲观的态度!
1997年整个不包分配制度的实行,可以说是农村大学生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以前,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努力,同样有进入社会高层,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但到了1997年之后,这扇门被彻底关闭了,他们既不被承认为城市人,也没有了农村户籍的认同感,他们都只能在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里漂移。
政府机关,还有事业单位,当教育产业化的政策实施以后,这些原来通过分配得来的或多或少的工作岗位,现在已经几乎被城市里拥有各种关系和巨大社会资源者享有;而这些,即使在古代封建社会,这些维持社会和谐,促进社会不同阶层正常流动的门槛,现在已经被完全堵死了。也许,有人会提到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但对于庞大的官僚队伍而言,它拿出来公开竞争的职位并不算多,而即使这样微少的职位,也要面对许多潜藏暗流的影响。
我从来反对极端,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这些农村出生的大学生们,在尽自己的毕生努力之后,还发现自己仅仅只能挣扎在温饱线上,地无一嵝,房无一间,换成是你,又会怎么想?你会说,自己是为了贡献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房子问题,由于某些官僚的腐败和房地产商的运作,使这些人对它望洋兴叹;靠打工挣钱,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现实,又使他们一辈子惶恐不安。

8. 农村大学生现在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了,听说现在大学生特别多,农村出一个大学生是不是很难呢

有什么难的?你说难在哪里?你以为大学生是用钱买的吗?要说有钱,现在的专农村人不比城市人差的属。不知道你凭什么说农村出一个大学生很难的。估计你是老思想。现在的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农村大学生多得是,而且出大学生比城市容易。

9. 为什么普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混的都很差

去除掉个例,很多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多确实因为“出生致贫”,可以说很多时候人生未来的命运,很大程度在他们出生时就已经被决定。

环境和出身作为外部原因,往往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但我们不要因此就自甘堕落,放弃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只有认清现实,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找到应对的办法。

我们先找到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比同龄人的城市孩子成功更加困难的三点原因。

因为来自农村,父母的眼界其实也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大概只能告诉你好好照顾自己,在学校里面要好好学习。但其实99%的农村学生,在大学里是非常迷茫的。

他们知道按规矩去听课,也知道要顺利拿到学位,但是很多人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可以说几乎没有。

因为经济压力,也为了早点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就业和升学面前,很多农村来的学生会选择就业这条道路。甚至在选工作的时候,不敢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失败的后果无法承担。

10. 农村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有必要讲讲我大学的第一任班主任。

我的这个班主任啊,不单来自农村,而且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单细,相貌也一般,平时又不苟言笑。

属于大多数女生不会留意不会正眼看的类型。

但我上学时见过他女朋友,长发披肩,身材高挑,美丽大方。不能说是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了。

我昨晚去广西大学的官网上看了看,他已经是教授了,而且从一些新闻通稿中看,似乎已经是副院长了。但你们知道他多大吗?我告诉你们,他是80后!


从他的经历,我读到了四个字——「努力」与「收获」。

因为大学时做班干嘛,而他当时正读博士,很忙,我们都很少能见到他,但他每次去上海前,都会给我发短信,告诉我他去上海了,他回来后,我也经常去找他,向他汇报学生工作。有一次,我又去他办公室找他,看到他正在写论文,当时我就惊呆了:他用全英文写,手边连个字典都没有,但却运笔如飞,啊不,应该是运“键盘”如飞。

那时我才知道,他单薄的身体里,蕴含的是巨大的能量。

而且,跟他交往的四年里,我发现他既思维缜密,理论性强,又通人情世故,懂变通,关键的是勤奋、努力、目标明确。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生导师,可惜我永远也无法像他一样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学习能力。

从他的经历上,我找到了农村大学生的一个出路:勤奋、努力、目标明确、路径适合,就能收获自己想要的幸福。

热点内容
上海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第66名 发布:2025-08-22 00:59:23 浏览:907
大学美术老师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22 00:38:36 浏览:62
清华大学博士蒋玲 发布:2025-08-22 00:38:14 浏览:593
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考研成绩查询 发布:2025-08-22 00:36:18 浏览:842
烟台大学寒假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22 00:30:32 浏览:609
2016北京建筑大学考研调剂信息 发布:2025-08-22 00:26:18 浏览:955
交大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 发布:2025-08-22 00:01:01 浏览:587
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21 23:52:15 浏览:114
大学生个人发声亮剑 发布:2025-08-21 23:51:23 浏览:103
大学教授待遇2020 发布:2025-08-21 23:37:38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