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与大学生交流

与大学生交流

发布时间: 2021-02-11 05:56:18

1. 如何与大学生沟通性问题

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八大诱因 最近,大学生出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各类媒体,用硫酸伤黑熊,用微波炉烤小狗,因被劝退学自感无法面对家人便杀死自己的奶奶和父亲……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究竟何在? 其实,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并且人数越来越呈上升趋势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八大诱因。 一、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由于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述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温州市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目前交际困难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二、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三、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 五、情感困惑和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男生因对遗精产生误解而紧张,对手淫认识有偏差而产生犯罪感;女生在月经前后精神紧张,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六、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 七、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八、就业压力

2. 与大学生交流

1,倾听大学生们对未来就业公司有什么期望。
2,介绍公司优势和特点。专能满足大学生哪些期属望
3,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学生们看到发展的机会。
总结,其实在校生很多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从小就作培养对象很容易。关键是培养成人才后能否留住,这是要靠公司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的。既然是交流和宣传,主要就是了解对方要什么,提出自己能给什么,如果一些东西暂时不能满足对方,但未来能够满足,那就给对方看到希望。如果一些要求根本是不着边际,那就选择尽量回避。

3. 与大学生谈如何与人相处

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生活经验,往往会产生以下烦恼:可以归结为两类烦恼,一类为显性烦恼,这类烦恼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发现,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被群体孤立,群体既可以是来源于室友,也有可能是来源班级大多数同学;另一种是矛盾激化而导致的漫骂,甚至是大打出手。另外一类为隐性烦恼,这类烦恼不易觉察,或者感觉不适但是却发现不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类烦恼又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祟,觉察到别人用异样的眼光,阴阳怪气的语言冷嘲热讽而感到的不适;一种是感觉背后有人说闲话,但又找不出源头,即使知道有人说出闲话又不知道如何合理应对的烦恼;最后一种就是冷漠僵化型。
这些烦恼大多来自自身的原因,如说话方式是否注意和行为方式是否得体,以及考虑问题是否全面等等。我系曾有06级一余姓同学,在寝室生活期间,一天晚上裤子被偷,第二天她就不假思索怀疑对面寝室的人偷了,于是敲开对方寝室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寝室有谁偷了我的裤子”, 不难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小偷在你们寝室,你们中必定有一个人偷了我的裤子。就这一句话激怒了对面全寝室的人,这时从里面冲出来一胖胖女孩和她撕扯在一起……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这都是有现实的依据。也有一些来自非人为的客观因素,一些人际关系问题是在接触磨合期间的常见产物,有的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如大一初期,来自不同地方、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生活在一起,产生一些不适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的不适在后阶段都能得到很好的调整。同学们经常会说的“他就是这样子”,这就是一种适应的心理表现形式。
大学生学好如何与人想处,应该把握以下与人相处的原则。1、尊重他人,无论是与老师相处,还是与同学、朋友、恋人等相处都应该把尊重放在第一位。我们既要尊重比我们优秀的同学,也要尊重比我们暂时弱的同学,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行上,而且也应落实在具体事项上。我们不要去有色眼镜去看待不同的人,更不应该冷嘲热讽,恶语相向,还不应该忽视倾听、礼仪等所表达的尊重的含义。2、学会换位思考。大学生在面临人际关系往往会从自我角度去思考问题,经常会说“他怎么可以这样”,而适当进行换位思考,不仅可以舒缓郁闷的情绪,而且有助于问题的轻松解决。3、主动沟通。大学生大多数人际关系的问题大部分是不愿意沟通而导致的,由于不去沟通而产生的误解,埋怨情绪,使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瞬间使矛盾激化。前段时间2010级有一名学生被同学无意锁在寝室,他不仅将锁他的室友的被子等东西掀翻在地,还将饮水机砸坏。本是一件很小的事,但由于平时大家平时缺少沟通,相处不够融洽,形成隔阂,而将误会扩大,引发矛盾。事后大家坐下来好好沟通发现原来不是想象的那样,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4、学会留有余地。宽容他人并不是迁就他人,我们总是希望在惩罚他人行为和保护他人自尊心中寻找平衡点,这一点当然是不容易的,它是与人相处艺术中的至高点,也是优秀人物和伟大人物的特质。
当然针对不同个性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应因人而异的。性格比较孤僻沉默的同学与其相处更加需要尊重和沟通,这些同学往往受到不尊重不轻易表达,埋藏在心底,由于性格原因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往往容易忽视沟通;而个性开朗的同学,往往容易忽视尊重,因此在与其相处也应该把握底线,把握不好会在不轻易间伤害对方;最后一种就是性格双面型的同学,既有安静的一面,也有活泼的一面,与这种相处,就应该把握以上相处法则,当然应在日常的事情方面灵活应对。
?通常在面对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时,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应对:首先要自我调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会倾诉,或者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可以缓解不好情绪的有效方式。其次要查找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既要做自我分析,也要换位思考,再对事情前后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同时可寻找帮助,班主任、辅导员是首要的人选,学院的心理健康老师都可以帮助自己查找问题,提供经验指导。再次要对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最终化解充满信心,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有些矛盾可能在大学期间都没办法得到解决,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人的阅历的增加,心智的逐渐成熟,先前的问题在若干年后,或者几十年后都变成了不是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注意你的言行,珍惜你身边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有益于你我他的和谐人际环境。

4. 大学生必备,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大学生人际交往抄的原则
大学生有袭着独特的人际交往的原因和方式,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活,需要交往,需要沟通。那么如何打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局面,使其在人际交往中不四处碰壁,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平等尊重原则。尊重彼此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中,双方在人格上和主体资格上都是平等的,古人云“欲人之爱已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二, 真诚宽容原则。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宽容是大学生交往的根本,是建立友谊的基础。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

5. 大学生如何正确与人交流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形成健康版心理的重要源泉。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80年以后出生的,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困难,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校园问题,偶尔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6. 怎么与大学生交流

方法很多,年轻的 一般女同志 需要 浪漫,诚实,金钱,
男的 需要金钱,漂亮的女人,

7. 与大学生交流的感受作文450-500

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时代的需要,是一门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社交礼仪。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作为一名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每个人都非常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现在的大学生都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别人处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已经不存在.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们成功走上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所以,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因此我们之间建立真挚深厚的友情.
事实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烦恼,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我感觉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用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去顺利地开启交际活动的大门,让我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我自己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总之,学习社交礼仪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以上是以个人角度来看的。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部分。凡是较大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与其他企业合作成功的关键,所以学习社交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纵观当今社会,社交礼仪无所不在,因为其对我们真的是很重要,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8. 大学生如何学会沟通

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交流沟通出了问题。在校园里,我们需要和同学交流沟,获得更多友谊;还需要跟老师交流主动得到更多学习资源;偶尔还需要走进社会,兼职实习,又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触的人多了,牵扯的事儿多了,我们原有的经验技巧慢慢就不够用了,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时难免出现问题,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其实,很多大道理我们都懂,很多技巧也经常看,交流沟通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跟很多东西都一样,只要基本的东西能坚持住,适合自己交流沟通方式自然就能找到!

【1】---耐心聆听,切忌“速听快判”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请先提醒自己稳定好情绪,脸上带好微笑,拿出自己最大的耐心,安静地听别人把事情先讲完!因为,充分的聆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只有你能认真地听,才能仔细地想,才能从事情的表面,明白别人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才能知道他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他。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张嘴之前,再问一下自己,“我听清了吗?别人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是什么原因让他有这样的想法或做法呢?大学生本来经验就欠缺,在与别人交流沟通时,一定不要轻率表态,我们就是要在不断地倾听和观察过程中,察言观色,梳理经验,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交流沟通中做出最好的表达。

【2】---换位思考,切忌自说自话

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看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如果我们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对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没有任何的尊重,想让更多的人认可你,很难!对别人的表达,我们最好抱着存在即有道理的想法去对待,都要让自己明白,它的背后肯定有别人的理由。我们如果过于自以为是,就不会明白,自己的好不好,对不对,跟别人的想法在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一回事儿。请试着理解一下别人,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说的“换位思考”,不要让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静下来心听听别人的想法,不但能让自己有个好人缘,还能开阔自己的思路,增加自己的眼界。这样一劳多得的好事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3】---交流要平等,切忌高低贵贱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背景各有不同,贫富有别、父母有异。但是,我们现在在一个共同的起点,今天你眼中的吊丝,很可能四年毕业后成了大神,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神话不可能诞生?所以,在大学里,我们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跟别人交流沟通,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跟所有人在心态上站在同一个起点,大家平等相处。不要处处摆出高姿态,也不用见人都去弯下腰,自信自爱自尊,是交流沟通的最大技巧!

【4】---眼光放远,切忌乱贴标签

在大学里,切忌用定势的眼光去跟别人交流沟通,更不要过于在意眼前的利益。把眼光放远点儿,多想想自己的将来,多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做些准备。在校园里,跟周围的人打交道时,不要早早的给别人下定语,轻易地给别人贴标签。比如,这个同学”没出息“,那个室友”小气鬼”,这个老师“妻管严”,这个“傻大个”。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请赶快停止,谁都不是不会改变,更可况在大学的四年本身就是每一个的快速转折点,所以不要用自己的“鼠目寸光”去轻易地判断别人,而是要学会珍惜每一个人,将来你会感谢你自己的做法。

【5】---交流靠行动,切忌光说不做

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是哪个阶段,不管是谁,基本上都会比较欣赏行动派,而会失去对夸夸其谈的人的信任。嘴上说的好,可能会迷惑别人一时,却会失去别人一世。说得再好,不如你实际的做出一点样子。行动就代表着诚意,光用嘴说就是耍流氓。所以,在校园里,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请把好想法和承诺的言语,赶快执行起来,说到做到才是好同志!

大学生的沟通,是大学问,也是小事情。你怎么样与别人交流沟通,完全表现出了你们之间有多深的感情,只要能让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平等、同理心,并且能说到做到,相信会有更多人接受你、喜欢你,你的机会自然就会更多。

9. 与大学生交流心得

thyfjfgjghjghjhgjghj

10. 大学生沟通与交流

这个去网上参考很多的,修改下加上自己的见解就行了, 我毕业的时候导师和我说除非你才华横溢,学得精,要不天下文章一大抄,真理

热点内容
兰州大学历史吴教授 发布:2025-08-22 04:15:08 浏览:887
大学生被卖大山后电影 发布:2025-08-22 04:14:58 浏览:312
南通大学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22 04:10:24 浏览:494
南开大学2012数学学院研究生名单 发布:2025-08-22 04:09:04 浏览:938
2014美国东北大学学生评价 发布:2025-08-22 04:08:14 浏览:661
清华大学国学客座教授名单 发布:2025-08-22 04:08:10 浏览:506
约研究生导师见面发消息模板 发布:2025-08-22 03:54:23 浏览:832
大学生康复专业的论文 发布:2025-08-22 03:51:32 浏览:37
郑州大学年轻女教授 发布:2025-08-22 03:50:12 浏览:905
纽约大学寒假时间 发布:2025-08-22 03:44:39 浏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