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
㈠ 首都医科大学怎么样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属卫生学校。学校现有19所附属医院、21所临床医学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8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98人,其中研究生4388人,本科生5092人,高专高职生1968人,留学生650人;成教生3619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2467人(校本部1538人,附属医院40929人),其中有院士7人;正高职称2315人,副高职称3715人;教授843人,副教授1238人;博士生导师673人,硕士生导师1113人。 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前1‰。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设置的长学制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管理)21个。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4个专业。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4名市级教学名师。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34项、优秀奖1项。2015年,学校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学校“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首批北京高校创新中心。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85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81项),累计科研经费23.4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7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北京市科技奖3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8项、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553项。 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辅助设施,建有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中心实验室、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临床检测中心、实验动物部、学报编辑部、中医研修学院及首都国医名师馆、校医院等平台。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台湾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同时,学校通过多种渠道,选派师生出国出境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学校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牢记社会责任,把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做贡献为己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做出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首医人将进一步求真务实、齐心协力、自主创新、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
㈡ 我最好填哪几所医科大学或学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复旦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版 5. 中山权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 四川大学 8. 中南大学 9. 首都医科大学 10.中国医科大学 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食品卫生与营养第一]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 士点,54个硕士点。 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 士点,50个硕士点 14. 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 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 士点,22个硕士点。 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检验诊断第一] 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 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 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
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科研教育
宣武医院目前拥有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专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属合神经病学研究所及中西医结合老年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中美神经科学联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血管外科研究所、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低氧医学研究所、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本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普通外科学系、皮肤与性病学系、老年医学系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二系的系主任单位。医院还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护理学院的领导和教学任务,诸多国家级及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考试中心也设在本院。宣武医院已成为集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各级继续医学教育、具有本院特色的国家医学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基地。
医院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瑞典、瑞士、韩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医学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㈣ 首都医科大学怎么样
首都医科大学:在医学殿堂扶伤济世
16.7万 4'5"
首都医科大学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医药类|本科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梦随飞絮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首医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京港大学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1][2][3]
学校建于1960年,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3];1985年,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86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院校;1994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4]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所附属卫生学校,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开办24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2422人,其中研究生4648人,本科生5309人,高专高职生1765人,留学生700人;有成教生3121人;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2791人(校本部1470人,附属医院41321人);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有全日制在校生12422人,其中研究生4648人,本科生5309人,高专高职生1765人,留学生700人;成教生3121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2791人(校本部1470人,附属医院413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职称2596人,副高职称4164人;教授944人,副教授1303人;博士生导师689人,硕士生导师1124人;有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4名市级教学名师、1名青年教学名师、3名“高创计划”教学名师。[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汪忠镐、尚永丰、赵继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胡亚美、张金哲、韩德民、王辰[2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尚永丰、王松灵、李巍、杜杰、施焕中、张罗、吉训明、范志朋、王伊龙、曹彬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怡、王伊龙、杨旗、鄢丹、张晨、兰峰、陈志国、高伟、卢洁、李兵辉、王艳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王拥军、曹彬、崔勇、吉训明、张罗、陈志国、王伊龙、杨新健、范志朋、高伟、卢洁、刘亚欧、刘怡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陈彪、魏文斌、薛富善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高伟、杨旗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韩德民、王松灵、魏文斌、周兵、李勇杰、王振军、陈彪、薛富善、张罗、魏永祥、李巍、于炎冰、施焕中、周玉杰、马长生、王辰、王艳、王振常、崔勇、吉训明、鲜军舫、曹彬、王成硕、赵性泉、聂绍平、张永宏、白玉兴
学校风貌
国家级教学名师:徐群渊
国医大师:柴嵩岩、金世元
全国名中医:危北海、陈彤云、钱英[22]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张罗、吉训明、王艳、陈志国、王伊龙、曹彬、崔勇、范志朋、高伟、卢洁、刘怡、刘亚欧
可以说是学医的圣地
㈤ 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可以考首都医科大学的博士吗
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可以考首都医科大学的博士的。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回1960年,是北京市重答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截至2015年3月,该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 56个国家临床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3个培育学科;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㈥ 首都医科大学就业怎么样
一、概述:
1、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内,“卓越医生教容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二、学校院系:
1、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长学制学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专高职生2067人,留学生476人;
2、成教学生5004人;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总建筑面积245.8万平方米;
3、固定资产总值20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亿元;图书馆藏书155.5万册。
㈦ 首都医科大学吉要鹏是博士后站的博导吗
我院是经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自员会批准、首都医科大学所属的博士后流动站单位,现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招聘专业
药学专业。
二、博士后申请条件
1、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取得博士学位。
2、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2)发表核心期刊或SCI论文;
(3)曾主持地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或重大横向项目。
三、博士后相关待遇
1、博士后研究人员,按国家相关规定享受在编职工待遇;
2、博士后出站时,考核优秀的医院予以留用;
四、应聘方式
1、请登陆我院招聘网站(http://hr.xwhosp.com.cn),在线填写简历并应聘博士后岗位;
2、同时需将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资料,如博士学历、学位证书、科研业绩、获奖证书等材料以附件形式上传。
㈧ 首都医科大学人数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20346人(校本部1577人,附属医内院18769人)。 有院士6人,特聘院士5人,正高职容称1098人,副高职称2118人。其中教授379人(校本部75人,附属医院304人),副教授625人(校本部164人,附属医院46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373人,其中研究生2318人,本科生4011人,高职高专生2010人,留学生34人;成教学生7813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1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育部省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4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除了法医学外,实现了生物医药学科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的全覆盖。
㈨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有什么区别
1、学校名称不同。北京医科大学一般指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
2、学校属性不同。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双一流 ,985、211 ,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学校。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1986)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2015年)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2)。
(9)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扩展阅读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北医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081人,其中博士生2316人、硕士生2581人、本科生3796人(含台港澳侨学生169人),留学生388人;非全日制学生中,成人教育学生1467人,网络教育学生18917人。另外,博士后在站人数159人,2017年累计出站693人。
截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一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