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士考试安排
1. 四川大学中国史博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
2.学科优势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在四川大学最古老的系科——历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现有民族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旅游管理、会展与节事管理、酒店管理7个学术型硕士专业以及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2个专业型硕士专业,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旅游管理、藏区历史、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6个博士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
3.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从图中仿迹可以得知中国史区分方向还是蛮多,选择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同学会多一些,竞争要大一点而其他方向选择的人数较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程度选择研究方向。
4.参考书目
1. 川大没有指定教材,但是秋秋老师推荐看钱穆《国史大纲》 (最好买繁体竖排版的实体书)、李侃《中国近代史》、陈廷仿宏湘《中国现代史》
2.《国史大纲》比较难,如果看的过程中觉得困难可以直接换成别的中国史教材,根据个人的时间来选择,如果时间少可以看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时间充足可以看朱绍侯、张传玺这些人的版本
3. 个人觉得哪个版本的书都差不多,因为历史大事其实就是那一些,通过教材理清中国史的基本脉络即可,川大并不会直接考教材上的内容,所以看哪本教材没有那么绝对
5.学费学制
学制:3 年
学费:7200元/生/年
6.分数线及报考情况
从图中可以得知中国史区分数线有大小年之分,在同类高校中属于较高的分数,报录比也比较高,所以大家在选择川大中国史专业时要合理评估自身复习水平才可以一战备大并成硕。
7.复试内容及细则
复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5分钟,其中前5分钟为个人自述(分享屏幕PPT展示);后20分钟为专业课程抽题问答、专家提问等。复试重点考查学生思政品德、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
各专业的专业课复试内容可以滑到前面考试科目看
2. 四川大学的博士生好考么考博主要是哪几门课
1、总体来说没考研难,因为你已经在这个专业内有三年的研究基础了,而且不用考政治,基本内上各个院校都是一容门外语加2们业务课然后面试 2、不确定因素比考研大。导师肯定是第一位的,考研基本上跟高考差不多,这年头都扩招,上了基本线再复试,还有调剂。考博一般不予调剂,因为每个你要考的导师方向都不同(博士阶段研究的方向更加细分化),导师一般都只招1-2人/届(当然有不负责的招5个的也有)。面试所占比例极大,有的学校将面试放到业务课考完第二天,面试成绩算入总分。更多相关资料,可以去川大金榜考博看下!
3. 四川大学2022年考博英语考试时间
2022年四川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安排在2022年3月-4月期间举行(博士研究生考试是由各学校组织的,不同的学校具体考试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具体以各院校公布的通知为准)。
考试科目:
一般考博士需要考3门,一门英语,两门专业课。
英语是全校统一出题,专业课是和专业相关的课程。一般来说,不同的导师可能要求考试的专业课科目也不太一样,除笔试、口试外,招生单位还可以举行其他必要的测试。
考博英语重视考察翻译、写作等与攻读博士学位相关的应用能力,所以其难度不能简单与其他考试比较。但一般来说,考博英语试题的难度约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但少数院校比六级难,有些院校甚至只相当于四级水平,甚至同一院校不同年份的难易程度也退异。这是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的命制没有其他英语水平考试、选拔考试规范,往往因出题人不同而有区别。所以,报考相应院校的考生一定要看一看该院校近年的考博英语真题,但是,初试的英语必须过线。
4. 川大考博士怎么考
1.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入学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含各类专项计划)。
2.硕博连读计划:针对本校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有“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和“三年级优秀研究生攻博”三种选拔方式。“硕博连读”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中选拔,“提前攻博”在中期考核中评定为“优秀”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三年级优秀研究生攻博”在优秀的三年级硕士研究生中选拔。被确定为硕博连读计划的考生不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3.“3+2+3”本硕博连读计划:面向本校优秀本科生实施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具体选拔程序和时间由招生单位和学校确定。
4.申请考核制: 2016年四川大学部分博士招生单位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具体详见相关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简章。
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生(最迟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非学历教育在读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能报考。
4.同等学力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能报考:
①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该专业或相近相关专业工作6年或6年以上;
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
③修读过四门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必修课程成绩证明;
④外语要求六级通过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授予硕士学位外语考试;
⑤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专业主干课程;
⑥当年不得同时报考我校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的研究生。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