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理
Ⅰ 谁夺走了大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
转摘:
谁夺走了大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
近日,一则“南昌大学推行自主保洁遭学生抵制”的消息受到了社会各界热议,校方抱着让学生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锤炼意志的初衷,推行了学生自行打扫宿舍厕所、走廊等公共区域卫生的新政,却受到学生的联名抵制和反对。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在校师生、学校校长、广大网友的各种意见、热议将南昌大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再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新闻1+1》宿舍卫生,大学生能自己打扫吗?
无独有偶,新学期伊始,关于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报道层出不穷:西安理工大学新生小宁(化名)住校期间因突然流鼻血,在自己不会处理的情况下深夜致电向母亲求救。沈阳一名准大学生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重庆大学录取,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差、没信心独立生活而不得不在开学前夕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选择次年复读考取本省高校。一名来自辽西的大学新生开学前因不会洗袜子而陷入焦虑,并因此在报到时带了上百双袜子,塞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箱……
谁夺走了大学生的自理能力
这些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引人深思:做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为什么自理能力这么弱?是谁夺走了大学生的自理能力呢?
自理能力除了指自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照顾自己的日常起居外,还包括了能自行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事务,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然而,在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理”,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当今的大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业上很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家长们除了将子女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更在“择友标准”、“升学报志愿”、“职业规划”等问题上粗暴地干预、包办,剥夺了子女锻炼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是“考上优秀大学”和“找到稳定工作”,而忽视了在生活磨练中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样过度的保护与包揽,对子女的未来是没有丝毫益处可言的。
此外,我国的应试教育缺乏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导致大学生生活自理难的一大原因。个别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注重提高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自理能力训练——尤其是自理思考、自理理解,使得学生们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大学的“通行证”,却在进入大学的集体生活后,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而举步维艰,甚至不得不放弃读大学的机会。他们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学霸”,也是生活中的“高分低能者”,这是教育的失职。
今年开学季,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发起了“断奶行动”,让学生独立自主办理入学手续,这也是大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微博倡议发出后仅6小时,阅读量就超25万。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自理能力是磨练中萃取出来的
由此,提高自理能力成了大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大学生活和人生挑战的第一关。对于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们而言,当务之急是先树立起独立自理和不依赖父母师长的决心和信心,不被挫折中的焦虑心情打倒。只有从思想上培养生活自理的起点,才能自觉行动起来。
树立起独立自理的意识,还要实践力行,不怕吃苦。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自己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技巧,以便下一次做得更好。思想上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遇到困难不要第一时间求助他人,而是勇敢地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逐步走出家长和亲友呵护下的“象牙塔”。
做为学校和家长,完善周到的服务和体贴入微的照料虽然可以省去孩子们眼下的诸多“麻烦”,但对孩子最好的帮助莫过于“学会放手”。学生和孩子不是学校和家长的私有财产,谁也无权剥夺他们自我磨练和担负责任的机会。果断地放飞他们,教会他们独立面对客观世界,让他们尝试自己做力所能及与力所难及的事情,在失败与磨历中萃取承担的能力。只有他们能独立自主地处理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才能在不久的未来更好地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赵子圆)
Ⅱ 自理能力对于一个大学生有多重要呢
自理能力对一个大学生而言就是你还能不能在这个学校生活,学习等一系列的关键。
最后她只上了一学期就退学了。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自理能力还是超级重要。
Ⅲ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劳动技能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劳动技能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劳动技能,大学生不单单祖国未来的希望,更加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好的大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之外,还需要具备什么呢?下面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劳动技能,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劳动技能1
一、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实际上,这类能力早在幼儿时期就应该慢慢培养起来。帮助父母打扫房间以及洗衣做饭等。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大学生发展其他劳动素养的前提。作为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和周围人,简直是灾难。
二、服务于人的工作能力
不管大学生未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具备能够给他人提供服务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大学生达到自我供给的基础条件,离开父母的照顾,大学生需要用自己的手去创造经济财富,养活自己是活着的基本要素。
三、 健康积极的劳动心态
在劳动素养中,包含着一项重要内容,即劳动心态。在日常工作中,健康积极的劳动心态必不可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客户热情真诚,这是劳动心态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培养一份健康积极的劳动心态。切记偷懒耍滑,逃避工作。
综上,劳动者的劳动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或制造,是具有生命力的劳动者按照计划而开展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具备基本的劳动素养非常重要。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劳动技能2
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劳动素养
1、具备艰苦奋斗的品质,认真对待任何事情
劳动的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肯定会遇到许多坎坷,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踏踏实实工作,不畏艰辛的人才,所以大学生要想从学校成功过渡到社会,就必须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劳动品质,这样才能尽早的适应社会环境。做到在劳动过程中不分活轻活重,不论高低贵贱,都认真对待。艰苦奋斗是劳动素养的首要条件,若脱离这一点,所谓的培养劳动素养则是纸上谈兵。
2、具备健康的'体魄与心理
身体是矛盾的基础,所谓革命的本钱是身体,所以大学生在培养劳动素养之前,必须要强健体魄。身体是成长和成才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才竞争的资本,所以保持健康的身体是劳动素养的重点之一。
另外由于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可能岗位会有高低之分,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平衡心态。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劳动素养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必须要豁达开朗,积极乐观,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在社会实践中要放平心态,不要过高的评价自己,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劳动挑战。
3、在家庭和学校里充当劳动者的角色
家庭是培养大学生劳动素质的主战场,在家庭生活中,大学生不仅要主动承担起日常的家务活动,还应该主动帮家里分担一些事物。比如可以到田间地头去做农活或者到自家经营的小店帮忙。从做力所能及的事逐渐过渡到高难度的劳动活动,这样大学生就可以收获多种劳动技能,也可以从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
大学也会提供许多劳动机会给学生,比如参加植树或者参加志愿队等活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且其核心目的就是为锻炼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所以在家庭和学校中发挥劳动者作用是大学生必备的劳动素养之一。
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是人的生活,需要人的生活就是劳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大学生必须要培养劳动素养。而以上3点则是劳动素养的三大核心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Ⅳ 导致大学生自理生活能力差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自理生活能力差的原因。
家庭的影响
有的家庭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注重孩子的生活能力,并且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所以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差。
在学校老师也是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注重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导致一些大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