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没活路
❶ 大学生到底要不要兼职
我对兼职的问题的看法是:如果自己的生活家庭不是太贫困,自己也没有拮据到生活不下去急需用钱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浪费时间去兼职。因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找到的兼职,无外乎以下几种:家教,超市促销员,校对打字员或者门槛更低的通过机械性劳动来换取报酬的兼职,这些工作只要你有时间和体力都能做。但是这些兼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都是拿时间来换钱,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了,假如我不去用时间换钱的话,这些时间对我来说可能就被浪费了,就更没有价值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你有点目光短浅了,没有看到你的未来,你要记住:你的时间非常值钱,不要把你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兼职上。
❷ 不读大学就真的没出息吗
不是的,没有上大学的人还是占很大的比重的但是他们现在依然过得很好有的人甚至做的比大学毕业的学生都要好,所以大学不是一定要上,但是不学知识是一定没有好的出息的。
现在好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总觉得自己上了大学就了不起啦,就会高人一等的。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很挑剔,加班的不想要,工资低的不想去,公司小的看不上等等一些问题。这样到头来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就没有找成,自己也成了无业游民了,在家里靠老的吃饭。
反观那些没有上大学的人因为要及早的承担家庭的担子,所以及早的学会独立,做事情也不怕吃苦受累的,慢慢的得到了社会的锻炼,看待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厉害,一旦有了合适的机遇就会抓住他,慢慢的就积累了“财富”。我们村的好多年轻人没有上大学,有的是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有的则是不喜欢学习,可是现在他们都过得不错,有的甚至当上了老板。
当然了不上大学不代表他们不继续学习了,只不过是学习的东西有所不同罢了。有的人会认师傅,跟着师傅学手艺,慢慢的自己出师后就可以独立的完成工作了,自己包活干 ,只要不怕苦和累,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因为见的人多了,说话办事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慢慢的找他干活的人多了,他脑子也活,就承包下来再找别人干,他在中间赚取差价,自己还不用受累了。现在他的手底下有不少人在帮他干活呢。
很多人上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好赚钱养家。所以只要有上进心即使你不上大学也能有出息的。
❸ 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
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就业环境很差,对于有着丰富职场经验的老人,也面临着裁人、换岗的问题。求职难,创业也难,好像不给应届毕业生留一点活路。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
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尝试过。为什么会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你的能力和目标根本不匹配。因此,身为应届毕业生的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要怀揣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去择业。
❹ 大学生自杀现状
一些大学生在自杀时给父母留下遗言:“抱歉辜负了您的养育之恩,下辈子还做您的孩子!”于是我就想:难道这一次你还嫌还不够?下辈子都不放过父母!是什么让你们结下世代仇怨?
1
最近连续在网上看到大学生自杀悲剧,自杀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失恋的,有陷入网络贷的,有被性侵的,还有的是因为忍受不了教授的劳务“奴役”和布置的超负荷工作……自杀的有男生也有女生,有新生也有毕业生,有重点高校的,也有一般高校的,林林总总,千奇百怪。
总之,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不论他们是何身份,他们选择了自杀。对于他们来说,自杀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并且还有一些孩子自杀得非常清醒和冷静,临死还不忘向父母谢罪,抱歉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说来生还要做他们的孩子。
那么,这些大学生非得去自杀才足以表达他们的委屈、悲愤和无奈?是什么促成他们的毅然决然地赴死?想来想去,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有道数学题从小没有学好才有此下策。
2
在数学上,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给孩子1-1=0。从数学角度,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1-1就是等于0,这没错。孩子们牢牢记住了这一数学公式,于是孩子们以数学满分或者高分考上了好大学。然而,遗憾和可悲的是,他们在很多情况下错误地将这一公式也套用到了生活和人生中。因为家长和老师从小就教给孩子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别无出路。既然别无他路,那么其他就必然是死路。但家长和老师没有交给孩子们哲学思维:“唯一的活路就是死路。”
父母和老师还教给孩子们:“你是家庭的唯一,你是家庭的全部,除了学习你什么也不要管不用管!”这种教育误导孩子们从小在思想上就只有自己和分数两件事,甚至把分数和自己混作一谈——分数就是自己的命根,自己就是分数,分数就是自己。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自己就是社会的全部,家庭的全部,分数就是自己的全部,学习就是自己的全部。这是知识建构缺陷从小在很早心目中就埋下了认知缺陷的祸根,也最终导致了人生塌陷。
当这种认知缺陷从小就在孩子们精神世界中扎下根的时候,孩子们就自然流畅地把从小学到的数学题1-1=0运用到人生当中了。学习是自己的唯一,没有了学习自己还有什么价值?自己是生活的唯一,自己没有了价值还活着干什么?这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出的苦果。苦果谁来吃?家长自己吃。老师轮不到吃了,因为学生毕业了。
3
所以说,我们家长和老师除了教给孩子们1-1等于0的同时,更要教给他们1+1等于无限。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一种认知,自己的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自己的肉体还是精神都是父母亲人的一部分。这样,当他们遇到委屈甚至不堪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亲人。自己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最大的忤逆,就是最大的失德,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施暴者同样都是为害者。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一句遗言“对不起父母”隐含着多么自私和偏狭的认知!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一句遗言不足以让自己就这么一走了之!他们就更不会说出“下辈子还做您的孩子”的虐心的话。
还有就是学习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上大学只是自己成长中的一个片面和片段,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学习,我们还要劳动,还要实践,劳动和实践也是学习。我们还要学会生活,生活能力是支撑自己学业的重要基础性素质。只会读书学习不躬身实践的人走的都是死胡同,在死胡同里行走,你想他会走到哪里?
所以说,我们从小要教给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绝对不能拿数学题1-1=0去套用,如果那样,家长这个老师就错了,学校这个老师也错了。家长老师讲错了,孩子们能不算错人生?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在生活道路上任何时候都是1+1等于无限,不能有1-1等于0的情况。孩子们会算这道题了,他的能量就会无限放大,他就会变得无限强大,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败的魔鬼,他就会在写遗言的时候想到自己没有这个权利,他在跳楼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跳下的时候与自身一体的父母也会一同粉身碎骨!
但愿所有父母老师孩子们都会教会做会用这道人生大题:1-1不能等于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