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本科生思政课修课说明

本科生思政课修课说明

发布时间: 2021-02-13 23:20:15

大学生思政课应该学些什么

大学思想政来治课程的改革受到了源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因为课程科目的减负:由原来的七门减少到四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专科生只把后两门作为必修课。

社会学家同时认为,今天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现有教义已经很困难,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面对这一现实。

(1)本科生思政课修课说明扩展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由于意识形态领域价值多元化、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守旧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甚至被一些教师称为“天底下最难上的一门课”。

㈡ 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啊!跪求

我参加了校学生会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和民警共站马路,为维持城市交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虽然六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多天的站岗,使我有了些关于城市交通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然而,行人乱穿马路、骑车超越停车线、骑车闯红灯、机动车违章变道、乱停乱放等交通违章现象,也积重难返,它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极不相称。交通行为不文明现象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仅今年一季度,全市因乱穿马路等行人、非机动车的违章就造成了108人死亡。
城市交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在今年上海城市交通专题会议上指出,文明交通行为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管理部门提出,要以法治交通,加大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以逐步实现“三纵三横”主干道、33个文明示范标志区、郊区城镇道路上违章行为基本消除,交通结点明显缓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创造一个良好、畅通、高效的交通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来信希望市文明办转达他们的倡议: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走路、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自觉告别陋习,积极投入到“与文明同行”活动中来,不断提高自身交通文明素质,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自己一份责任。
从许多市民的来信来电中可以看出,对部分市民交通行为中存在的“行人乱穿马路”、“自行车闯红灯”、“地铁和公交车辆上下车无序”、“出租车上下客乱停车”等不文明现象提出了批评。来信来电纷纷指出,这些现象的存在,加剧了交通拥堵,也损害了上海城市形象。他们呼吁迅速改变部分市民中存在的这些不文明现象。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宇前不久指出,上海人要做可爱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先进文化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上海人。
共青团上海市委、市青联的委员们,在倡导“七不”的基础上,此次又推出了“七要”:要尊重每个人、要按规则办事、要尽心做好每件事、要说到做到、要微笑待人、要学会勤俭生活、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
如果说“七不”是一个市民的基本素质要求的话,显而易见,“七要”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又进一步地提高了。委员们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是个开放而且越来越国际化的城市,现代文明社会已经形成了许多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则,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停车和乱穿马路,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自动扶梯靠右站立,在银行、邮局要保持1米距离,不乱抛生活垃圾等等,上海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与国际接轨”。

㈢ 大学生高校为什么要开设思政课

思政课加强高建和来思想政治工作的自重要举措。有利于青年学生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了

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信仰,增强社会责任感。至此,高校思政

课从主体到内容又有了新鲜元素,《意见》的出台或将为高校思政工作开辟一条新路。

㈣ 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哪些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㈤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目的与要求怎么写

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㈥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原因:

1、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

4、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课,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国家在军队以及国家教育系统中所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6)本科生思政课修课说明扩展阅读:

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普通高中必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观点教育;

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㈦ 大学生思政课应该学些什么急,在线等

现在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现有教义已经很困难,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面对这一现实。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因为课程科目的减负:由原来的七门减少到四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专科生只把后两门作为必修课。
社会学家同时认为,今天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现有教义已经很困难,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面对这一现实。
“尴尬”的大学思政课
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都知道,思想政治课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的学生认为现行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偏重说教,不愿意读;而高校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中,83.9%的教师觉得被学生轻视,89.2%的教师认为被社会轻视,近四成的人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
高校思想政治课俗称“两课”,即由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两个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如果能够从学术上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勾勒了一部西方思想哲学史和一部政治经济学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严肃的主题。有评论认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往往把它庸俗化和功利化,令其中涉及到的所有伟大思想变得味同嚼蜡,不仅倒了思想的胃口,而且抹杀了思想本身。
而思想品德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公共价值观的教育。这对于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社会中相互合作、和谐共处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中,公民的公共价值观显然应该以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基本理念为基础,进行一种开放的包含质疑、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内容的教学。
应该为学生成长解惑
把人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课讲成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是方永刚的“杀手锏”。一堂理论课,他往往讲上一两分钟就能把学员“抓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强调针对性,要对解决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遭遇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有帮助,学生就爱听这门课了。如果教师讲课都是照本宣科,不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怎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赵存生看来,方永刚能把政治理论课讲得这么受欢迎,对高校思政课改革思路是个很好的启发。每次课前调查听课对象的构成,了解他们关心什么、有哪些实际问题、思想上解不开的扣儿在什么地方,就是强调针对性、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体现。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理论系教授石云霞坦言,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上,从定义到定义、从理论到理论,既枯燥又抽象,往往不易被学生接受。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方永刚的身上突出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自己当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翻译’,这一点特别值得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去思考、学习。”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秀华如是说。
创新是高校思政课生命线
南开大学教授李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首席专家之一,他认为,新课程的内容不是原来课程的合并相加,而是对理论和课程体系再认识的结果。这一调整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整体性要求,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眼光去解读。
据了解,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思政课改革的4个试点单位之一。传统的课堂讲授,被更加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取代了。化学系150名新生的班级被分成了15个小组,班有课代表,组有小组长。课代表的任务是与组长们一起组织社会实践和课外讨论,而这一环节占据了总学时的36%。学生们的期末考试卷面分数只占总成绩的60%,他们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决定了其余的4%。
学生要利用3节课的时间从事社会公益工作,才算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课外讨论主题,则依据授课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贴近校园生活。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辩论赛、阅读课外资料等都是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部分,教师们列出的课外阅读材料就有胡锦涛总书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教育家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南开大学原秘书长黄钰生谈大学教育与南开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大学生的十五条建议”等,这些资料,都是经过教师们集体筛选的。
思政课的教师还开通了“晨钟博客”,“刷新”了学生们对思政课教师的既有印象,增添了亲和力。在这个群体博客里,已有十多位思政课教师落户,他们以“海天一色”、“见习医生”、“程门立雪”之类的网名,讨论着严肃的课改课题或轻松的教学心得,让学生访客大开眼界。(郝驹)

㈧ 思政课为什么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因为中学学习的思政相对大学还只是皮毛,大学学习思修课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更能认识我国国情,利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思考问题等。

热点内容
大学老师喜欢对我笑 发布:2025-08-27 06:51:31 浏览:927
日本电影大学生 发布:2025-08-27 06:51:26 浏览:452
大学生学习规划ppt 发布:2025-08-27 06:50:04 浏览:622
大学生诈骗70万 发布:2025-08-27 06:49:57 浏览:537
大学生老师节照片 发布:2025-08-27 06:40:26 浏览:165
白雪公主大学生改编版 发布:2025-08-27 06:35:33 浏览:725
大学生头像女生图片 发布:2025-08-27 06:29:04 浏览:17
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发布:2025-08-27 06:14:57 浏览:852
研究生延期能换导师吗 发布:2025-08-27 06:03:30 浏览:643
大学生50个创新小想法 发布:2025-08-27 05:53:25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