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你不失业谁失业读后感

大学生你不失业谁失业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5-19 17:10:26

❶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痛批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难容

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微信分别刊发文章——《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霸”、“学渣”、“学弱”(有学霸的心,但总取得学渣般的成绩)等一些名词开始流行。那些年,你认为高考分数将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于是你拿着自己的高考成绩寻找自己梦想的大学,把分数当做赌注,与梦想一决高下。可是后来,怎样了呢?这些场景你是否觉得熟悉。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下课时,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随便翻翻,就当是头条新闻吧,怎么说呢,人民日报反映的确实是目前大学的真是情况,当然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失业的表面原因,人民日报能痛批说明国家也发现了目前大学的严重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先发现问题,再承认再解决,所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值得肯定,虽然本人刚大学毕业了,好像与我也没多大关系了。

❷ 《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读后感

      近期阅读了大区刘总推送的文章《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光看到这个题目,就让人顿觉振聋发聩。

        搬开历史轴卷,回头看一百年前的大学生、青年们,风华正茂的锦瑟芳华年龄,一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寻求出路,虽百死而尤未悔,最终成就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风华绝代之风流人物,在浩如烟波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此则不愧为成就祖国未来的大学生之职。

        然而如今,大学生究系何为?文中从各个方面绘声绘色的描述了现在大学生的形形色色的形象:学技术不肯动手,学理论不肯动脑。上课时该清醒时却发呆,该认真时却玩手机,成批在看直播,逐抖音,追闹剧,打手游,侃大山。考试时追问范围,打印小条,直到毕业前也没剖析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日常爱好。等到找工作就难上加难,给自己贴上毕业等于失业的标贴。对比前后,代表祖国发展的大学生、年轻人不复朝气,丢弃使命感,佛系价值观使得不明方向,也就不难理解媒体如此咬牙切齿,发声笔伐的用意了。

      不必说,如此浑浑噩噩,虚无不堪;也不必说,没有一技之长,国家继承从何谈起;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才竞争力,企业怎么会需求,个人的发展将是南柯一梦,过眼云烟。

      作者笔锋一转,直击痛点的指出:这样的大学生即使进入企业,但上班时常会踩着点走进公司,下班前一小时就心不在焉,玩玩手机,刷刷微博,纯属虚度光阴,简直就是佛系青年。有人羡慕别人,梦想发财,但一天天安于现状,为之“独享岁月静好、知足常乐”,不去想着持续学习,努力破局,将终被汰换。

      继续读,作者分别又从正反几个典型的例子给予启发,一个是三十而立的年纪不求上进,依靠啃老,拜托家人过着岁月静好的日子开始养老,完全没有任何未来。另一个例子说,在企业不追求进步,一味的依靠之前的成绩、学历……是完全不能适应不断的发展趋势的。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到哪里都是成立的。当然,也有像文中树立的中青年蜕变的样板那样上进的人为我们传递正能量。蔡玉洁,一名一线生产车间的技术员,在不到40岁的时候丢了饭碗。但她下决心重新出发,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班,考取了会计和计算机相关资格证书。凭借这些新本领,她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待遇甚至比原来还好。这就说明,放松学习,不管年龄是大还是小,被淘汰都是必然,只有真正踏实的保持学习态度,才能为自己谋的进步、发展。如前所述的大学生,更应该有这样的忧患意识,更应该与时俱进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一切生存技能。而不是在不断的打磨中把知识完全还给老师,自己什么也没得到。

      当今形势波谲云诡,企业生存则要不断求新求变。而在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要生存下去,势必永葆青春,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动力。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缺乏进取的精神,就意味着堕落。这一句深刻地镌刻在每个人心头,忘记了也就垮下去了。一个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永远不变,而个人在企业要成功,则要看每个人怎么去把握机会?

        时下,只有更懂得虚心学习进步的人,貌似离成功的阶梯才更进一步。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醒来了,不要再沉睡。

❸ 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读后感

上课的时候,清醒没有发呆多,发呆没有睡觉多,睡觉没有玩手机多;下课的时候,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

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你自己即使是老板,你会雇用你自己吗?

付了钱得不到商品是谁都不肯的,而你交了学费,却对那些不给你知识的老师心存感激。基本的买卖都不会,你还配做什么?

上大学填报志愿,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还有谁能认识你?

学技术不肯动手,学理论不肯动脑。等待你的除了失业还能是什么?你说,你修完了《计算机基础》,但真实水平与小学生大体相当。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你说,你修了两年英语,然而,你的水平还没有翻译软件水平高。有哪家用人单位需要你?

你说,你修了《思想修养课》,但你根本就没听。你敢说,除了课堂上睡眠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养和道德品德方面,还有哪一点比高中生强?如此德性,怕你都来不及,还会有谁会用你?

你说,你修过《阅读与写作》,但你读的是手机,你写的是微信。对语文,自己都没信心,你还想指望人家对你有信心?

你说你有专业,除了玩手机略显专业外,你能响亮说出你还有什么专业特长吗?不论什么课,对你来讲都变成了手机操作课。拿笔的时间远没有拿手机的时间多,看黑板的时间远没有看手机的时间多,你让谁去相信你是一个有专业的人?

实习要让父母开假证明,评先进要让父母找关系,补办证书要父母跑学校。找工作的时候,你能有一分坦然和自信吗?

双休日你起来吃过早饭吗?连吃饭都不会,还有谁会相信你会干活?

谁也不怀疑你军训的时候叠过被子,但又有谁会相信军训结束后你还叠被子?
唯一投入的是游戏,耗时最多的是游戏,而你的自荐信对此又只字不提。自己做的连自己都不认可,世界上还有谁会认可你?

讲大道理的时候你是老子,伸手要钱的时候你是永远的儿子。你可以欺负你的父母,世界也能任由你欺负吗?

离开了电脑你还能做什么?离开了游戏你还喜欢什么?离开了家你还能到哪里去?离开了父母还有谁会给你送水端饭?对于这些问题,你都找不到答案,你还想找到前程吗?

学无所成,怪学校;考试挂科,怪老师;犯错受罚,怪制度;人际孤独,怪同学;就业困难,怪时代;孤立无援,怪父母。只有责怪,没有反思;只有骂人,没有检讨。如此处事,老板即使是你爹,他敢录用你吗?

图书馆里没有你的人影,运动场上没有你的人影,公益场上更没有你的人影。你退化的不是肌肉,你退化的不是责任感,你退化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像你这样的人,唯一适合的岗位是看守坟墓。今天,这一古老的职业已消失,你的失业也就成了必然。

存在的价值在于不可替代。责任心、吃苦精神、写作水平、做事能力、专业修养、操作技术、学问素养、与人相处,有哪一方面是你的看家本领?有哪一点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农民工都比你强,你不失业谁失业?

❹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是如何看待失业这个话题的

2020年疫情爆发,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求职者的求职计划和渠道受到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难以生存,70%以上的中小企业选择保持员工规模不变或适度裁员。疫情爆发期间,中国整体经济疲软,对创业和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874万,比去年增加40万。2020年,需要就业的总人数预计将达到950万以上,更多的失业人将涌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2020年春招的就业压力会进一步扩大,就业市场的衰退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毕业是失业”的现象逐年增加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人才需求信息已经清楚地表明,我国需求最大的人才是大量的技术工人,如中高级技术人员,教育水平大多集中在大专院校一级。现实情况是,全国所有的高校都渴望成为大学,所有的大学都渴望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要求所有的学生一进校门就成为综合型人才。此外,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市场化的办学机制尚未建立,导致类似的专业设置现象。有些专业几年前就超需求了,还盲目扩招,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失业。

目前部分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导致专业盲目性大,衔接严重,导致供大于求;很多学校专业划分太细,毕业生知识面窄。另外,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各个层次都存在“抢”的情况,专业没有区别,所以存在“拥挤效应”,这也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


(二)自身素质落后。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是用人单位招生时考虑的重点之一,但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结构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1 .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好这门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各种专业课的开设,到各种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和成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形成专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2.专业设置过细,导致毕业生知识面狭窄;3.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素质不高。根据部分高校的后续调查,只有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能适应工作,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

(三)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期望值太高。大学生盲目追求工资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稳定的部门和单位,不愿意去应聘条件艰苦、挑战大的工作,因此放弃了低就业意识。期望值太高,选工作太挑剔。这说明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偏差是就业导向偏差失业。

(四)区域和城乡差异。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出现了人才高消耗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然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县城,尤其是西部地区,人才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严重短缺。一方面,这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急需人才推动发展,改变现状;另一方面,人才不愿意去这些地方。这种人才流动造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严重短缺,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差,进一步扩大了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东部地区吸纳了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地区只吸纳了不到20%的高校毕业生,导致发达地区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过剩,使得本已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剧。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发展起来。但由于相关就业政策法规的缺陷,比如跨省、跨市、跨部门、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特别是大中城市,仍然存在准入和户口指标的限制,导致工作调动成本非常高(包括原单位的工作接受成本、离职成本和交易成本)。

此外,中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不足,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制度分割。一旦大学生想离开城市去农村工作,就会因工作转换成本高而导致。因此,部分大学生宁愿去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工作,这与他们的专业无关,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不愿意去基层或农村从事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工作,从而形成了一个针对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会打击社会和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降低人们对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大学生结构性问题的基本对策

1)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决定一个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某一时期的大学生人数和大学毕业生人数,而是社会各阶层吸收新技术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采取正确的高等教育增长方式,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目的,改变长期以来单纯增加大学毕业生在全国人口中比例的粗放式发展思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需要相应地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如果一味追求毕业生数量而忽视质量,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二)调整培训水平和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应以市场需求、宏观经济趋势、中观经济变化和微观经济需求为导向,在培养层次和专业设置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及时改变专业结构;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适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R&D中心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对就业市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了解未来几年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供给,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应用型学科,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和产品。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会使他们自信,有了自信,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只有结合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社会竞争力。

❺ 至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还不是失业,天理难容1000字感想

致沉睡中的大学生读后感(1500字)
百色学院 材料本151班 刘某
“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这么个短句实然火了起来,除了大学生之外,社会上的各个群体都对此津津乐道。大家在茶闲饭后,纷纷含叨着这句话:“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我对此不以为然,此句的作者目光短浅、以偏盖全,我只能付之一笑,这种泛泛之之辈多不胜数,不过是愤世嫉俗、博人眼球而已,一笑而过随手置之才是聪明人的做法。不过意料之外的是,学校竟然要求我们写一篇感想!好吧既然领导们这么做,必定有其我等难以理解的深意,容我构思一下写一篇正正经经的读后感。
中国的应试教育我批评不了,想批评也排不上号,不过在我的细算之下,“大学生,你失业天理难容”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应试教育导制的么?
一个个只会学习和考试,难道以后工作就做学习和考试?不是我说,大部分大学生离开了学习跟考试的的确确是一群上不了台面的烂泥!很荣幸的,我从来没有骂自己的习惯。
一个个都只会学习,有啥用?有多少工作是考学习的? 以后就坐等失业吧!毕业之后连社会青年都不如,还总瞧不起人家呢! 哪来的自信?
社会上没有公平,但是公道自在人心。一群书呆子毕业了啥也不是! 你不失业谁失业?我上了大学之后常常偷笑。我写文章时大家在睡觉,我去比赛时大家在玩电脑,我在做主持人或是播音时大家在玩手机玩什么XX荣耀; 我运动时大家在唱K喝酒划拳!这些人不失业确的挺不公平。但他们就是不失业! 有钱家的孩子和何能失业呢? 脑子活能喝酒会说话的人怎么可能失业呢? 无稽之谈!
所以说,真正失业的恰恰是人们眼中的乖孩子,那种话不多、学习好、不翘课、看不起坏学生的“优等生”,笑话人不如人一个个心高气傲纸上谈兵,真正到实事上啥也不是。要学历有比你更高的,前要证书有比你更多的,要后台有比你更硬的,不会说好话,不会上炮。不会喝酒、长相普通,人家问:“你会什么? ”--“我会学习”“还会什么?”--“还会考试。”“出门右转XX大学,印几个小告去做个小枪手吧。”
他们这些乖孩子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 他们错了吗? 没错,一点都不错,他们是中国特产啊,中国新一代的模范啊,谁错了,中国教育错了?应试教育错了? 啊我不知道,我可什么都没说……
大学生批的差不多了,该说说这些愤世的渣滓了,一个个闲得不行,看不起人家大学生,不就是嫉妒吗?有本事你考个大学啊,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人家大学生?大学生千千万,一人一口口水都淹死你几百遍,站在什么立场高谈阔论?还是那句话,笑话人不如人,有些人真是皮痒得很,害我浪费室贵时间写这什么鬼东西,我不是什么闲散大学生,我的时间很紧、业务很忙,我的宝贵的间您耽误得起吗……窗外又下雨了,小草洗去了身体上他灰尘来迎接崭新的一天,天边的鱼肚白已经剥开了蛋白露出了金灿灿的蛋黄,红彤彤的极是诱人,诶呦几个字的功夫,天放晴了,雨声渐息,我的感悟也是接近结尾了,伸一个懒腰,关上我的小台灯,室友的鼾声也弱了下来,怕是生物钟快响了吧?宿管阿姨打开了宿舍楼大门,我也该打开水阀冲去身上的尘埃下楼晨跑了,看!小草洗好了身子在向我招手呢!
那么,此文就此结尾,晨跑结来回来还要继续完善我的创业策划呢,上班族有什么前途?也只有这种泛泛之辈拿着薪水混吃等死才有大把时间来愤世嫉俗,还大胆放言大放厥词。恕我直言,这种人若不是为了凑字数,批他都脏了笔。
送你一句话:不要质疑这个社会,你改变不了它,如果你不顺着它来,等待你的只有消失在大众视线中一个结果。

❻ 看到(致还在沉睡中的大学生)你有什么感受心得体会1000字

我若失业,天理不容。
我勤勤恳恳,读完大学读完研,考完博士出社会,尼玛还是拼不过富二代!
第一,智能手机不是乔布斯发明的,是ibm做出来的。
第二,什么叫做智能手机让中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最让中国人低头的作业好吗,从小学低到高中,一天低几十个小时比手机严重多了好吗。这样的头颅我不懂高傲在哪里,作者你说的高傲真的不是讽刺我国人吗!
第三,说上课那么多不听课的。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就没人想到老师讲的纯理论无趣到大家都无趣?还有,作者你看的是哪个犄角旮旯里的小学校啊?我怎么就没看到我们学校,别的学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阿,不要因为哪阵风吹来两只蚂蚱你就跑着大喊闹蝗灾了好吗!
第四作者你是有多傻阿,还是你以为学校有多傻阿,还是你以为国家有多傻阿。考试严地不要不要的,抓到一次作弊就终身污点了你怎么跟忍者一样想复制就复制牛掰的不要不要的,你以为大学生都特工啊。还有,比方说我们学校居然电脑期末考是笔试,你认为有意义吗!笔试上问你怎么修改电脑屏保,这种试卷不是脑残也是脑残,抄就抄了有啥子意义?
第五,有些老师收了钱提供伪劣商品,应付应付屁股一拍时间熬到走人,妥妥的奸商。而我们却只能接受,没有更改奸商的资格,现在的大学生多吃亏。 第六,说填报志愿不知道自己兴趣爱好,我们大学生都快委屈哭了!!!从小学到高中 ,哪个阶段让我们发展过自己的兴趣爱好了?就算有也活活被掐死在学校,考试,作业里了,作者你还有良心没?
第七,说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还没个高中生高。作者你是傻呀还是傻呀还是傻?思想品德靠的是从小的养成,你以为听两节思想课,品德就高得不要不要的了?我就告诉你,高中在作业分数排名绝对的压迫下,思想最扭曲的时刻,高三党不叫高三党,叫高三狗!!!
第八,谁说玩手机就不是专业的?多少大学生玩手机玩出种种APP,赚了多少钱!作者就是那种当年批评八零后批评地不要不要的,看八零后玩转了就只能批评九零后了,作者你什么时候赶快去批评零零后吧!!

❼ 大学生的坟:这样的大学生,如果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从大一时候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我们没有学习的方向,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追求。只是上了大二才开始有点学习的激情,而这激情却是为英语四六级奋斗的。从大二到大四,有多少人都在为四六级奋斗?孜孜不倦!"大学要做的事何其多!大学要提高的能力何其多!为什么本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涯,到了我们这就只剩下四六级和考研了?"“四六级过了有鸟用!凭它做老师吗?不够。凭它做翻译吗?不够! "“中国大学生都在学英语,但说实话,大部分人将来的工作跟英语没多大关系的,工作许多年后英语都废了。简而言之,就是这么多年的时间和精力白费了。"“没学英语怕.上西天,学了英语命丧黄泉!"

刘兴奇,你用极其精辟犀利的语言抨击四六级,抨击它浪费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抨击它伤害了我们幼稚单纯的心灵,抨击它迷失了我们的方向。你以我们大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用过来人的立场来分析现状,引起了我们多少人的共鸣。可是,毕竟你也改变不了中国现状。四六级不仅仅是一张证书,也是不少单位招聘人才的要求之一,即使其单位并没有太大范围要用到英语,这,只是一-个人在大学里勤奋和学习态度端正的凭证。你改变不了所有中国人的思想,你改变不了中国教育政策。

对于学校来说,只要听话,不闹事,好管理,不逃课,背读书,你就是好学生。而对 社会 来说,企业要的不是你听课,背书,抄笔记,然后准时上下班,要的是一个勇敢,有胆识,会创新,能创造价值的好员工。很多人都是按照学校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很无知的。在校大学生可以分为三种,-种是大一,一种是大二,还有一种就是大三。大一的新生往往比较积极,什么社团活动都参加,什么讲座都去听,什么课都去上。大二的人偶尔还会参加一些活动,偶尔听一下讲座,偶尔还上课,大三的人基本上就不会干这种“参加活动"“听讲座"上课"之类幼稚的事情了。如果偶尔有人干了,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一你脑袋进水了,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么“不成熟”。大四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少数考研的人还在学习,基本.上看不到大四学生的影子了。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总挑中后的座位,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这是一个老师和学生相互忽悠的年代,唉!

很多人习惯了群居生活。去上课,总要等上几个人才一起走;去自习,也喜欢找上一两个人,然后,去玩总要叫_上几个兄弟。独处,不知道会怎样?不过现在我已经改变了许多,慢慢地喜欢上一个人了。一个人起床,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其实是因为一个人更节省等待的时间,节约聊天的时间。我之所以还没完全脑can,是因为我刚参加完国考,还有选调生考,还是希望能够在考场上有所材料写。

“失败的人都是别人给自己放假,未来是属于野草们的。”

很多人喜欢窝在教室或寝室而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各种比赛,也不喜欢听讲座,不管校内校外,不管收费免费。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某一次商店服装,为超市打折而眉开眼笑,为每一次饭菜涨价而絮絮叨叨,为食堂饭菜难吃而怨声载道,为某次 游戏 的输赢而捶胸顿足,渐沦为一个琐屑而愚昧的井底之蛙。

颓废的人习惯玩电脑和手机,电脑开机连网后第一件事就是登录QQ微信,第二件事理应就是处理QQ信息或者进入空间处理有关信息,或者看看好友的动态。有时候明明没有任务可以用到电脑,却不自觉地把电脑开了,然后不知道该干嘛,但是又不舍得关掉,然后就整天守着电脑和手机,用QQ微信聊些没营养的废话,消遣着空虚,无聊与寂寞。要不就是看视频看电影了。男生比较迷恋 游戏 。大学,就是这样子消遣时间这样混日子的。失眠,黑眼圈,萎靡。

一个人只要有感恩的心,你就会懂得理解别人,情商就会高,就不会出现自私,小气,不懂礼节,没有素质,不懂换位思考的情况。大学,不仅仅是要好好学习,还要好好做人,基本的礼貌和长幼尊卑关系还是要懂得。现代大学生,要学会一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 社会 ,这个也很必需。

读大学到底读什么?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那些专业技能,参加那些考级考证。读大学还是学习为人处世,读思维,这是大学区别于那些技工和考试机器的地方。而思维怎么读?思维除了来自课本知识,更来自经验,经历,信息,眼界及思考的习惯。所以趁我们的大学生涯还没结束,有些知识有些讲座有些活动还是应该积极参与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宝库。

高中过完了才知道高中应该怎么过,大学过完了才知道大学应该怎么过,青春过完了才知道青春应该怎么过,人生过完了才知道人生应该怎么过,这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大学生的坟》告诉我,大学四年其实很短,请珍惜,趁我们还青春,趁我们的激情和活力还不灭!刘兴奇,你给我们洗脑了,也让我们开始反思了。大学,可以是我们的坟,也可以乐园天地,关键还是在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❽ 如何看待人们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

虽然文章所列举的现象基本都是事实,但文章回避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
如何看待人们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现在的大学生比以前的大学生更堕落、更懒惰吗?
现在的大学生是因为手机而堕落的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
这当然不是事实,而是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其原理接近幸存者偏差和心理防御机制。比如我们的父母既有关爱我们的时候也有打骂我们的时候,但当我们多年后尤其是父母过世后回忆起他们时,想到的往往都是他们的好。即使还记得被打骂的经历,也早忘了当年的痛了。教师回忆学生时也是一样的心理过程。每一届学生都有可爱和可恶的时候,但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总是想起他们的可爱多于可恶。当老师们在比较毕业生和眼前的学生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毕业生最优秀、最成熟的时期来比较眼前学生最糟糕、最不听话的时期,这么比是不公平的。如何看待人们痛批‘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再换个角度,激发一个人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的动机,往往是对眼前事物的不满。比如看到医闹的新闻,就会比较美国警察将医闹抓进监狱;看到国足输球给越南,就会比较几年前国足虽然踢不过日韩,但赢越南是闭着眼睛的……所以激发教师用毕业生来比眼前学生的动机,往往是眼前的学生不乖了。但老师在比的时候,常常没意识到,这种不乖也曾发生在毕业生身上。

热点内容
大学生的方式 发布:2025-05-19 21:19:05 浏览:173
上海海事大学老师名单 发布:2025-05-19 21:18:23 浏览:631
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萍 发布:2025-05-19 21:11:29 浏览:751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待遇 发布:2025-05-19 21:08:46 浏览:31
大学老师加课 发布:2025-05-19 20:59:23 浏览:248
大学生贷款怎么坦白 发布:2025-05-19 20:56:50 浏览:755
大学生女声 发布:2025-05-19 20:38:35 浏览:918
滑铁卢大学优势专业 发布:2025-05-19 20:33:31 浏览:205
大学女教授结婚 发布:2025-05-19 20:19:47 浏览:855
浙江大学食品叶教授 发布:2025-05-19 20:08:22 浏览: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