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返校失联
① 有多少大学生失踪
全国已现多起少女失踪被害案
8月9日:20岁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
8月21日: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
8月28日: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返校途中失联,后确认遭抢劫被杀害。
8月29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21岁女孩王金芳从家中出门办事,遭抢劫被抛尸水坑。
8月27日:16岁的湖南常德少女陈红秀随父母到长沙打工,被一辆出租车带走。
8月27日:汉中市南郑县湘水镇一名11岁的女孩莫名失踪,女孩尸体最终在离家不远的一处山顶上被发现。
② 张琳琳的事件回放
9月2日上午,22岁女大学生张琳琳从郑州惠济区家中出发,前往开封河南大学。平时到校后会向家人报平安的她,当晚突然失联。
截至今天零点,张琳琳仍没有下落。她的母亲王女士称,女儿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学英语,今年大四,离家时身上带了1.5万元现金。
走失
A
这次返校,她没向家人报平安
9月2日上午8点30分,22岁的张琳琳从郑州惠济区古荥镇家里出发,前往开封河南大学。平时到校后都会向家人报平安的她,当晚却突然失去了联系。
张琳琳的母亲王爱梅说,女儿身高一米六,齐耳短发,出门时上身穿白色暗花T恤,下身穿牛仔裤,脚穿黑色凉鞋,背一个暗色挎包。
“晚上7点30分,我们给她打了个电话,她没接,发过去的短信也不回。一个小时后再打过去,她那边就关机了。”张琳琳的父亲张国平说。
昨天一大早,张国平便打电话报了警,但他和妻子放心不下,与两个亲戚一起赶到河南大学寻找女儿。
王爱梅说,女儿8月31日才回家,就在家里待了两个晚上,但与平时一样,没什么异常,女儿也不可能谈恋爱。
“她暑假常和要考研的同学们一起上自习,没有交男朋友。”张琳琳所在班级的班长说。她的同学也表示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担心
B
开学报到,她带了1.5万元现金
昨天下午2点,张国平和家人见到了女儿的同学和老师。“琳琳说好9月2日中午到,还说一起吃饭,后来就联系不上她了。”张琳琳的同学说。
王爱梅说,开学前一天,张国平给了女儿1.5万元学费,交代她存到卡上,可家附近的农村信用社转不了账。
“都怨我!”王爱梅自责:以前女儿上学,家人都会把她送到车上。因为前几天下雨,村口路滑,这次没送她。
她说,通常情况下,女儿都会先搭车到黄河游览区,坐16路或18路公交车到北环,再在郑开大道上拦一辆去学校的车。“从家到公交车站路近、人多,应该不会出啥事儿啊!”
“每次我都会反复交代,一定不能坐黑车。”王爱梅说,她听说过大学生坐黑车遇害的事儿,所以很害怕。而截至昨晚河南商报记者发稿时,张琳琳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警方
C
郑、汴警方联手调查,省公安厅关注
张琳琳失联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后,不少网友和媒体纷纷行动,寻人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截至昨晚9点,@人民日报微博上的寻人信息,已被转发5700多次。
昨天下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已在开封市公安局铁塔派出所报了警。下午4点多, 派出所民警前往学校调查,调取了学校的监控录像。
开封市公安局一民警说,目前已联手郑州市公安局古荥镇派出所一起调查,昨天下午5点,古荥镇派出所的民警也赶到了河南大学。
“省公安厅的领导也在关注这件事。”郑州古荥镇派出所的民警说,昨天上午8点接到报警后,他们也已经着手帮忙找人,应该很快会有线索。
河南大学宣传部部长方云录也表示,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琳琳,一定要安全回来,大家都在等着你!”
③ 河南杀人案回顾:凶手欲行不轨未遂,将返校女生残忍杀害!结果如何
河南省开封市警方接到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报警,称其学校该院学生张琳琳于9月2日返校途中失联。接警后开封警方与郑州警方联手展开调查,经全力查找于9月4日锁定犯罪嫌疑人黄新国并将其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新国到案后,经审问如实供述了其欲强奸未遂将张琳琳杀害的犯罪事实。
至今,全国已发生多起女大学生上学返校途中遇害案,歹徒的作案手段层出不穷,小编提醒女孩子,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降低对陌生人的警惕,掌握分寸注意保护隐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④ 湖南21岁女大学生失联8天,被同村男子残忍杀害,你怎么看
2020年,湖南华容一名21岁的女大学生在家等待返校的通知,却在家中遭遇了不幸!
2020年4月,这名大学生叫李某娟,21岁,就读于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正读大四。原本一家三口都在家呆着,随着疫情的缓解,李某娟的父母前往广州打工,留下李某娟独自1人在家等待返校的通知!
⑤ 女大学生失联主要原因是
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随着男女一律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该校的重要成员。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与速度的提高,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安全引发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及关注。特别是今年八月成为女大学生失联黑色季,更是引发各界的关注及思考,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概述及案例分析,探讨事件背后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分析。
关键词:女大学生、失联、原因、对策
正文:
“失联”一词最早出现在马航事件中,字面解释为失去联系。而最近,“女大学生失联”这几个关键字成为网上热词。究其缘由是近来频发的女大学生在上学途中与亲友失去联系后被害的事件,如:9月5日消息,四川19岁女大学生返校途中失联;9月4日消息,郑州大四女学生张琳琳到开封上学途中失联遇害;8月28日消息,江苏吴江大二女生高秋曦返校途中失联被抢劫杀害;8月21消息,22岁大学生金某返校途中失联被黑车司机绑架、性囚4天;8月20日消息,重庆邮电大学女生高渝“搭错车”失联被车主杀害诸如此类的事件,每一次都沉重撞击着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们的心灵。
女大学生这个群体,代表的是接受过高水平教育的群体,失联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一:教育方面:缺乏安全教育
(1) 学校教育:
一方面,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被分数挤开。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中学的政治、历史、生物、化学等文化课都是学生每天必上的课程,除次之外,安全教育课程又剩下多少呢?国务院在2007年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但由于纲要并未明确规定安全教育应占多少课时,所以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安全教育课程往往被基础课占据。据《齐鲁晚报》报道,不少高中生反映安全教育课多是说教,枯燥无味,不太愿意听,造成的结果就是索性成了自习课。学校本该设置的安全课未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教育。
另一方面,在“唯分是举”的高考大环境下,家长和老师都让孩子、学生一门心思
地扑在题海中,只为求高分,“高分低能”便成为一代代学子的写照。与此同时,学校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普遍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因此减少。所以当危险真正降临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缺乏处理事件的经验和勇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处理能力。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学校这个有着师资力量,有着教育资源的场所,并未完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往往在事后,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安全,仅仅是简单的提醒,并未系统的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所以学校教育缺乏安全教育是造成现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不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此次女大学生失联事件背后的原因。
(2) 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教育重要的一环。女大学生频频失联,与家庭
1/7
教育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首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8月9日失踪的重庆邮电大学女大学生高渝,在上了黑车后还给母亲发了短信,说自己上错了车,但马上到家。高渝的母亲牛女士看到短信后并没有担心,次日上午给女儿打电话才发现女儿已经失联。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大学生的母亲知道女儿上错了车,但没有立刻打电话过去确认女儿的实况,原因何在,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缺乏危机意识,本就体现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里人或者说父母亲并未告诉孩子在外的安全问题应该如何保障,有没有提供一些原则必须遵循,如:不能坐黑车,不能晚上一个人外出。不管诸如此类的原则能否落实,最起码这能让孩子在作出选择时能加以考虑,能留多个心眼。而在这个案例中,家长在危急关头再一次失职,让一场本可以挽回的悲剧发生。这就不能不说女大学生失联与家庭教育无关了。
⑥ 作文题目
又一起女生失联事件!近期,即便缩小范围像女大学生单独出行遭侵害的新闻,也可谓“接连不断”。9月5日消息,四川19岁女大学生返校途中失联;9月4日消息,郑州大四女学生张琳琳到开封上学途中失联遇害;8月28日消息,江苏吴江大二女生高秋曦返校途中失联被抢劫杀害;8月21消息,22岁大学生金某返校途中失联被黑车司机绑架、性囚4天;8月20日消息,重庆邮电大学女生高渝“搭错车”失联被车主杀害……这些事件,每一次都沉重撞击着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们的心灵。深为这些不幸同情,事件中的作恶者需要被严厉惩处。
但笔者更担心的是,这一起起女大学生独自上学、外出过程中失联或遭侵害的社会警示效应会被过度放大,让原本就缺乏独立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亟需更多独立锻炼的机会之时,可能因此而大为缩水甚至落空。
这样说,不是对具体的事故和人员缺乏关心、关注和同情,而是站在大学生更独立人格健康教育视角下来看的。毕竟,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的独立人格培养,不但是作为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和能力,更是其作为大学生很快要走向社会的必备技能,这是课堂上需要老师教授的,更是实际生活中需要锻炼掌握的,这包括学生独立、独自到校报道等具体实践。
目前,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国内大学生独立性不强、自理能力差。大学生独立、独自到校报道等亲身实践活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是需要减少而是需要加强。但遗憾的是,在今年“黑色开学季”和一起起不测事件面前,社会尤其是有女大学生家庭弥漫的一种情绪是,进一步收紧甚至取消了女大学生们诸如独自上学等锻炼独立能力和人格的机会,重新要护送孩子上学,减少或不得单独外出等,不免让人忧心。
一边是包括女生们在内的人群总体独立能力的不足,以及他们急需更多独立能力的社会实践机会;另一边却是在频繁的事故面前,家长等对大学生们单独走社会的进一步谨慎和不放心、难松手。这对矛盾如何解决?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面对近段频发的女大学生不测事件,家长、社会在对待女大学生独立事件上的顾虑和缩手缩脚,其实仍然与一贯的溺爱孩子、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思维和方法有关。现在,之所以不少大学生上大学了还独立能力不强,关键就是家长们一直太过娇惯,放不开手脚让他们实时“单飞”训练,没有实践,何来能力与经验?
也就是说,女大学生独自到校报道频频发生事故,固然说明了社会危险性的可能无处不在。但更重要的,这与目前大学生们尤其女大学生总体思想单纯、社会经验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和防范意识差,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和直接联系。
为今之计,除了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打击邪恶、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等环境外,要破除这些女大学生们的“天然”弱点,包括家长在内的各有关方面,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教会和提醒女大学生们应该注意什么、小心什么、防范什么,如何做才能减小和避免伤害与不测事件的发生,并给予这些学生们必要的切身社会实践和锻炼。而不是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一切自己包办、代替,让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永远也“长不大”。温室的花朵,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够更好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