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年青大学生

年青大学生

发布时间: 2025-07-08 18:08:13

Ⅰ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的必要性

回答的有点多,请耐心看完。
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现代大学生要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它是大学生进入社会,顺利就业的需要,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文章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1.对心理健康成长的好处。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心理的需求,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作为年青人的大学生尤其是这样,健康的人际交往可以打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通过情感的交流得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撑,远离心理问题的烦扰。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也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
2.在学习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环境。
3.一个孤独的、不擅与人相处的人是得不到同伴的认可,也得不到集体的支撑力,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学生自然会学习那些优秀的人,不自觉地接受他们的思想、做法,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通过人际交往,有利于学习他们各方面的长处,培养积极的心态。
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业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深化自我认知的必要途径,通过交往、比较,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中强化、调整、完善自我认知。
再次,人际关系是实现成才成人的基本条件。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
做好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首先要求学校有关部门正确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知识的输入,形成交往技能。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创设和谐健康的、积极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但受个体自身因素决定,还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在于人际交往的实践。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了解同学和校友,认识老师,通过与别人交往而学会人际交往,从而提高对人际交往的认识,走出自我封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再次,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避免人际交往自我中心倾向等。交互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功利原则: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了解人们的人际关系的价值倾向,并在与人们的交往中,始终保持人们得大于失或等于失。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建立、维持和发展。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的内容:自我价值的保护是指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情境控制原则: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环境的自我控制,因此要想使人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我们,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时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证表现自己的自由。诚信的原则——最基本的交往原则。是重要的品质与交往方式。
第四,个人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提高能力等个性品质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建立、维护、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第五,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人道,讲求礼仪,充满人文精神。儒家提倡“仁者爱人”的哲学,并用这一原则解决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以和为贵、宽厚待人、谦让有礼、为人着想的道德行为与道德风尚等。

Ⅱ 大学生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行为路线的基本准则,进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开始提出这一路线到邓小平重新提出,并进一步强化其指导地位,一直以来作为我们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有利理论根据,其作用与意义早就超越了指导党内路线作风的范畴、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作为中央党校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思想不仅仅是党指导革命斗争、社会建设的基本活动原则,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应该结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上升到哲学层面,指导我们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要求与目的,是推动我们解放思想的动力,指导我们实事求是的理据。“解放思想”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坚持了矛盾的观点,摒弃了本本和教条,这就为我们完善与改造自己的学习创造了思想上的有利环境;“实事求是”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客观实在属性,坚持了唯物论,这就为我们提出针对性的有效地思想行动路线明晰了正确的客观条件;“与时俱进”的意义在于看到了事物的变革与发展,坚持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就为我们更好的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干,增加对未来事业的预见性提供了可能。
所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任意的坚持其中一点或两点,偏废其他的一点或两点都是不可取的,是错误和偏颇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学好了理论,没有时间是不行的。我们不光仅仅是要把这一理论体系和思想路线丛生硬的课本上背下来,记下来,更要把握这一理论的内核,灵活的加以运用,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二、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由于科技发展迅速,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捷,各种思想也鱼龙混杂,充斥在年青一代的头脑里的思想较之以往,格外之多,同时他们接触到的与感知到的各种各样的理论价值观,甚至人生态度也都千奇百怪,好坏掺杂,不一而足。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不断上升,国名经济各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幅水平,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不平衡,不仅仅在东西、城乡差异,就是东西部地区内部、城乡阶层里面,这一不平衡也还在愈演愈烈。而这一不平衡通过经济这一基础性的项目正在逐渐上升到思想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领域。这样一来,作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各种思想,各个地区阶层人员的大学,便成为这一矛盾的集中汇聚和表现的节点了。而从大学生的身上,我们无疑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这些矛盾通过各种形式彰显出来。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成了这些矛盾的直接具体的承载体。具体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普遍压力过大,对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缺乏规划与预设,并且无从找到解压的有效路径。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社会,这在年青一代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中国的大学生不管从自身学习历程还是国家大的就业环境形势来看,他们都处在“青黄不接”的尴尬阶段。一方面,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固有缺陷,与传统思想本身固有的囹圄所囿,经历了中学阶段揠苗助长式的选拔与培训,他们的创造力经受了一定的打压,思维却趋向于定式,而这恰恰是大学阶段学习最最忌讳的,同时中国的大学教育,一些原本应该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专业却独善其身,远远的避开市场的需求,好高骛远,使大学生常常毕业以后无所适从。所学不能所用正是当今大学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从大环境看,近十年以来在校与业已毕业的大学生正是出生在中国人口转型、经济腾飞的关键年份,在他们之前,人口增长虽然较快,但是由于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思想,能上大学的人并不多,大学教育的质量相对可以保证,按照经营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其就业问题并非像现在一样的难度。而在他们之后出生,以后将会上大学的人,因为在他们出生之前,国家顺利的实施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成功的控制住了人口,同时社会的痛苦而艰难的和转型也将近完成,社会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所以他们的大学教育可以说相对于现在当然是更有保障,其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也会相应较之现在轻松许多。
所以由于上面分析的原因,现在这一阶段大体从2000年开始的头十多年里毕业的大学生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承受压力最为巨大的群体。因为压力的巨大,很多人又找不到有效地舒缓排解方法,最后濒于崩溃的非常之多。近年不断报道的高校自杀事件便是例证。
第二、各种社会思潮比较复杂,大学生价值观念正在趋向多元。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正在变小,正在扁平化,各种思想传播之快,前所未有。大学生是社会上比较活跃的一个团体,这一点不仅仅是表现在起参加社会活动的高涨的积极性上,更在于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开放程度上。作为一个社会的中坚主干力量,青年人的活力是这个社会生命力的象征与标志,而在青年当中,大学生更加是主导这一年龄阶段人群主流世界观念价值观念的骨干力量,因而,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社会维护自身稳定,引导公众舆论认知的重要内容。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当代的大学生思潮中,当然有一些比较积极的,具有开拓性富有时代气息的良性的价值观,但同时一些不良的宣传个人主义纵欲主义,绝对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亦具有相当市场,很多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漠不关心,或者盲目敌视社会,过头的逆反心理亟需被重视。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现在这一代大学生是压力巨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社会的不公平与突出的矛盾更加敏感,反应也会更加激烈,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引合了这一趋势,利用大学生对于社会不够全面清醒的认识,不够健全的价值取向。将大学生们的不满和焦躁有意的引向歧途,试图利用这一举措破坏中国现在亟需的稳定的发展局面。
第三、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告诉变化需要大学生有更加强大的适应能力。如前所述,当代社会正在朝一个高速一体化的全球共同体转变,而中国业已处在这一次变革深深的漩涡之中,不管情愿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事实上正在“引领”着这一次变革。反映在大学生上,他们身上正每天集散着大量的信息,承受着许多外不环境突如其来的变化,无论情愿与否,你都要置身其中,而不能独善其身,否则迟早为社会大潮所汰,尤其在金融危机以后,目前全球经济更加由于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而不明朗。故而,大学生们每天都会经受这个世界的巨大变化,接受一些在前人从来得匪夷所思的信息,这就需要更加强悍的适应能力。
三、怎样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处理这些问题。
了解和明晰了以上这些问题,掌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科学理论工具以后,我们便可以将二者结合,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首先,面对压力,一个更加开阔平和的视野和胸襟不可或缺。只有拥有了更加开放平和的视野与胸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才能坦然面对,就算不能解决,也可以辩证客观的对待自己的遭遇,不会至于动辄轻生的地步。而要做到“开放平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十二个字的指导意义怎么讲都不会过分,说得具体通俗一些。解放思想让我们明白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阳关道上人满了,独木桥上也许恰恰为你预留了一条小径,要实现人生价值,做到成功,不能简单的以金钱名位衡量,解放思想就是打破这一种二元对立的框框;实事求是就是看到我们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了解自身的客观实际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避免妄自菲薄和好高骛远;与时俱进就是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一定要因事而制,因时而制,落后的技术不可怕,落后的思想最可怕!
其次,对于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更要求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路线,对于好的进步的,对自身与社会发展有利的思想要积极的解放思想,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同时有一些理论有一些思想本身是很高明的,但是其实践要求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条件,我们要实事求是的看到自身这些条件的满足程度,不能简单粗暴的不见甄别,盲目趋从;还有一些思想的实践具有时代性,对于这些思想,我们一方面不能全盘遗弃看似已经“过时”的,而要将其批判继承,“扬弃”的吸收起来指导现阶段学习,对于现在不具备条件将来有可能具备的,要积极完善自身条件,同时积极地改进这一理论,确保使之不断适应社会条件的发展渐进的过程,与时俱进。
最后,对于瞬息万变的世界大势,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更加重要,一方面对于世界飞速的发展变化要有心理准备,一方面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正确理解世界的变化性社会的复杂性,不断成熟自己,完善自己,平时多多了解世界社会形势,未雨绸缪,多做心理和物质的两手准备,不至于遇事手忙脚乱,慌乱不迭。

Ⅲ 如何做好大一新生学生管理工作

[内容摘要]大一作为大学生活的开始,是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过度阶段。因此,如何做好身份的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十分的关键。本文从大一新生的特点考虑,分析阐述如何做好大一新生的学生管理工作,促进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成长成才。[关键词]大一新生,学生管理,工作前言作为处在青春期的年青一代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和自我认知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价值观,充满青春活力,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剩余2386字)

热点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模板 发布:2025-07-08 23:10:13 浏览:212
郑州大学张老师 发布:2025-07-08 23:00:24 浏览:117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发布:2025-07-08 22:51:12 浏览:572
大学生成为农民工 发布:2025-07-08 22:51:11 浏览:522
大学生怎么办签证 发布:2025-07-08 22:46:17 浏览:543
上海大学生医疗保险 发布:2025-07-08 22:46:15 浏览:99
北京理工大学2017放假时间 发布:2025-07-08 22:41:08 浏览:396
已在美国读大学还能重新申请大学 发布:2025-07-08 22:24:30 浏览:367
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发布:2025-07-08 22:22:06 浏览:281
清华大学79年谢教授 发布:2025-07-08 22:17:03 浏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