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类脑博士招生
Ⅰ 博学堂考研:2024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类脑院)考研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分数线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于2015年成立,作为中国顶尖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机构之一,旨在推动脑与类脑重大科技前沿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依托复旦大学的数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优势,研究院集结国内外科研力量,聚焦于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生物学、计算精神病学、人工智能算法、类脑智能技术与转化等前沿领域。
专业目录显示,2023年拟招收55人,其中推免生52人,学制为3年。招生专业包括生物医学影像与工程和类脑智能算法与应用两个方向。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和类脑综合知识。复试分数线为320分,进入复试的考生中,一名得分412分,一名得分323分。
复试细则严格遵循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确保公平公正。复试名单根据考生初试成绩、招生计划和生源数量确定,全部合格生源均有机会参加复试。每个专业方向组建的复试专家组由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确保考核过程的严谨性。
考生需提供有效居民身份证、准考证、《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学生证或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本科成绩单、个人陈述等材料。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本科课程考试成绩单。在读研究生需提交同意报考证明,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复试方式为现场面试,时间暂定为3月31日(具体以邮件通知为准),地点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东主楼2403会议室。考生需提交本科成绩单和学习科研经历的个人陈述。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综合知识、外国语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全程录音录像。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其中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成绩占9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占10%。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考生可于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查看复试结果,拟录取名单将按照学校公示程序公布。对于违反复试纪律和考试规定的考生,将根据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研究生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进行全面复查,不符合条件者将被取消学籍。
考生如需咨询或申诉,可联系类脑研究院招生办公室或招生监督办公室,电话及邮箱信息已提供。《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由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Ⅱ 11年前,复旦大学破格录取高中学历的蔡伟为博士生,如今怎样了
前言: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只要你有足够的学识与才华,总会引来伯乐慧眼识骏马。
我国是一个惜才的国家,有些学历不高,但非常有才华的人才也会破格录取。11年前,有一位来自辽宁锦州的中年人蔡伟,就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只有高中学历的他,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首位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的博士生。38岁的他,在入学前,还在当地蹬三轮车养家糊口。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成为博士生的呢?
对古文学非常痴迷
蔡伟
不过,只有高中学历的蔡伟报考博士生还是受阻,按照规定:想要报考博士生必须是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裘锡圭先生联名古文学界的教授,上书教育部,希望能特批蔡伟报考博士生资格。教育部也同意了请求。于是2009年,已经38岁的蔡伟成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是十几年的师生友谊裘锡圭先生,也许蔡伟从未想过,他的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却这位老师。
百年复旦建校以来,蔡伟是第一个特招博士生,体现了复旦大学对优秀人才不拘一格的思路。入学后,蔡伟的文学之路才刚刚开始,必须完成本科以及硕士学业,在读博士生。由于蔡伟是自学,还有其它的专业知识需要补习,同时还要掌握一门外语,毕竟古文学是中国古代的东西,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和国外学者交流时,都需要用到外语。
结语:
对于未来的路,蔡伟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打算,他的妻子和孩子仍然在锦州,妻子在老家靠送报谋生。初来上海时,除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蔡伟就带了一个大行李箱,里面是他多年以来积攒的古书,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读书和交流,蔡伟已经很满意和感激帮助他的老师和学者们。
Ⅲ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怎么样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是一个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以下是对该研究院的详细评价:
1. 科研实力与地位: 重要科研实体: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实体机构,承载着全校神经科学研究的重任。 教育部重点支持:该研究院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点支持的创新平台之一,体现了其在脑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2. 科研方向与成果: 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院以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相结合为目标,致力于脑功能和脑重要疾病的探索。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神经系统重要疾病的机制与防治策略。这些方向涵盖了脑科学的核心领域,具有深远的科研意义。 科研成果:通过持续的研究,研究院为脑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为解决脑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3. 团队与领导: 强大的团队阵容:研究院拥有一支由马兰院士担任院长、杨雄里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强大团队。团队成员在脑科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科研经验。 跨学科优势:研究院注重利用复旦大学的跨学科优势,优化学科布局,强调医学与神经科学的紧密结合,同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4. 社会贡献: 促进人类健康与福祉:研究院的研究旨在为解决脑疾病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为促进人类健康与福祉贡献力量。 推动脑科学发展:通过凝练研究方向和推动脑科学领域的深入发展,研究院为脑科学领域的整体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科研实力、明确的研究方向、强大的团队阵容以及深远的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