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男同
❶ 大学生村官和煤老板的男同小说名字
西山有痞by寒梅墨香
❷ 大学生如何看待同性恋调查问卷总结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大学校区
一.前言
同性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了,随着高校同性恋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性恋大学生这一问题已渐渐被重视起来。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及态度,本文就以在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被试,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够从主观动机、负面经历和环境影响等7个方面对同性恋进行归因;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主要受情感和认知的影响,对同性恋的认识越全面,态度就越宽容,反之就越反感。很多人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很不相同,被采访对象的观点各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恋观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
二.主体
1.社会背景
同性恋,虽然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病态、反常、罪恶与犯罪,受到社会和教会的谴责、驱逐、唾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对同性恋采取的是歧视和压制的态度。而“同性恋”的定义在1973年就已翻新,其已不再是“精神病患者”、“神经出错者”的代名词。然而对待属于普通人一种的“同性恋者”每个国家、每个个人保持的态度千差万别,其所导致的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网络上曾经有很火的一对男同性恋——夏河和洛洛。而在现实生活,有时也会看见打扮男生化的女生跟另一个女生很亲昵时,她们就会被怀疑是同性恋。随着时代发展,而且它作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包容,但是我们似乎并不是特别的喜欢这样的恋人,而且似乎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对同性恋并不怎么认同,虽然有的国家承认同性恋,为他们提供一系列保护措施,如英国,加拿大。但是有的国家却仍在政治、经济、法律等等方面上为难同性恋者,如中国,美国。同性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对目前日趋多元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和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无疑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就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们,你们对待同性恋者是褒多还是贬多?为此,我们做出了深相关得调查。
2.主要目的
思想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思想更是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那么何为良好思想呢?在不同领域上有不同评价标准。在对待同性恋者问题上,个人认为正确对待予以理解为良好。
一来,同性恋者本来就是合理的存在,若我们仍在思想上多加排斥,会显得我们思想程度低,不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二来,思想往往影响人的行径,若一个人长期对同性恋者不满,碰上,难免自持,就像如今仍有美国青年当街追杀同性恋者的事情发生,这已不单单是思想上的问题,而是触犯法律的问题;已不单单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直接升华到社会道德的问题!一个人冲动是自毁前途,多个人冲动引起的,将会是社会的动荡,国家的不稳,到时候何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更何况冲动往往是青壮年的代言人。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我们的出发点是了解我们这一代对待同性恋的理解、态度以及行为倾向等相关问题的看法,我们的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正确了解同性恋者,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警醒冲动一代,避免不必要意外发生。这是我们这堆普通人应深思的问题。让更多人了解同性恋者,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将会带来个人和社会怎样的影响,让更多人深思,重新端正态度是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
3.调查对象的选择及其简况
贵州大学花溪南北校区的本科大学生,还有部分老师。
4.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在第九周到十三周之间,把网上问卷和纸质版问卷发放到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不同的学院,班级,宿舍以及老师,叫同学帮忙一起发问卷,同时向他们了解他们自身的详细情况,必要时会有访谈。还有,我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以及分析,并且进行资料搜集及研究资料。我们试图对在校大学生就同性恋的认识、态度以及行为倾向三方面进行调查;并就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讨论,以及一个调查对象在对同性恋一问题上个人所持的一些独特观点作出分析,以及其个人态度对其行为倾向的影响等问题做一讨论。
5.调查获得的主要资料和数据
5.1关于同性恋
5.1.1何谓“同性恋”?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那些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被称为同性恋者。
5.1.2相关称谓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含蓄称谓:“龙阳之好”;“分桃之恋”;“断袖之癖”;现在,女同性恋称呼为:拉拉,LES,LESBIAN,百合,蕾丝,其中又分T,P,H);男同性恋称呼为:同志,GAY,QUEER,断背,断袖(其中又分1,0,0.5等)。
5.1.3历史回顾
同性恋文化在欧洲的发展以古希腊时期为最高峰,许多著名学者如希罗多德、柏拉图、色诺芬与阿特纳奥斯等都曾在著作与论述中提及或探讨古希腊社会上盛行的同性恋文化。
而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个词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在他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
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在此基础上,同性恋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5.1.4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理解
关于同性恋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
(1)这种观点比较模糊,刚开始认为是不正常而又正常的现象,同时认为其是一种进化的需求;
(2)认为同性恋就是两个同性之间比较亲密又有一定依恋的一种关系。
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
5.2关于同性恋的接触
5.2.1与同性恋这一概念接触的时间
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间段:初中、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时期,其中初学接触的有?人(包括?个女生,?个男生);高中有?人(包括?个男生,?个女生);大学?人(包括?个女生,?个男生);研究生时候才接触到的有?个女生。
5.2.2了解同性恋的途径
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类:朋友,书本,电视、电影、广播,网络以及学校。
其中?在调查中出现的次数是?次,说明?是所调查对象的主要了解途径,从而也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时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行为趋向;
其次,?在调查中的出现次数为?次,仅次于媒体,是访谈对象了解同性恋的第二大途径;
同样,?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以及其行为趋向;
再次是?(出现次数为?次),这说明?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是?,出现次数仅为?次。这说明现在大学生身边的同性恋还是很少的,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来了解同性恋的,如通过一些论坛、新闻以及其它类型的报道或节目。
5.2.3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
对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三个程度:知道同性恋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还有一种是认为同性恋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最后一种是:不太清楚,其中不太清楚的人占?人,认为同性恋是指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的占?人,知道同性恋是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的占?人。从该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普遍不够高,有几个人的回答很模糊,总的来说了解多的人很少,并没我们预期中的那么多,也许是不同专业间有差异,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在自己专业学习中接触到了这样的课题或是相关的知识,因而对这方面的了解也就多余其它专业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农村和城市产生了异......
5.3关于同性恋的成因
对该问题,我们划分了三种种主要成因:先天形成,即同性恋是天生就存在的一种恋爱倾向,是由遗传学基础所决定的;感情挫折,即受到某次或者多次的失恋,觉得同性之间的恋情才能给予安全感;环境影响,即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教养以及身边同班的影响、童年环境等是造成同性恋倾向。
而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的家庭状况,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6个选项,分别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单亲家庭,家里常发生家庭暴力,家长喜好赌博,父母在外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
其中内部原因在访谈中出现18次,外部原因出现20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访谈对象是指定一种原因所说的,很多人都指出同性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产物,一种简单的原因是不至于将其性取向改变的。其中有人提到,有的男孩从小就在女孩子的群体中长大,在她的意识层面中自己是个女孩并不是男孩,跟所有接触的女孩子一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男生来保护自己、做自己的另一半,从而也就产生了同性恋倾向。而有的被访谈者认为有些同性恋是自己体内激素分泌的结果,一个男性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过多就会追求男性,而女性依然。同样,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有人提出了折中的想法,认为同性恋是自身内部变化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诞生的产物,是跟异性恋一样的一种恋爱关系。其次,也有人认为,同性恋跟异性恋是一样的,只不过所占比例不多而已,也是一种自由的恋爱方式,是不容受到歧视的。
5.4对同性恋的态度
对该问题,我们分为三类:完全不会有异样的眼光;有一点介意;非常介意。
其中持积极态度出现的频次为15次,无所谓出现的频次为8次,消极态出现的频次为9次。在访谈过程中,有几位在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并未马上做出反应,而是按照与自己关系亲密程度分析其对同性恋的态度,其中一位被访谈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慢慢地接受同性恋的,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同性恋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具体分析见3.5.
5.5对同性恋的行为倾向(自己或者家人有同性恋倾向)
对该问题的回答也分为远离、接触和无行动三类,其中远离在访谈中出现的频次为8次,接触为14次,而无行动出现3次。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人都是基于3.4中的态度做出反应的。有一位被访谈者提到如果是自己不认识的同性恋,那他无所谓,不疏远也不接触,那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痛无痒,而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是同性恋的话,他则认为自己会去劝说朋友不要做同性恋,而规劝自己的朋友发展为异性恋;有人则认为如果自己身边有同性恋,那他会支持他们,而不会去歧视或是“棒打鸳鸯”;有人只能理解同性恋而无法接受同性恋的恋情,更无法肯定他们的恋情;也有人认为自己能接受女同性恋而不能接受男同性恋,或是可以接受男同性恋而无法接受女同性恋者;还有人认为如果自己身边的朋友是同性恋那么他会改变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而去接受同性恋,认可同性恋,认可自己的朋友,让自己的朋友受到正常人的对待。
6.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和结论
在资料分析和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
7.调查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随着现代科学和医学的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抱着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现象.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该理性看待同性恋。不能一味地歧视,排斥这一群体。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个隐秘和世界,从而导致了误解乃至憎恶,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要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关怀,也要有理性的判断。
总之,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争议是随着社会的开放而产生的。单一地从个人权利,或社会伦理,或心理学,或自然法则都无法准确定义同性恋行为。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同性恋者,同时,也应该准确调整自己的心理以及心态,让自己的人生朝着健康的发展走下去。
三.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同性恋多数是持一种理解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很少看到抨击同性恋的言论出现,很多同学提到了他们可能不提倡同性恋,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一个种族延续的问题,但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社会当中拥有真正感情的同性恋人他们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我们同样应该给予他们尊重与关爱。
其实,我们学校大多数大学生只对同性恋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内容,但是同学们对同性恋人们并不是有歧视心理,这让我们感觉到总体同学们的方向是好的;
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异;
在态度上,认为没有必要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会占比较大的比例,同时在对接受朋友是同性恋与接受家人是同性恋的态度上,会有较显著的差异;会更接受朋友而不接受家人。
在同性恋不被接受的原因中,由于传统的观念导致社会可能会存在歧视心理,和家人的因素导致同性恋不被接受。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仍很缺乏,需要进一步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基本上对同性恋态度比较宽容。
四.后记
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给出相关的建议,如下:
1.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拓宽视野;提高大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不人云亦云,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2.对同性恋的形式、生活等有适量的公开,国家要把握这个程度。
3.完善相关法律条约。
4.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者请专业的讲师开讲座以提供正确的评价与说法。
本次调查所得及其不足:
本次调查准备得不是很充足,因而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就所调查的人数来说,总共150人,这样的人数还是不能够很好地反应大多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所以这次调查也只能说是对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及其行为倾向的调查;其次,在派发问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派发到我们自己的学院,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受调查人员是女同学。
当然,在这次访谈研究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主要是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研究学习之余我们也找到了小组合作的乐趣,大家各抒己的乐趣,然后有付以行动,最后一起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五.附录(引用资料的出处;问卷或量表;计算公式和统计表;调查的主要数据;参考文献;照片等)
附录
参考文献:
1.维基网络《古希腊同性恋》
2.网络《同性恋》
3.《访冯双白:理性科学对待同性恋》
4.陈秀元.中国同性恋研究_回顾与展望_对1986_2006年间178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3]中国性科学,2008,11;17-11.
5.罗曼.同性恋_研究文献综述[2]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07,04;04,04.
6.万兴亚、周昌和:感情挫折成大学生同性恋最大原因[N].《中国青年报》2006.1.13
7.王蛟洋: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B0307班,舒伶俐: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B0304班: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问卷: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的调查问卷——贵州大学南北校区
一.选择题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龄为:A.20岁以下B.21-30岁C.31-40岁D.41-50岁E.51-60岁F.60岁以上3、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同性恋”这个词的:A.朋友B.书本C.电视、电影、广播
D.网络E.学校F.其他_________。4、您认为“同性恋”的含义是指:A.两个相同性别的人互相喜欢、爱暮,并产生身体上的亲热B.姓氏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C.不太清楚5、当您看到同性恋时,会不会有异样眼光:A.完全不会B.有一点C.会,非常介意6、如果您的家人是同性恋,您是否会接受?A.可以,绝对尊重他们的选择B.有一点痛心,但尽量尊重他们的选择C.极度难过,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他们D.十分伤心,无法接受7、您认为导致同性恋的因素是:A.先天形成B.感情挫折C.环境影响8、您心目中的同性恋是什么样子的:A.男不男女不女,一望而知B.长相猥琐,不健康C.他们和常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D.其他
9、你是否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
A.是B.不是C.说不准
10、你身边是否有同性恋的朋友
A.是B.不是
11、你是否认同某些国家同性恋可以结婚的法律
A.是B.不是C.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法律
12、你认为或认识的同性恋的家庭状况(可多选)
A.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B.单亲家庭C.家里常发生家庭暴力
D.家长喜好赌博E.父母在外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F.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
13、你的同性恋朋友的受教育程度
A.初中B.高中C.大学D.硕士或以上
14、你是否能够接受同性的朋友对你有爱慕之情
A.是B,可以理解但不接受C.绝对不能接受,朋友都不能做
15、如果有天你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同性,你会怎么样做?
A.继续喜欢下去,觉得没什么不正常的B.努力克制自己,不再与他有任何来往
C.觉得自己不正常,需要找心理医生
16、你认为同性恋应该受到什么样得社会待遇?
A.受到法律的保护B.受到道德的谴责C.受到排挤和歧视D.应该阻止E.其他
17、关于同性恋,你认为以下最合适的描述的是(可多选):
A.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B.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C.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D.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
18、在你认为同性恋中一下哪个群体较多
A.男同性恋者B.女同性恋者C.两者持衡
19、你认为同性恋的情感能够和异性恋一样会有真爱吗?
A.会B.有的会,有的不会C.不会D.不知道
20、你觉得同性恋人群对你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吗?
A.有很大影响B.轻微影响C.没有
21、以下几种恋情,你能接受哪几种?(可多选)
A.男男恋情B.女女恋情C.双性恋D.都还可以
E.都不能接受
22、您认为同性恋的数量日益增多
A.是一种社会责任B.是本来就无法改变的人们解放性取向的趋势
23、您怎么认为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同性恋小说?
A.耽美小说也是一种文学形式B.受不了,太恶心了
C.只要没有出格的内容,还是可以接受D.喜欢看关于自己喜欢的偶像的这类小说
E.不排斥
二.开放题型
1、您认为一些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和书籍是否应该在国内传播?请举例你知道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和书籍?
2、您认为同性恋对某些疾病的传播有什么样影响?请举例说明。
非常感谢您对这次调查的积极参与与配合!
计算方法:某题某一个选项的得票数/某题所有选项的得票数的总和=某题某一个选项的概率
❸ 临沂名Gay郁浩宇
郁浩宇1997年10月18日在吉林四平公主岭市出生。从小很受家族宠爱,家族里有10多个孩子,就他最受宠了。家族里其他的孩子都不敢向姥姥要钱就他敢,而且一次很多。但是他学习很好,曾在吉林四平的酒吧当过歌手。在临沂市兰迪国际儿童摄影做过摄影师。曾获得过多重奖项,他也是年轻的书法家,国画作家。曾做过相声演员,国家京剧小演员。
家庭背景很好,曾经小时候受到书法家高庆荣的赞赏,还赠与他三支白玉毛笔。
但是在2012年他误入了临沂同志群,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从此变成了男同的“娇子”,15岁的他一开始港经全力什么都不懂但是他很好奇慢慢的偷学了不少,他开始慢慢变成临沂市的名GAY。他在里面曾有三段感情,第一段是在群里认识的22岁叫做林夕(化名)和他的感情不到一个月。原因是林夕家住在沂南,还有林夕背叛了他,第二段是一个朋友带他去广场散步介绍给他的,他当时很单纯,天真所以和他一见钟情,随后的几天他又去广场偷看了那个人。但是他却不敢勇敢的去爱。所以只有暗恋。后来又在群里开始了他的第三段感情,那是和一个大学生他叫武钰皓,两人彼此相爱,现在正在恋爱中。QQ:1015455258(我是郁浩宇的同学我叫林因然)
❹ 现在的大学生男男这么多,都想啥
在校生现艾滋病:男男接触成主因 艾滋病人可长期存活 在校生现艾滋病:男男接触成主因 艾滋病人可长期存活 3月12日,浙江宁波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狼来了?——宁波市学生中的艾滋病疫情》的文章。 文章说,到2014年年底,宁波在校学生中已经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多例,大部分是高校学生,80%以上是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 宁波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负责人张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明,之所以发布这样一组数据,主要是看到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院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的一份提案,说2014年前10个月,全国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2082例,比前一年同期增长59.1%。 虽然人们谈“艾”色变,但也要学会正确面对这种疾病,观察者网曾刊文让大众了解艾滋病常识: 艾滋病能被治愈吗? 很多人第一反应治不了,确实目前HIV疫苗还没有研制成功。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个感染HIV病毒的患者被成功治愈,他就是“柏林病例”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RayBrown)。但没有人确切知道是哪个针对布朗的治疗治好了他的疾病。 唯一被治愈的“柏林病人”布朗,2007年在德国接受了针对白血病的治疗后HIV病毒被消灭。在治疗白血病时,布朗首先接受了放射治疗以杀死癌细胞和在骨髓中产生癌细胞的干细胞,然后接受了来自健康捐赠者的骨髓的移植手术,以产生新的血细胞。 经过治疗,布朗不仅白血病痊愈了,他的HIV病毒水平也下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下去。 艾滋病人的寿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艾滋病目前治愈不了,那得病就只能等死吗?不,艾滋病人的寿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由于药物的作用,AIDS虽然从未被治好,但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慢性病,就像胃溃疡、糖尿病一样。因此,AIDS不再是被妖魔化了的死亡通知书,也不需要隔离治疗。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在内的很多专家都曾提到,艾滋病感染者坚持抗病毒治疗,完全可能活到平均寿命。当然常用的AIDS药物会有很大副作用,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❺ 大学里到底有多少同性恋
大学里到底有多少同性恋
这个不可能的,虽然中国有3900万-5300万左右的同性恋,一个大学中肯定有十几来个同性恋。按照比例来说,同一个宿舍的人都是同性恋的话,那么同性恋就比异性恋多了,那么人口就不平衡,想想就不可能。女同性恋肯定有,平均每个大学也就几个而已。你想多了。
中国到底有多少同性恋
据调查 占总人数的3~5%,其实应该还要更多一些。
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同性恋
理论上是1/10,不过事实上中国对同性恋并不友善,警察也经常用无理的理由拘留gay。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结婚了有孩子,gay是一辈子打死都不会说出来的秘密。
到底有多少人歧视同性恋?
其实心正隐底里歧视的人很少 ,她们只是表现的很其实而已
谈一下重庆到底有多少同性恋
这个应该没有具体的数字
因为这个属于个人的隐私
即使是
大家也不一定会公开的
同性恋者,比例占到百分之五左右,
目前重庆约为3000万人,3000万x0.05=150万
想一想150万个人,嗯,还是挺多的···
中国大学生,到底有多少是同性恋
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是3%-5%,几乎每个大学都有同性恋,年轻群体的同性恋者更敢于出柜,年龄稍大一点的更倾向与隐藏自身性向
大学的话一般艺术学校的LGBT群体会多一些
小说《红楼梦》中到底有多少的同性恋
我看到的《红楼梦》里并没有完全的同性恋,像薛潘、贾琏之徒,既喜欢女人又爱招惹男人,我竟无言以对。但是宝玉绝对不是同性恋,虽说他和秦钟,蒋玉菡等走得非常近,却也只是惺惺相惜,如此而已!
在小说《红链雀楼梦》中到底有多少的同性恋
贾宝玉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看到女孩便觉清爽,见到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照理他应是异性恋者,但当他看到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时,却对他的美貌赞叹不已,因而引发了宝玉的癖性,与秦钟的称呼都乱了伦,两人情谊早已超越了同窗之谊。书中说:宝玉性情体贴,话语温柔,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起了疑心,背地里你言我语垢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这疑心当然也不是平白无故而起。宝玉并不喜欢读书,之所以去学堂正是恋着秦钟。除此之外,他还对戏班子里模样娇好的生、旦爱慕不已,与琪倌(袭人丈夫蒋玉涵)互换汗巾子时被薛蟠“逮住”以及与北静王的关系均是例证。不知这是不是宝玉博爱的一种写照。
秦钟
从第九回回目中我们可以探出了端倪,[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恋风流可以解释为,宝玉恋秦钟,秦钟恋宝玉,两人互为情友。同时,学堂里还有两个外号叫做“香怜和玉爱”的,四个人常常是八目勾留。起嫌疑,当然是指学友们对他四个起的嫌疑。对秦钟的嫌疑还源于秦钟与香怜在学堂里挤眉弄眼假装小解来到后院干“好事”,不曾想被金荣逮住,金荣说:“方才明明撞见他两个在后院里亲嘴摸 *** ,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撅草根儿抽长短,谁长谁先干。”秦钟,情种也。他不仅和宝玉互为情友,还和其他人有说不清的关系。
冯渊
冯渊是一小乡宦之子,本来酷爱男风,最讨厌女子,只因为看上了被拐卖的英莲,花钱将英莲买下,发誓再也不交接男子。本想三日后迎娶,那料薛蟠也看中了英莲。这冯渊怎是薛蟠的对手棚清早,被薛呆子手下人活活打死,这冯渊遇到“削盘”,又遇到“假语存”,岂有不冤之理。冯渊,真冤。
薛蟠
“呆霸王”薛蟠岂是喜爱读书之人,他之所以去家学读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只图结交些契弟”,这契弟当然是指男色。家学中有两个外号叫做“香怜、玉爱”的,因贪图薛蟠的银钱吃穿,被哄上了手。但薛蟠也因此尝到了苦头,他见柳湘莲“年纪又轻,生的又美”不免动了淫心,对柳湘莲调情时说:有了你,我还要家做什么。那知这柳大侠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设计将他骗出城外暴打了一顿,薛蟠只有磕头求饶。
贾蓉、贾蔷
贾蔷原是宁府正派玄孙,因父母早亡,自幼跟随贾珍生活,贾蔷比贾蓉还风流俊俏,二人性情相同,最为亲厚,长大后,贾蔷与贾蓉已经超越了亲兄弟般的关系。十六岁的时候,宁府中传出他俩的风言风语,为了顾及名声,贾珍才让他搬出宁府。贾蔷自立门户过活,更给他俩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第12回里,他俩还帮助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瑞把贾蔷当作凤姐压在身下好一番摆弄,贾蔷故意不作声还扭捏作态加以诱导,可见贾蔷年纪不大,却是风月场上的老手了。
藕官、药官
一对女同性恋者,她们是贾家的御用戏子,藕官演小生,药官演小旦,他们常常饰演一对情人或夫妻,在演艺生涯中,她们体会到了对方的温存体贴,日久生情,戏中的假夫妻成了生活中的“真”夫妻。药官去世的早,所以在清明节藕官焚烧纸钱祭祀她的假想妻子。她们这种难以启齿的关系,在贾府的下人中是人人尽知的。芳官说: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唱戏的时候,都装作那么亲热,一来二去,到像真的一样儿,两个人竟是你疼我,我爱你,所以每节烧纸。
这样的“夫妻”生活竟然成了她们的精神寄托,而且藕官对药官情深意重。药官死后补了一个蕊官,藕官和蕊官再一次出现了同性恋。对此,藕官还有比较正常的理由,她说,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死了妻子,难道就不再续娶了?红楼梦描写的同性恋实在不少,限于篇幅不在一一赘述,曹雪芹笔下的同性恋现象,恐怕不是杜撰,是清朝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撑同志”全明星赛易址,NBA到底有多少同性恋
同性的比例占到人口总数百分之五左右,
同性各职业都有的。
❻ 毕业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这个题目如何能写的有新意
1、同性婚姻立法
a.可以为同性婚姻提供法律保障
b.减少同性恋和正常男女结婚而造成的家庭悲剧
c.减少形式婚姻带来的经济纠纷
2、男同疾病传播:性病传播速度加快,而且低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