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刷抖音
A. 大学生在封校之后,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因为疫情原因,有很多省份的大学生们只能在学校里面上网课,甚至有很多人只能在宿舍里面,也就是因为如此,大家总会寻找一些乐趣。而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一起来谈一谈当代大学生在校的时候都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
疫情期间出不去,大家就自娱自乐
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有很多人都无法出去校园,但是大多数的大学生还都是非常的遵循学校的纪律的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面待着 ,他最后一项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出去,没有事情乱走,如果万一被感染上了的话,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另外在宿舍里面自娱自乐也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收获不同的友情,不同的爱情,又或者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
B. 抖音和快手的受众人群有什么区别
1. 地区差异:存在“南抖音北快手”的观念,从用户基数来看,抖音在南方用户较多,但快手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用户中占比较高。
2. 快手用户特点:快手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女性用户比例略高,为57.8%,男性为42.2%。教育水平以高中及本科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3. 抖音用户特点:抖音的目标用户主要是一二线城市及年轻群体,特别是95后和00后,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9-24岁,女性用户占比66%,男性用户占34%。用户收入和学历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
4. 平台差异:尽管快手和抖音都是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但它们在商业逻辑上存在本质区别。快手更注重与固定粉丝群体的互动,创作者的成长相对平稳;而抖音则以内容创作为核心,新人创作者也有机会凭借优秀作品一夜成名。
5. 创作者生态:抖音对创作者的门槛较低,强调能力导向,因此平台上网红更新换代快,竞争更为激烈。
C. 大学中最没必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在大学里,许多人经过了高考的磨练,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就以为自己“熬出了头”,最终虚度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后步入社会,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
也有很多大学生在校园里偶尔会感到迷茫,没有目标和方向,从而做了很多完全没有必要做的事情:
6、没必要做那些又累又不赚钱的兼职,比如发传单、推销、水果厂工人。一个小时十几块,却把自己累个半死,还不如好好利用网络,怎么也比这些东西轻松。
总而言之,在大学里,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好这件事有没有意义,对自身发展有没有作用,考虑好了在去做,就不容易犯错了。
D. 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刷抖音,北方人更喜欢快手呢
分地区,一直以来都有“南抖音北快手”的说法,虽然从用户数量来讲,南方抖音用户多于北方,但从主流创作内容、用户所占人口比例来讲,这种说法大致是正确的。
快手:目标用户是三四线及农村用户居多,快手用户集中在25-34岁年龄段,其中以25-34年龄段的用户数量最多,占总体用户数量的43%,快手上男女用户比例比较协调,女性用户占57.8%,男性占42.2%。在学历方面,快手用户分布较为均衡,高中以及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最多,分别占比32.8%、31.9%,普遍受教育程度低。
抖音:目标用户是一二线及年轻用户95、00后居多,抖音用户主要集中在19-24岁,占总用户数量的40%,性别上,女性占比更高,达到66%,男性用户占比仅为34%。抖音用户收入、学历集中在本科以上,消费能力较强。
虽然快手与抖音都是短视频与直播结合的自媒体平台,但双方的商业逻辑本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快手以固定粉丝群体与内容受众为主,创作者成长比较平缓,一步登天的可能性不大,比较注重粉丝群体逐步增长的维护,比如快手上常见的“老铁”、“家人”等称呼本质上都是对粉丝归属感、凝聚力的增强。
抖音以内容创作为中心,即使是新人创作者仍有极大机会凭借优秀作品成为爆款,一炮而红。一直以来抖音上突然爆红的例子屡见不鲜,抖音对于创作者并没有太多要求,属于能者居之、唯能力论的平台。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抖音上的网红起起落落,更新迭代极其频繁,竞争更加激烈且明显。
E. 大学生都集中在网上哪里呢
校园网、bbs等等。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