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❶ 2024大学生毕业人数有多少
202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87万人。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招生人数为117.65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7.00万人,增幅为6.32%。其中,博士生招生12.58万人,硕士生招生105.07万人。这些研究生将于2024年毕业。
在普通本科教育领域,招生人数为444.6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33万人。根据这一数据推算,2024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也将有所增长。此外,专科起点本科招生人数为71.77万人,他们也将在2024年毕业。
2024年,普通本科和研究生在学人数总计为1893.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4.70万人,增长率为4.11%。当年,这些学生中的428.10万人将毕业,比上一年增加了7.59万人,增长率为1.80%。
职业本科教育方面,2024年招生人数为4.14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946人,增长率为7.66%。另有专科起点本科招生1.51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人数为12.9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59万人,增长率为76.18%。
在高职(专科)教育方面,2024年招生人数为552.58万人,其中包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5.20万人。与上一年相比,高职招生人数减少了18.03万人,下降了3.16%。高职在校生人数为1590.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30.55万人,增长率为8.94%。2024年高职毕业生人数为398.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1.72万人,增长率为5.77%。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并不等同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这一数据需要扣除当年升学的人数,包括专升本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因此,2024年实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大约在990万人左右。
❷ 2024年毕业生就业报告!从数据看大学生就业现状,互联网行业大爆发
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79万人,再创新高。智联招聘通过调研发布《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趋势。
毕业去向方面,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应届生中,慢就业、自由职业的比例分别增长至19.1%和13.7%,单位就业占比55.5%,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选择更加多元。
双一流毕业生深造比例升高,普通二本、专科毕业生比例下降,呈现分化。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深造比例从7.9%升至16.9%,普通院校毕业生深造比例则降低。双一流学生保研优势更明显。
就业偏好方面,继续求稳心态加重。应届生首选国企工作,占比47.7%,国家机关占比14.7%,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占比分别为13%、12.5%、10.7%。国企吸引力逐年上升,民企吸引力逐年下降。
期望行业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政府/非盈利机构、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行业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6.4%、9.4%、8.9%。IT互联网行业为应届生主要就业领域。汽车/生产/加工/制造行业占比8.2%,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学生更关注高端制造领域。
技术岗位成为首选,占比24.2%,蝉联各岗位之首。行政/后勤/文秘、财务/审计/税务岗位占比分别为16%、10.9%。技术岗位薪酬较高,行政、财务岗位就业门槛较低。
求职进展总体平稳,截至4月中旬,47.8%毕业生已获得offer,比去年略有下降。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比率最高,占比56.6%。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依次为49.4%、47.1%、43.9%。
对于是否拿到offer,38.9%归因于相关实习经历,28.5%认为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实习实践经历被认为是求职加分项。名校光环和专业前景对就业助力作用仍然认可。
对于没有拿到offer,36.2%认为自己太迷茫,27.4%认为掌握技能少,22.9%表示缺乏实习经历。目标感、专业技能、实践经验是影响就业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就业选择更加务实,近9成毕业生并不执着于“好工作”。14.7%毕业生已签约用人单位,签约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比例增长。43%认为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66%对匹配度表示满意。
毕业生基于自身认知和外部环境,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选择更加多元,就业态度更加务实,追求稳定工作和安定生活,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感。
对于高中生来说,生涯规划尤为重要。学校和家长应指导学生找到兴趣志向,提前规划未来求学和就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