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开题
Ⅰ 北京理工大学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daxue.chazidian.com,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二)、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三)、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三、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Ⅱ 博士毕业补助几十万
作为科研主力军的博士生,常常自嘲为“科研民工”。毕竟博士生的收入水平连城镇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都达不到。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把钱给学生,你会用它来做什么?”目前,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博士生的资助力度。
以下是来自博士生的真实分享。我们来快速看一下不同大学读博期间的收入差距有多大。
高配版(年收入5-10万)
柯南科技大学博士每月8333,一年10万真的很高,而且生活安逸,哈哈哈。
2.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
南科大硕士一年5万,博士一年10万。课题组发放的资助金单独计算,各部门论文的奖励单独计算。
我读博的时候已经年薪25w了(论文奖励拿了点钱)??没有对比真的没坏处。谁能说我不羡慕这个年薪,谁能相信!
南科大博士每月8333。你说真的吗?清华的工学博士,每个月才4310。
Xi典博士平均月薪5000-6000,干项目无上限。
5.哈工大在读博士。
2021年哈工大工程基金和科研基金博士生基础奖学金为5万元/年。(管理基金和基本基金博士生基本奖学金额度为43000元/生/年。
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读博士。
研究生奖学金5250元* 12月=63000元。少数不算的优秀者会获得国家奖学金、导演奖学金等职称奖学金。
7.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
某理工学院,扣除学费,算助教,一个月净工资6600元(你身边的人几乎都是这个价格)。都说收入有底线,一年5万。
8.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最终两年内可以通过校奖拿到4000元/月。据说以前有学校奖的话,实验室是不会给钱的,但是这种行为从那以后就被禁止了知拍,所以我毕业的时候(2017年夏天)一共是5300元/月。
感觉住宿基本都是白吃的,饭菜那么便宜,还不用交税。我好开心,但是那时候,我没有时间每天花钱写代码刷论文.
9.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国家补助2300/月,交十个月,医院补助1800/月,学费退至10000/年,年奖金40000,值班费300。
帮助不是导师的老师收集标本,做一些小实验,可以给1-2k。这样的工作一年可以做两三次。在系里举办的全国年会上,我的研究生帮了1000。年底发表的文章按影响因子计算,不到一万篇。
总的来说,虽然不多,但是心里感觉很舒服。毕竟只要我努力,大家都会尊重劳动。反正我还可以老。
10.华中地区985高校在读博士。
目前春季博士博艺,2021年2月底入学。4月份发了3月工资,三助补助6100,还不算国家每个月发的1500(听说要等到学期结束才一起发几个月);4月份的工资还没发,应该是6500或者6900(三个助理多做了几百的事情),6900是顶一个。博博三每个月要比博一多补贴500,三助不要变。同一个系差不多,同一个学院不同系差别不太大,同一个学校不同学院差别很大。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挂出招生公告,保底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年收入10万元;南开大学称,该校最优秀的博士生
2.西北农业大学。f大学在读博士。
每年可以拿到15000的学术奖学金,01600 * 12月研究生助学金=34200元。
3.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每年可以获得10000学术奖学金,22000研究生穗誉助学金,10000研究资助=42000元。
去吧
海交通大学 文科博士
文科博士在读,前两个月每月 1820,第三个月开始 2320。第二学期开始学校涨到了 3320,导师开始补发补贴每个月2000。自己做助管每个月几百块收入。学费不用交,但是学制四年。基本都要延期,最快也要四年半。
5. 浙江大学 材料学博士
学费一万,分两次返还,一次五千;博三开题之前,每月补助2400,其中800由导师出。开题之后,每月补助3400,其中 1300 由导师出。
硕士学费八千,分两次返还,每月1000,其中三百由导师出。奖学金五花八门,不过材料这块,要拿奖学金一定是要有文章的。
6. 武汉大学 理科硕士、博士
到手的基本上只有国家给的补贴,硕士 500*12,博士 1835*12。硕士因为补贴少搭族羡,导师每年会给两次补助,总共三千多一点。博士是不给的。
发文章的话,按档次导师会发 1-3K。此外,就是各种奖学金,主要是国奖和学业奖学金。国奖能拿到的人是极少数,学业奖学金是用来交学费的,分三等,三等刚好是学费,一等和二等分别多出 6000 和 3000,占总人数 30%。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博士来说,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国家补贴1835。这是我们课题组的情况。
7. 同济某全日制 在读工科博士生
一个月补贴3200,导师还会发额外的交通补助,年末有补贴(不方便透露数额),如果做助管或者助教还有额外的800,另外做导师的项目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额外的补贴;免学费(走流程是先交10000,然后学业奖学金10000)。
8.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材料在读博士
每个月国家补助1950,课题组补助600-1200;学费一万;奖学金全覆盖一万(相当于免学费)。
9. 山东大学 博士
2013年入学,前几年一直是1300元/月,后来涨了200元,即1500每个月。但是博5开始一年需要向学校交1万元学费。因为山大需要发两篇cssci才能毕业,基本上大家都会有一个漫长的投稿时间,也就说正常4年毕业的应该是少数,还有博士8年级,10年级的。我身边的情况就是这样。
每月1250。
一个月2750,还不如有些学校硕士发的多。
一个月2400。
待遇学校和导师一起2500 加上8000 一年的奖学金,平均下来一年大概3300一个月;破四唯之前还有科研成就奖可以每年凭文章拿点奖金,现在全取消了,而立之年 还得靠家里支撑?太难了?毕业后可能更难?
今年补贴刚刚涨到2750。
从每月76元到年收入10万
1985年,国内博士生每生每月补贴仅为76元(有工作经验加15元),1996年提高到240、260和280元三档,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前后。
2009年,王小凡、施一公、饶毅等知名科学家注意到研究生们普遍明显偏低的待遇,并就此致信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征集到了国内外近60位教授的签名、支持。因为这件事,博士生的补贴提升到了每月不少于1000元。
2017年两会前,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提到:“这次考虑到物价等因素,应该再次提高研究生补助金了。”
同年3月,全国博士生每年的“国家助学金”都涨了3000块,平摊到每个月是250块。其中地方高校从12000元上涨至15000元,地方高校从10000元涨至13000元,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也依照执行。
相关问答:
相关问答:读博士一年要花多少钱?
读博士一年需要花多少钱,这是一个见仁见智且因地区不同、高校层级乃至个人消费习惯的差异化问题。现在,根据我的经验和了解,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博士的补贴与奖助体系问题。目前,博士研究生每月都是有津贴的,从1500-6000不等,且文理科有多不同。对于理工科来说,如果导师有横向项目,自己参与度高,可能收入更高。博士研究生除了基本津贴,还有各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和社会冠名奖学金。如果有不错的科研成果,是可以申请到5000-30000不等的奖学金额度的。按照最低收入来说,一个博士研究生仅领津贴,一年至少有15000元。实际上,据我了解不少清北复交的博士研究生,一些优秀的博士可以获得4-6万元每年。
第二,城市层级和地区分化。对于上海来说,在校生每月2500元或许都有些捉襟见肘。如果博士研究生还在谈恋爱,这个数字可能还得翻1.5倍。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每月2000元基本消费肯定可以保障,或许可能还有少数盈余。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物价消费水平,决定了博士生的津贴是否够用。不同层级的高校、地区分布的差异,都会影响到博士的消费问题。
第三,博士期间的开源与节流。现在博士,可以从事不少兼职,兼职教师,兼职写稿稿费等。我身边有一个博士朋友,在上海读博,兼职收入大概每年2万元。学校每年的收入是23000元,偶尔申请上一个奖学金,大概10000元,基本上能够允许他保持一个稳定的消费水平。对于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博士来说,可能一年至少有10万的消费。但是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来说,每年3万元已经可以过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了。
因此,读博每年需要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津贴额度、文理工科、是否兼职和个人的消费习惯问题。如果你家境优越,且身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高消费地区,个人消费度高且正在恋爱,那么每年至少需要6-10万元。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博士研究生,无论在哪个城市,每年2-3万元是可以生存的。总之,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经济实现独立这个问题并不大。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