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待遇
㈠ 复旦中文系傅杰的一些情况
傅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简历
1961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79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83年毕业后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师从姜亮夫、刘操南教授治中国古典文献学,1986年获硕士学位,留所担任姜亮夫先生助手。199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元化教授治中国文学批评史,199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在胡奇光教授指导下研治中国语言学史。1997年出站后留系任教。曾任汉语教研室主任,现任中文系副系主任。1998年任副教授,2003年任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双聘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范围
中国语言学史、中国学术史
所开课程
古代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学史,中文工具书的使用,《论语》精读
《管锥编》精读 中国学术史 清代学术文献选读 近代学术文献选读
科研成果
编著
聆嘉声而响和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
校勘学概论(与张涌泉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敦煌文物外流简史 沈阳出版社 1998年
新译三略读本 三民书局 1998年
论语一百句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 (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王国维论学集(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章太炎:自述与回忆(编)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失落的文明 (李学勤文录,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论士衡史(余英时文录,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姜亮夫全集(24卷,副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古文字诂林(12卷,参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004年
经义述闻(与虞万里等合作标点) 海南出版中心 1999年
二十世纪国学丛书(12种,与陈引驰、杨杨合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2001年
释中国(4卷,与胡晓明合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论文
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 《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
甲骨学史二题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
章太炎与汉语修辞学 《天津师大学报》 2002年第5期
所谓《日知录》袭钱氏说正误 《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商颂笺议 《古文献研究》第1辑
唐宋词语词注释商兑(与樊维纲师合作) 《文学遗产》增刊第17辑
先秦至明代古籍校勘学述略 《福建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清代校勘学述略 《浙江学刊》 2000年第5期
段玉裁评传(与郭在贻师合作)《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年
《古书疑义举例》导读 《古书疑义举例》卷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说文解字诂林》述论 《中国文化》第23辑 三联书店2006年
二十世纪的义理与考据之争 《文汇报》2003年1月22日
我们怎样倡导学术规范 《文汇报》2003年11月2日,收入《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一部有待修订的部荐研究生教材 《卿云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思考 《文汇报》2001年7月3日
《发现论语》:新见还是搞笑 《文汇报》2003年6月15日
姜亮夫先生传略 《汉语史学报》第3辑
评洪诚《训诂学》 《江苏古籍版图书书评序跋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现代学术史上的宝贵资料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学人风范——读《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 《文景》2004年第1期
周祖谟先生《尔雅校笺》重刊序言 《尔雅校笺》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重刊序言《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举要》重刊序言《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清人笔记条辨》重刊序言 《清人笔记条辨》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顾颉刚先生《当代中国史学》重刊序言 《当代中国史学》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萧公权先生《中国政治思想史》重刊序言 《中国政治思想史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合刊序言 《治史三书》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关于“言有易,言无难”的出处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8月26日
《古书疑义举例》袭《经解入门》说的始作俑者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2日
原典精读教学记事 《大学》2004年创刊号
获奖情况
2002年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2001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一等奖
2002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二等奖
2003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二等奖
2004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二等奖
有幸听过傅杰老师的几次课,算是有过几次缘吧。他的课不是新东方那种肤浅的幽默,而是一种人格魅力中透出了风趣。记得那次我在一家音像店碰到过他,那家店是给淘友开的。最初我以为他不会超过四十岁,后来才知道他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不过看上去真的很年轻。他是一个很谦逊的人,让人容易接近。
㈡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院所概况
文史研究院院长为葛兆光教授,研究院设有学术委员会和国际评鉴委会。2010年起,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十一名海内外学者组成,负责制定学术发展方向、拟定研究课题并鉴定、验收研究成果、协助审查研究人员资格;国际评鉴委员会由七名海内外学者组成,对研究院的各种工作给予监督与评鉴,并提出改进意见。院内有院务工作小组,负责协调研究院的内部行政工作,加强与校内各院系联系,以及开展日常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等事务。
目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共有十名专职研究人员,从事各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此外,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也将继续招聘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成立三年来,文史研究院在复旦大学校方和院内同仁的协力推动下,坚持明确的研究方向、严肃的学术品格与充分的国际合作,在学术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讲演、人才培养及教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了海内外同行的好评。未来三年内,还将继续开展以下工作:
一、五个研究方向。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动“从周边看中国”、“批判的理解国际中国学”、“交错的文化史”、“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与“中国思想、宗教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五个方向。
二、国际学术合作。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进与海内外同行机构的联络与合作,包括人员交流、合作教学以及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以上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充分的沟通。
三、系列出版物。继续推进学术著作集“复旦文史丛刊”、论文集刊“复旦文史专刊”、学术演讲集“复旦文史讲堂”与“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的出版,并于每年出版四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通讯》。继《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之后,还将致力于域外中国文献的编辑出版,如《朝鲜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等。此外,将继续在《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建设“文史研究新视野”专栏,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四、“复旦文史讲堂”与“小型学术研究会”。有选择地邀请国内外高水准的人文学者讲演,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研究动态。此外,将继续举办小型学术研究会,在专业和学术的范围内,讨论学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五、教学工作。除专职研究人员在复旦大学各人文院系开设有关课程之外,研究院还将努力建设“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的博士课程方向。
六、团队建设与工作室。继续从海内外招聘专职研究人员、访问研究人员与博士后人员,在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之后,还将组建其他几个方向的工作室。
七、资料室与网站。文史研究院资料室除了继续补充必须的图书资料、扩大订阅领域内的海外学术期刊之外,还将重点购置海外中国学论著、域外汉文文献以及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研究院网站也将继续以较高的更新频率发布最新研究动态,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术资料。
㈢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联系方式
文史研究院重点支持五个方向的研究,研究项目向海内外公开招标,欢迎对招标项目有相当积累、研究团队稳定、研究时间充分的学者参与投标。具体招标项目请关注文史研究院网站发布的招标公告。
材料寄送:200433中国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文史研究院欢迎海内外专注于东亚跨区域历史研究、中国艺术、思想与文化史研究等领域的学者来院访学。申请人可从文史研究院网站下载《访问学者申请表》,连同个人简历寄送至我院。详情请关注我院网站每年发布的人员招聘信息。
材料寄送:200433中国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接受海内外年轻学人来院继续研究。目前已有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为:1. 思想史和文化史、亚洲文化与历史研究,葛兆光教授;2. 汉唐文献,陈尚君教授;3. 考古与艺术史,李星明教授。
博士后申请、招收、录用、入站等事项,请参见复旦大学人事处网站《复旦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申请时间每年上半年截止3月31日,下半年截止10月31日。
材料寄送:200433中国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文史研究院重点支持五个方向的研究,研究项目向海内外公开招标,欢迎对招标项目有相当积累、研究团队稳定、研究时间充分的学者参与投标。具体招标项目请关注文史研究院网站发布的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