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机械博士
Ⅰ 白玉成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讲师
白玉成,男,1979年8月5日出生,博士学历,现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讲师。他于1998年至2002年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获得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在2002年至2005年于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获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在2005年至2009年,他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深造,获得了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他参与了武汉大学电气工程流动站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1年10月起,他在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机械系工作。
白玉成主讲的课程包括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他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发表的多篇论文、专著和教材。例如,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国际智能机器人应用大会等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他还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主持了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专注于电力线缆高效攀爬蛇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此外,他还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如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超)高压输电线路自主巡线机器人及其应用、山东电力研究院的高压巡线机器人感应取电装置、高校自主科研项目、宁夏吴忠供电局的输电线路导线断股和损伤自动检测装置等。他拥有多个专利,涵盖了沿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行驶的机器人、用于架空高压输电导线的感应取电装置、数控系统实时同步网络控制器及通信控制方法、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数控通信方法、分布式开放体系数控系统、数控系统通信接口、数控系统及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等。
Ⅱ 武大动力与机械类就业怎么样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不错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域优势:特别适合在南方地区发展,有着较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薪资待遇: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待遇通常会更加优厚,但工作压力也会稍大一些。
高校就业机会:如果选择进入普通高校,这个专业还是有不少机会的,但青年教师的起步阶段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科研院所选择:科研院所是一个介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不错选择,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科研实力优势:武汉大学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资源利用等行业有着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广泛的职业选择:学校的动力与机械类领域研究涵盖了动力系统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选择。
注重实践能力:动力与机械类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前景、薪资待遇、职业选择以及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