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2016大学生创业失败率

2016大学生创业失败率

发布时间: 2025-08-09 20:10:10

❶ 那些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最后都过得怎样了

那些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最后都过得怎样了?

创业需要条件,当然除了宦二代富二代,他们不在意。创业不仅需要学历,还需要经验和经验,需要恒心和毅力。据说创业成功率只有2%-5%。花了家庭三代人的积蓄,其结局很不乐观!

在研究毕业半年后创业者的风险因素时,发现2011-2015五年的大学生创业者,“资金不足”“企业管理经验不足”“营销困难”是创业失败的三大风险,其中“资金不足”是三大风险的

创业最主要的资金和人脉支持。 没有资金的时候,第二个没有经验的时候,第三个没有经验的时候,你会谈论什么样的创业呢? 总的来说,大学生不能随便创业,但必须随时有创业的梦想。 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先武装自己,然后去创业。

❷ 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

第一,大学生创业活跃度高。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2015年至2017年,我国每年创业大学生人数超过20万人,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从1.6%上升到3.0%,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日益活跃。报告还显示:2017年,有26%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的创业意愿,比2016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更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可见,创业已经从小众尝试变成了大众认可的一种选择。

第二,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性较高。大学生创业不同于社会人创业,他们的初衷不是利益驱动,而是希望通过技术革新、模式创新等实现人们更美好的生活,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因此在创业过程中更关注产品的创新性。《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65%的青年创业者认为自己的产品具有新颖性,而非青年的这一比例为57%。我国约12%的青年创业者使用了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的非青年创业者比例仅为7%。特别是从近几年“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均来自于对所学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第三,“互联网+”是大学生创业热点。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时代,切实感受着互联网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他们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也更具有“互联网+”的思维和灵感。《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2%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在住宿餐饮行业进行创业,占比最高。这是因为住宿、餐饮行业创业门槛较低,并且与当前的消费升级趋势相契合。同时,有19.3%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在消费电商领域创业,占比较高,反映了“互联网+”对消费行业的影响逐渐加深,由此延伸出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第四,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多。当前,国家各级政府都配套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大学毕业生创业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享受一定免税政策,享受银行低息小额贷款,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等。同时,我国很多地区也纷纷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办公场地、启动资金、指导咨询等服务,帮助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开花。高校也积极搭建校园孵化平台,通过校、政、企协同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1]。从整体创业环境来讲,当前给予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一,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是一项对资金需求非常大的活动。在创业初期,大学生创业者不仅需要租办公场所、店铺、厂房、聘请工作人员,而且还需要有维持企业运行的流动资金,而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没有积蓄。因此,创业资金不足往往成为大学生创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在中国青年创业者的资金来源中,只有9%的资金来自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23%的资金来自银行。同时,中国青年的创业资金来源中,有58%的资金来自家庭积蓄,而欧洲和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14%。《2016-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中也提到: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者认为最能够影响创业成功的客观条件,在调查中所占比例为25.95%。由此可见,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

第二,创业能力不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于富有激情,但劣势也非常明显。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曾对100名在校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近8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不足。一是创业知识不足。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偏重于自己学科的内容,对于实际创业中用到的各种财务知识、会计知识、金融知识、市场营销等内容了解得不够。[2]另外,就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来看,普遍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对创业实践的涉及较少。二是创业选择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对市场情况、行业发展、消费者需求没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往往比较理想化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急于求成,过于重视高产出,忽视了项目本身的艰难性,这也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三是创新意识有待提升。大学生创业与社会人员创业的最大不同就是具有创新性和技术性,由于在资金、经验、能力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所以大学生创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第三,创业教育缺失。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自然而然地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任。《全球创业观察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87%的中国青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而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该比例为68%。某高校曾对四川省14个高校进行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仅有24.1%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比较了解,而大部分都停留在了解一点的基础上,或者简单听老师或同学提过。[3]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师资;二是难以提供足够的合格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以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程的形式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三是难以与社会开展有效的合作[4]。同时,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还存一些误区,如将创业成功作为目标,重创业、轻创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教育,与高深知识取向不符等,都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❸ 在校大学生创业好处与坏处

在校大学生创业到底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在校大学生创业好与坏,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好处:将知识转为实践

时值暑假,大学生们结束了一学期的忙碌后,开始自己愉快的假期,或出去旅游,或参加 社会实践 ,或者宅在家里,而也有一些人在忙碌着自己的事业,菏泽小伙侯浩然就是其中一位。

出生于1997年的侯浩然是山东交通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入大学之初他就有了自己的创业构思,“高中学生在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时有一些项目可以加分,而很多学生又缺乏这样的特长。很多学弟学妹都有这样的困扰。”侯浩然说,正巧他的朋友里有一些做专利申请项目,侯浩然就想,能不能给他们做个对接,让做专利的可以给学弟学妹们进行培训,这样双方就能够互利互惠,朋友有了资源,学弟学妹也可以拿专利加分。

有了这样的想法,侯浩然就想成立一个公司,专门为自主招生做服务。“我们是学生和家长的助梦团队,是自主招生高校匹配团队,主要做科技创新大赛+高校匹配专利+高校匹配国家期刊论文的复合型材料组合。”

2016年11月9日,注册了山东侯府 文化 传播有限公司。“一开始老难了,为了跟学校方面联系上,我在学校门口蹲点,晒了好几天的太阳,才见到学校老师,跟学校建立了联系。”

“创业的出发点就是想自己做点事情,也算在社会上历练一下。”侯浩然说。

与侯浩然一样,张童非也是一名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就读于山东大学,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张童非和他的创业小分队开始了自己的 创业项目 ,他们率先发明了一款名为“无烟打火机”的产品。

“我觉得在学校创业能够让我们提前接触一下社会,调研一下社会需要哪些东西。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也算是一次尝试吧。”张童非如是说。

据张童非介绍,山东大学跟他同一批的创业项目有30多个。

坏处:后续扩大资金是问题

就读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的张童非,今年夏天刚刚 毕业 ,暑假后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业,他和小伙伴设计发明了自发电无燃料智能戒烟打火机,跑步振动就可发电做点火源,通过app社群亲友关注可以提醒戒烟计划落实。

张童非认为“在校期间做一次创业的尝试是一件好事,我们从一开始一个小小的想法到现在发展成一个比较大的项目,也是对我们所学的一个运用,而我们现在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项目,现在已经又开发了两个新的项目了。”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张童非认为,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他告诉记者,“现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跟其他已有公司的一些合作,还有就是学校的创业立项资金,在这两年的运作中还算可以,但是后期进一步的市场化,要把产品推向市场,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个有竞争力的位置。”

对于侯浩然来说,资金也是不小的问题,他告诉记者,“一开始创业的启动资金主要是我自己的生活费,后来父母也给了一部分。”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 报告 ·2015-2016》数据显示,73.16%的创业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在前30%;76.20%有学生干部经历;65.70%有勤工助学经历;21.42%是中共党员。

对于在校创业是否影响学业的问题上,张童非认为,影响并不明显,他认为在校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裕的,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我们的团队并不是时刻都需要工作,大家分工合作,而且进入团队的也都是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的同学,目前骨干成员有3个,总成员有十几个。”

而侯浩然则认为,学校的课业还是比较重的,创业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选择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在上学期间想要创业的话,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除非是自己有非常强烈的创业想法。”

专家:完善创业环境多方资源投入

山东创业职业培训学院院长刘雍认为,“现在大学生创业,往往面临着创业失败率高、缺乏创业信念、资金缺乏等问题。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大学生有激情、有活力,但是行业知识、管理 经验 和社会经验不足,容易眼高手低。”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明确创业的根本目的,同时,也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扬长避短,用旺盛的精力和年轻灵活的头脑帮助创业成功。”刘墉说,建立完善的创业指导和帮扶体系,传统的 教育 模式、现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容易让大学生形成一些对创业不利的的思维惯性,创业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些都需要在创业前梳理清楚。

创业哲学教研室主任、《创业哲学》作者熊苇杭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

熊苇杭说,“要完善创业环境,多方资源投入,真正让想干事创业的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还要建立宽松地舆论环境,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手创业失败者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真正解放创新力,让创新者有茁壮成长的土壤。”

目前,山东创业职业培训学员也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推行的0.5创业模式,由专家评审确定创业项目,然后组织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广泛招募严格筛选创业者,加上帮扶机构四方组成创业团队。获得帮扶的创业者将首先成为合作项目的股东和运营管理者,并获得合作项目方及创业导师等的支持,保证创业的成功率。

热点内容
大学老师水课 发布:2025-08-10 00:21:49 浏览:386
美国中部大学排名 发布:2025-08-10 00:16:47 浏览:777
淘宝大学杨柳老师 发布:2025-08-10 00:16:35 浏览:297
地理位置好的美国大学 发布:2025-08-10 00:15:39 浏览:850
大学教授以上级别 发布:2025-08-10 00:15:36 浏览:567
国际大学物理专业 发布:2025-08-10 00:08:08 浏览:224
青海师范大学考研英语参考书 发布:2025-08-10 00:07:00 浏览:989
贵州大学2017博士 发布:2025-08-10 00:06:07 浏览:989
写给大学老师的英语信 发布:2025-08-10 00:06:04 浏览:545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2017 发布:2025-08-10 00:03:59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