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大学生
1. 内地在港女大学生因生活不开心而上吊自杀
香港科技大学又发生校园悲剧,一名内地女生被发现在宿舍的厕所上吊自杀,留下遗书透露自己生活不开心。这是科大11年来发生的第8宗学生自杀案。
用围巾挂着水龙头上吊
星期一傍晚,在科大校园的何善衡楼宿舍内,有保安发现位于8楼的一个伤残人士厕所门打不开,于是用钥匙开门,发现一名女子用围巾挂着水龙头上吊,保安立即将女子救下并报警,但医护人员到场后证实她已经身亡。
据了解,上吊自杀的是一名来自内地的22岁女生,这名丰姓女生目前就读于科大工程及商学双学位课程,课程为期四年,而她目前大三。警方随后发现死者遗书,内容透露其在港生活不开心,但没有具体自杀原因。
目前正处于科大的考试期,有猜测是由于她思乡以及学业压力过大等原因,受情绪困扰而走上绝路。
据悉,科大会联络死者的内地亲属,并在来港办身后事时,提供所需协助。科大发言人表示,对事件深感惋惜及哀悼,并向死者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校方将尽全力按她的家人的意愿提供支援和协助,并为大学师生提供情绪及其他方面的服务。
科大11年发生8宗自杀案
在科大一个内地学生论坛上,昨日凌晨贴出了题为“沉痛悼念丰烨同学”的帖子。文中提到去世的女生不仅学业精湛,更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帖主对她的去世表示哀悼。
科大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提醒说,适逢期末,无论是面对考试或科研的压力,还是面对其他困难,希望各位都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多与朋友或家人倾诉。也恳请各位关心一下身边的同学、同事,倘若发现他们情绪受困,不妨主动与他们交谈,并且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帮助。
科大在过去11年间,已经出现8宗学生自杀死亡的案件。来自内地、2004年就入读科大的博士徐先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校方对学生的关怀其实还不够,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改进。
徐先生说,自己在科大读书这么多年,目睹了多宗学生自杀案件,其中2007年自杀的一名博士生是他熟识的朋友,当时对他打击非常大,而此次去世的丰烨他也听说过,因此听到噩耗感到非常难过。
希望校方能够多关怀学生
徐先生提到,他所知道的学生自杀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感情,而更多的是学业受到困扰。“比如我们这里,研究生压力很大,但投诉机制却跟不上”。他说,2007年自杀的那个朋友,正是因为导师要离开,而他就此学业就没有下落,因此才绝望自杀。
“这些问题,希望校方能够多关怀学生。”徐先生说,理科生往往不善于情感表达和抒发,即使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内地学生也会觉得跟香港的心理医生有隔膜,因此鲜少有人会去咨询。
而对于本科生,除了有一个“宿舍导师”帮忙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也鲜少会过问学生的心理。
港澳观察
学子为何走上绝路?
内地的学生在港出事,已不是一宗两宗,但青春年华却走上绝路,总是令人痛心,其背后的原因也更引人深思。
这些年,赴港上大学的越来越多,但能赴港读大学,无论是成绩还是各方面素质,都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内地生出现意外,外界总把原因归结于个人情绪困扰,比如无法融入集体、学业压力重等,其实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有时候,每个人面对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而校方、师友对其的忽视,再加上个人的不可自拔,很可能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宿舍被学校收回,自己无处住而自杀;有学生因为情感不顺自杀;还有研究生因为科研问题无法按时毕业而自杀。
这些问题看起来无甚紧要,也并非不可解决,但最终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根据研究,人在自杀前会有异常迹象,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干预,或许就可以制止悲剧的发生,但防范于未然的机制似乎是缺失的,或者是无效的。
在内地,很多高校有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辅导员的传统,这些辅导员之于学生可谓亦师亦友,双方可以较好地沟通,并及时化解一些负面情绪。而在台湾高校,同样有类似的“学长制”对每个学生进行到位的关心。
这些制度保证了远在异乡的大学生能够有个沟通和交流的渠道,但这些做法,在崇尚自由的香港大学校园里并不流行。
在多起学生自杀悲剧发生之后,香港的高校应该反思,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女学生失联8天后,遗体从江中打捞上岸,父亲:出事前无异常,真相如何
近年来大学生失联事件时有发生,大部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一条条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不已。一则江西失联女学生的寻人启事在朋友圈疯狂转发,大家都在尽自己一点力量,祈祷女大学生能够平安归来。女大学生张某离校后就是失去了联系,警方接到报案后展开全面调查。噩耗传来,张某的遗体在赣江中被搜寻人员发现。
张某是江西华东交通大学一名大四在读学生。在家人同学眼里,张某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从发现遗体,这期间亲人好友都在全力寻找。张某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都不见其踪影。张某晚上7点离开学校,之后去了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胡表示,当天并没有发现张某有一点异常,她至今想不明白好友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张某还和同学一起在图书馆有说有笑。就这样,张某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离开了人世。什么问题都没说,没有和任何人提及过。相信很快警方就能查出死亡原因,也希望张某一路走好。
3. 南京大学生黄雨蒙在青海无人区意外死亡说明了什么
南京女大学生黄雨蒙,在无人区意外死亡,说明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同时面对压力,应该适当的放松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黄雨蒙在无人区遭遇不测,首先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危险,说明这种危机意识,还是不够的。因为可可西里无人区,是四大无人区之一,而且这里还有棕熊、藏獒、野狼等动物出现,所以说是相当危险的。假设黄雨蒙并不是抱着自杀的目的赶赴可可西里的,那么说明她对自然的了解并不够,缺少对大自然的敬畏。其实可可西里无人区危机四伏,即便是食物充足,那么横穿可可西里,也需要四十天左右的时间。况且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这对于体能,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体能下降,同时缺少食物,我们姑且不论是否有猛兽袭击,就这两个恶劣的条件,就足以让人承受不住,更何况还有极端的天气,这些都是致命的。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黄雨蒙可能服用了安眠药物,加上缺氧导致昏迷。如果黄雨蒙能有危机意识,那么就不会独自赶往无人区。也有可能是自己毕业论文没有做,心情不好,来到这里,是为了单纯的散心。可是她却不知道可可西里的危险,最后发生了意外,这告诉我们,应该具有危机意识,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安全。
4. 一个求职大学生遭遇的悲剧
这一悲剧再次说明,打击传销组织,我国立法执法都存在弱点和盲点。
57岁的吴瑞祥看到躺在炕上的季鹏程就想掉眼泪。39天前,作为律师,他认识了这个年轻人。从此,他接触到一件以前很少关注的事情——传销。
23岁的季鹏程是在校大学生,将于2008年7月毕业。为了找一份工作,他四处奔波。目前,他躺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北大庙村的家里,生活不能自理。导致他生活发生变故的原因是传销。
赤峰市翁牛特旗,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旗),以农业和牧业为主要经济,人均年收入700 元(RMB)左右。作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季鹏程就读于湖北省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来一些人羡慕的目光。
季鹏程回忆,作为2008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即将毕业之时,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努力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出生在农村的我,深知父母的艰辛,为供我上学,他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农活、打散工。看着父母白发越来越多、腰越来越弯,我内心就受不了,想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分担一点生活的压力。」季鹏程说。
这时,他从网上看到「中铁三局高速公路项目招测量员」(纯系骗局,与中铁三局无关——记者注)。当时,季鹏程想,这种野外工作,环境差,条件苦,竞争不大,况且「中铁三局」是国企,也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为此,他根据网上公布的电话,与一位自称「卢经理」的人取得了联系。根据对方指点,他决定前往山东省菏泽市参加面试。
2007年11月26日上午,季鹏程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时间为一周。11月27日,他从武汉坐火车前往菏泽。当天晚上5点多,他到达菏泽,与「卢经理」取得联系。对方说,一会儿有人接站。大约晚7点左右,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将季鹏程领到一家商店,让他买行李。季鹏程回忆,当时由于晕车,比较疲劳,他想「好好休息一下,再去见经理」,就选择一家比较便宜的招待所住下了。接他的年轻人随后走了。
第二天一早,季鹏程与「卢经理」联系。对方说,他们正在修筑高速公路,离住地比较远,由单位派车送,中午在工地吃饭,晚上单位派车接回。因此,只能在晚上他们从工地返回时见面。同时,季鹏程被告知,晚上他们路过「三角花园」,让他在那里等。
11月28日晚6点多,季鹏程来到「三角花园」附近,等候面试。大约晚7点30分左右,有两个年轻人叫他的名字,并查看了他的身份证,说是「卢经理派来的」,并把他带往住处。
季鹏程回忆,一路上,他们谈起工程方面的情况,对方说,他们是「开挖掘机的」,季鹏程便「没有觉得异常」。
买了行李,走进一栋小楼的三楼。一进屋,季鹏程开始「感觉不对」,这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单元房,凭直觉,屋里的人「根本不像搞工程的」,也没有什么仪器。季鹏程回忆,进屋后,自己被要求放下行李,换上拖鞋,随后,被几个人推进一个房间里。里边,有七八个人,一一与季鹏程握手。当时,季鹏程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进入了传销组织,至少,是一个「不法分子团伙」。
没过一会儿,屋里人拉季鹏程打牌,他没有答应。此时,他想通过手机与同学联系。可刚出房间,就有一个人向他「借用手机」,季鹏程意识到「他们想切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就没有答应。随后,五六个人围着他,僵持了20多分钟,一个穿黑皮衣、理平头的年轻男子抓住他的衣领,往另外一个房间拖。同时,有几个人开始动手打他。「无奈,我把手机给了他们。」季鹏程说。
此后,季鹏程问周围人:「什么时候去工地?」一个人告诉他,别着急,明天肯定会开会。一听说「开会」,季鹏程坚定了自己陷入传销组织的判断。
以前,听说过传销组织的一些行为。当时,他的想法只有一个:下定决心,逃走。可是,房门已被反锁,而且,窗户都有铁栅栏,只有厨房和洗手间没有。这时,一个年轻人告诉他「老实点,听从安排」,并拒绝了他提出的交还手机的请求。
季鹏程选择从洗手间逃走,而且,洗手间的门闩已被拿走,窗户只有40厘米左右,并且有一层纱窗。他大致看了一眼楼外,此时,他撕纱窗的声音惊动了监视他的人,他们破门而入。季鹏程想「不能再等了」,就爬上窗户,随后从楼上跳了下去。
其后的情景,季鹏程表示「什么都不记得了」。
经过报警,季鹏程被紧急送往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2月3日,该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写明:季鹏程,男,23岁,于2007年11月29日经本院检查诊断为左手粉碎性骨折、关节脱位,腰椎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双肺挫裂伤并双侧胸腔积液等。建议:入院治疗。
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时靖表示,这是一起网上招聘骗取大学生进入传销组织的事件。警方接到报案后,从季鹏程跳楼的房间里抓获了4名犯罪嫌疑人。这4名涉嫌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嫌疑人都是20岁左右,3个河南人,1个内蒙古人,也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目前,这一案件还在侦查、起诉阶段。
季鹏程的境遇,牵动了许多人的心。
5. 复旦大学生被执行死行,看看他的最后忏悔说的什么
那个杀死了同学的林森浩,“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投毒学生,今天被依法执行死刑。
林森浩在行刑前说,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只有意识到这点大家对生命才会敬畏——可惜林森浩意识到生命可贵的代价是两条年轻的生命,两个破碎的家庭,以及全社会的惋惜遗憾。
林森浩的教训,能否唤起孩子对生命的敬畏?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两个生命的逝去
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悲剧发生?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早上,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并于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去世。
黄洋,这个逝去的生命,在他同学眼里是这样的:他是独生子女,他挣到钱改善个人生活,送爸爸手机,送妈妈羽绒服。黄洋的父亲黄国强说:“他读书8年没让家里花一分钱,他赚了钱我们也不许他寄回来,不想给他添负担。”
同年4月19日,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林森浩。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林森浩提出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今天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
这个夺走同学生命的林森浩,也曾被同学这样描述:林森浩的母亲患有心脏病,林森浩就想让她过上舒坦日子。从家乡到上海求学,林森浩需要先坐40多分钟的汽车到汕头,然后4个小时路程到厦门,最后买一张8小时的火车站票。林森浩挣到钱,首先想到的就是节省下来,寄给父母。
行刑之前,林森浩与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这是他与亲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林森浩最后和这个世界说的话
“(投毒)很恶劣……而且很愚蠢”
“从我还没进看守所之前就开始后悔了。”
“我跟他的关系其实也可以……就是一个人的习惯,如果你知道我之前也做过许多这种不经过大脑的事情,那你可能就觉得很正常。而且那天的事情其实我有很多机遇可以去阻止它发生,但是我当时的那种状态,就我个人的这个层次、修养也好,我个人的修身不足也好,我是无法阻止的。”
“对我来说(死刑)意味着一次偿还,我觉得这样反而挺好。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黄洋父母)也能够放下。我设想过,如果我有幸不死,至少(服刑)25年,这25年这个事情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到时候我出来,黄洋父母,而且我父母已近百年,而我呢,长期脱离社会,到时候说不定只剩下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你说那个时候能去用自己的双手去补偿他们,这个有点痴人说梦,或者说睁眼说瞎话,对吧。这样偿还他们,说不定他们明天就能够放下这个怨恨,对吧,健康积极地生活下去,这样反而更好。”
“社会现在应该也是要把舆论往这方面去引,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一件可恶的事,再怎么骂我,在那里骂,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现在我觉得社会舆论帮助黄洋父母积极地活下去,积极生活每一天这是最关键的。”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是不能倒流的……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大家对生命才会敬畏,对自己的生活才会负责。你如果老想着说时间倒流回去,就没有那么多的傻事了。但实际上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肯定是做了不少傻事的。从小就应该给小孩子讲这个想法,让他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6. 大学生李义江被同性轮奸后杀7人,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李义江是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据他交代,2002年的一天,他去一个"紫色男孩"们经常聚会的迪厅,被四个"紫色男孩"灌醉后强暴。从此,他决意报复!他从"紫色男孩"网站上一一找到强暴他的四个网友,以见面为由,将他们逐一约出后杀害。
2003年3月19日,下午9点钟,智渊源的父母,给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打电话,手机和家里电话都没人接。
隔了两天,他们再次给智渊源打电话,发现还是没人接,放心不下,坐长途客车来北京,到了儿子在海淀区当代城市家园的住处。
进门后俩人崩溃了——智渊源被捆绑着,满身刀痕,已经死去多时。
北京中院决定判李义江死刑
7. 大学生李义江被同性轮奸后杀7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大学生李义江年纪轻轻就被送入了监狱,他的一生经历也非常坎坷,小时候成长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中,后来因为连续多次作案,伤害多人性命,他最终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终身,而且最终被判处了执行枪决。
出生在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据了解,李义江成长在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环境当中,因此也造成了他在性格方面有些缺失,李义江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在家里的时候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打骂孩子,自己的父亲却整日酗酒,对自己的学习不问不管,因此由于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也导致了李义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李义江最终会误入歧途,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
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会压力,李义江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亲自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让人感到可惜,同时也感到很气愤,如果他能够走出心理阴影,同时纠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就能够避免自己走上不归路,步入歧途。
此事也警醒着家长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要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呢?
8. 高分求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悲剧的实例
给你一个最典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悲剧的实例:马加爵事件。
【马加爵事件】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生活区6幢317室男生宿舍内发现一起四人被杀案件,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大量喷溅的血迹并提取了一把石工锤。后经检验,警方认定317室即作案现场,被害人均系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一周左右,案发时间初步认定为2月13~15日,作案工具即现场遗留的石工锤。
警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和痕迹鉴定工作,专案组确定,该宿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有重大嫌疑。2月23日晚11时,云南省公安厅向全省公安机关发出公安部A级通缉令,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
马加爵,男,23岁,汉族,广西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现住317室。被杀害的四名大学生分别是:杨开宏,云南红河州人;龚博,陕西人;唐学李,云南怒江人;邵瑞杰,广西梧州人。据老师、学生介绍,马加爵和被害的四名大学生平时关系都不错,五人是同班同学,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
2004年3月15日晚19时35分,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被抓获,经警方审讯,他交代了杀人原因,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马加爵供述说:上大学后,他一直有很大的压力,过得不好;同时,总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在背后议论他的一些生活习惯甚至是个人隐私。引起这场连环杀人案件的导火索是:血案发生前几天,马加爵和几个同学打牌,有同学认为马加爵作弊,让马加爵积怨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他觉得,他们既然看不起自己,不如杀了他们,惨案终于发生了……
2004年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认为:马加爵为报复杀人而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细致的准备,积极实施犯罪,最终致四人死亡。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院一审后,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
从作案过程看,嫌疑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只要一点小事就会激起他不安全的防范心理。
这种人在攻击别人时往往想不到结局。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这明显是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人做的“游戏”,从这点可以断定,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也就是具有“变态性人格特质”。
这种人格缺陷与家庭教育有关,由于成长在农村,马加爵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非常狭隘,个人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他对社会、对别人的理解只能从图片、游戏中获得。游戏是一种虚拟的环境,很容易使人隐藏很深的东西被激发出来,马加爵很可能就是受暴力游戏的影响,将杀人也当成一种游戏,当成探索自己的途径,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像马加爵这样极端的人只是极少数,但几所高校最近发生的几起自杀案件也暴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学业问题,因为学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二是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费用大,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往往因此变得孤僻;三是由于家庭不稳定导致的个性问题;四是失恋问题。
通过对几起自杀和他杀事件的调查后发现,大学生极端行为往往并不因单一因素引发,而是多样问题集中引起。而这些问题包括: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
随着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不幸福感。往往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越高的人,这种不幸福感越强烈,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
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找工作压力等等,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和焦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