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英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推荐书目
Ⅰ 胡刚人物介绍
胡刚
胡刚: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山东大学翻译学博士研究生,华中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湖北师范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发表论文10余骗,出版著作《新世纪英汉同声传译》,《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实用教程3》,《汉英国际贸易和金融词典》,《英语六级阅读《英语分类阅读三级100篇》,《英语分类阅读在职考研100篇》
中文名:胡刚
外文名:HuGang
国籍:中国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成就证书”
代表作品:新世纪英汉同声传译
学历:博士研究生
人物简介
山东大学翻译学博士研究生
华中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湖北师范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学士
职称
胡刚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
证书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成就证书”;
所教授的课程
本科生: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听力;科技英语等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翻译方法论;翻译理论
科研成果
1.论文
“汉英翻译的迁移性冗余”,《中国科技翻译》,2006/02.(第二作者)
“大学校训刍议”,《现代大学教育》,2006/02,pp68-70.
“试论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化翻译”,《语言与文学研究》,2004/04,pp154-156.
“文化翻译——翻译研究的新走向”,《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Vol.6,pp190-194.
“试论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
“英语颜色词的语料库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pp64-67.
“略谈英汉翻译中的‘反译'现象”,《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四),主编:高鸣涵,李国梁,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初探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外国语言研究》第二辑,主编:于德全,王文慈。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
社,1998年6月。
“理工科院校英语口语现状及教学”,《外国语言研究》第三辑,主编:于德全,宋春雁等。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98年12月。
2.著作与教材
《新世纪英汉同声传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编著)。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实用教程3》,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主编)。
《汉英国际贸易和金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2月(编者之一,参编了10多万字)。
《英语六级阅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副主编)。
《英语分类阅读三级100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副主编)。
《英语分类阅读在职考研100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副主编)。
3.项目
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5年11月)
改革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建立新的链接社会的翻译教学体系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改革探索
主要研究兴趣
翻译理论与实践
后殖民理论与批评;后殖民翻译理论
Ⅱ 武大博士含金量
武汉大学的博士含金量非常高。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
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优秀的生源质量:
- 武汉大学作为中国老牌九八五大学和双一流A类学科综合性大学,在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上都极为严格。
- 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通过这些选拔,确保了博士生群体的高水平。
强大的综合教学和研究力量:
- 武汉大学在综合教学和研究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为博士生提供了卓越的学术环境和资源。
- 博士生在这里不仅能获得深厚的学术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术水平。
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
- 武汉大学的博士项目注重国际化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 这些国际交流机会有助于博士生拓宽国际视野,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武汉大学的博士含金量高主要体现在其严格的选拔标准、优秀的生源质量、强大的综合教学和研究力量,以及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上都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Ⅲ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作者简介
刘军平教授,出生于1962年11月,拥有武汉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作为武汉大学英文系的资深教授,他担任博士生导师及副系主任,同时也是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
自1998年至2000年,刘教授曾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英文系进行深度研究,并在2005年至2006年以中美富布赖特基金研究学者身份在耶鲁大学进行中西比较文化的研究。他的学术足迹遍布全球,曾受邀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进行演讲和交流,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翻译学、哲学、批评理论以及中西比较诗学。
在学术界,刘教授已发表了70余篇论文,其中包括《中国翻译》、《外国语》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以及多部专著和译著。他的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引用,并被《中华翻译文摘》全文转载,显示出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目前,他担任中国译协、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理事职务,且在湖北省翻译协会和武汉市翻译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作为教育界的专家,他还担任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并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如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翻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和湖北省教育厅项目《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教材建设及课程设置改革》。
此外,刘教授还积极参与武汉大学的“985工程”项目《比较哲学与中西文化建设》,并作为客座教授活跃在国内多所高校的外语学院中,持续推动翻译学与比较文化的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