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壹』 帮忙找3个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案例和分析,要关于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案例一】感情受挫 竟做“黑客”
近日,某公司向洪山警方举报,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器服务的家政府网站被侵入,政府信息发布很受影响。警方调查发现,武汉某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审讯,小君交代了作案动机和过程。原来,小君因失恋,便想报复社会泄愤。但生性胆小的他不敢采取暴力方式,就想到了做网络“黑客”。于是,他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专门找到挂靠政府网站较多的服务器,通过ADSL拨号上网的方式,非法侵入服务器,破坏政府网站。(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检察官:相对而言,大学生犯罪率要远远低于其他人群,从犯罪手段、情节和危害结果来看,大学生犯罪大多数属轻微刑事犯罪。同时,大学生犯罪也具有可控性。但是,由于培养一名大学生,对国家、学校、家长乃至本人来说,都极为不易。因此,社会各界应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预防大学生犯罪,使“天之骄子”们健康成才,少一些冲动。
【案例二】盗窃室友 只为报复
去年10月,洪山区某高校一女生宿舍被盗,丢失的东西包括:小哲的MP4一部以及笔记本电脑一部,价值人民币2800元;小洁的MP4一部,价值人民币315元;小兰的耳机1副,价值人民币8元,而同宿舍的小芸则未丢任何东西。
警方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小芸发现事态严重,主动投案认罪,并将所有物品归还了失主。事后,经调查得知,小芸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家庭条件很优越。但因与室友相处不和,小芸便“想教训她们一下”。于是趁室友上课之机,盗得以上物品。
【案例三】顺手牵羊 知法犯法
小常是武汉某重点大学应届法学硕士毕业生,虽毕业临近,但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条件本就不好的他,经济上更加捉襟见肘。
前不久,小常像往常一样回宿舍。忽然,他发现公寓楼一宿舍房门大开,室内却无人,而且桌面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想起自己近来生活费紧张,小常竟不自觉走进该寝室,盗走笔记本电脑。
被抓时,小常懊恼不已:“知法犯法,都是一时糊涂啊!”
『贰』 跟谁学财经:大学生陷校园贷溺亡,当心这7种典型案例,请转给身边人!
导读:
北京某知名外语高校一大三学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给家人留下遗书后失踪,随后其家人不断受到追债的短信和电话。8月16日,失踪大学生被确认死亡,家人发现其曾经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贷款,同时还有多条威胁恐吓追债的信息及视频。目前警方已开展调查。
学生溺亡家人不停收到催债信息
从8月16日起,北京的各高校开始陆续迎来学生返校,但家住吉林省蛟河市的范泽一永远也不能回到学校了。范泽一出生于1997年,是一名大三学生。2017年8月3日,正在家放暑假的范泽一向家人称要返回北京学校,随即离开了家。据范泽一的家人告诉记者,就在范泽一离开家的当天下午,家人在其卧室内发现了一封遗书,称自己“一步错、步步错”,并且“我的心已经承受不住”。
发现遗书后,家人立即拨打范泽一的手机,但手机已经无法接通。随后,家人立刻报警,警方马上以“失踪人口”立案展开调查。
范泽一的家人告诉记者,就在范泽一失踪的次日,也就是2017年的8月4日开始,范泽一父亲的手机就开始陆续收到数十条的信息,信息内容都是追讨债务。
范泽一手机收到的催债短信
与此同时,范泽一的父亲还接到多个追债电话,电话里的人在谩骂之后都声称范泽一借了高利贷,现在联系不到范泽一,所以向其家人追债。
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尸被人发现。DNA比对结果显示:溺亡浮尸就是范泽一本人。
在恢复后的范泽一手机里,发现范泽一从2016年7月开始,从一个名为“速X借”的网络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笔1500元,随后就从另外一家网络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钱用于归还“速X借”的钱,然后再从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钱用来归还上一笔欠款。除了“速X借”外,他还在“今X客”、“哈X米”等网络借款平台上借款。
校园贷是如何快速兴起的?
2014年,出现“校园分期”,他们先从iPhone等大学生钟爱且有点“买不起”的商品切入,结合电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优势,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
曾有统计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突破800亿元。这一规模在2015年才260亿元。大学生收入少,但对数码产品、旅游、娱乐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费、分期付款。
“校园贷”平台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些需求,在校园内大力推广。近一年多,频频出现了黑代理、裸贷等“校园贷”陷阱,一些大学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2016年,某网络借贷平台的一份“裸条”8.75G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瞬间把非法“校园贷”等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
在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助力非法“校园贷”横行的是不少大学生因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等心理,而形成的高消费行为。
但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论调,掩盖了“另一面”。许多校园贷的陷进是防不胜防的,它们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甚至从其朋友亲人入手,诱导人们走入陷阱,比如以下这7种。
7个非法校园贷典型案例
“不良贷”
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学生因参与不良校园网贷欠下百万债务跑路。
案例分析: 不良校园贷往往存在费率不明、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校园代理人无资质等风险问题,应加以识别。
“高利贷”
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 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小广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滚利的情况下背负的债务近20万元!
案例分析: 以月息“0.99%”为噱头的校园贷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台服务费,成为超过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缴纳滞纳金,超过36%变为非法高利贷。
“多头贷”
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典型案例: 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学生在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
案例分析: “多头贷”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校园贷平台是否正规,更在于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将直接导致的巨额还款压力问题。
“传销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典型案例: 2017年2月,吉林破获涉150余大学生传销式敛财类校园贷诈骗案,主人公小郑以兼职代理身份发展下线并进行逐级提成。
案例分析: 判断传销的三个标准:是否需要上交会费;是否让发展下线;是否进行逐级提成。案例中涉案学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数学生是在并不知情和利益驱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刷单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典型案例: 2016年上半年,南京陈同学受诱惑驱使从事“刷单”购手机,不料在成功分期购买手机后,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并消失。
案例分析: 要高度警惕典型“贷款购物”刷单兼职骗局,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高的单位,谨防“好心人”主动介绍工作行为。
“裸条贷”
主要指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11日,福建厦门大二学生因卷入“裸条”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骚扰,选择烧炭自杀。
案例分析: “裸条贷”往往给借贷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致使借贷人不堪其扰而采取极端做法。一旦陷入裸条陷阱,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借贷信息,并及时进行报警。
“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园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广州某教育机构通过 “培训课程费”为由诱骗大学生参加贷款,致使270名学生惨遭诓骗。
案例分析: 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
认清“不良校园贷”的真面目后如何防范?专家给出建议,应该做到“三不要”:不要沾惹“不良校园贷”;不要“非理性”消费;不要“采取极端解决办法”。及时和父母沟通,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报警。
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陷入校园贷里,不再被坑害了。
关于校园贷,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留言里,一起聊聊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跟谁学财经】
『叁』 举5个大学生犯罪案例。
在探讨大学生犯罪案例时,马家爵与药家鑫是人们讨论得较多的案例。马家爵,一名在2005年因纠纷杀害四名同学的大学生,其案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案件发生后,马家爵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当时校园内部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药家鑫则是2010年的一起恶性案件的主角,他因驾车撞倒并杀害了一名女子后,还残忍地对其实施了刺杀行为,最终被判处死刑。此事件不仅暴露出校园内外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揭示了社会对某些行为的容忍度之低。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案例同样值得关注。例如,一名学生因情感纠纷,在校园内持刀伤害他人,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此类事件提醒我们,情感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演变成严重的暴力行为,给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再比如,一名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赌博,最终负债累累,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极端行为。这起事件警示我们,大学生们需要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避免陷入不良诱惑。
最后,还有一名学生因在校园内发生争吵,一时冲动之下将同学打成重伤。这一事件再次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妥善处理冲突。
综上所述,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大学生犯罪问题不容忽视。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肆』 求大学毕业生犯罪案例
党打掉的苍蝇老虎,哪个不是高学历的?都说不过来啊。。。。。高智商犯罪,更难对付。
『伍』 分析《今日说法》——《带刀的大学生》案例中的陈旭犯罪产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和思考方式等都有多方面的的影专响。就如他家里属的哥哥出过事,其中可能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
(2)事不顺心。有时候他在求助于公权力的某些部门时,可能受到了一些阻碍,导致了他对于这些有了负面的阴影。
(3)教育体系。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就透析出了教育体系可能出现偏差。
(5)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案例扩展阅读:
在分析这件案件时,并没有谈及到医院方面的职责。通过后来知道,其实老人的伤情不是很严重,就是有一点骨折的状况。
而片中的医生却说要可能要做手术,要求病人住院。而一住院就要1000块钱。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大学生本来就是没有经济来源的,都是父母供养的。况且1000块只是押金,后面还有后续费用。
所以不能只单单看到该大学生生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应该从其他方面或角度来看待案情背后的问题。
『陆』 大学生犯罪的例子有哪些
大学生犯罪案例如下:
20岁的李爱娟原本是长沙医学院临床四班大一学生,性格温和的曾海燕是李爱娟唯一的同室好友。2006年4月,李爱娟多次偷偷使用曾海燕的小灵通给男友打电话,由于是长途电话,话费自然不低。当月月底,曾海燕发现话费猛增,便想去电信局查询话孙租费详单。李爱娟害怕事情暴露,决定杀死曾海燕。2006年蔽简5月1日上午,李爱娟宏凯裤手持菜刀,趁曾海燕不备将其砍倒在血泊之中,事后经公安机关查明,曾海燕的身上留下62道刀伤,造成重伤。2006年10月2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李爱娟,终身。
阳镠,20岁,隆回人,在长沙某大学读书。阳镠说,2010年8月,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便寄居在金碧文华小区的朋友家。8月19日,阳镠跟踪小区的赵某,发现其住在12栋18楼。20日,阳镠发现赵某独自回家,即携带刀具窜至18楼,冒充物业人员,以查房屋漏水为由,进入了房间。在房内赵某说自家卫生间没有漏水,提议到楼下查看。阳镠随即用手捂住赵某嘴巴,持刀威胁,抢走赵某16元后逃离。几天后的下午5时,阳镠又窜到12栋18楼时,被小区保安抓获。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万元。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柒』 广西大学生被同学灌醉后强暴,现场遗留纸巾成关键证据,法院判决是否合理
大学生醉酒强奸女同学,强奸罪能判缓刑吗?
2020年11月27日19时许,被告人赵某某组织学校音乐社团成员喝酒聚餐,当晚10时30分许,赵某某趁严某某醉酒无力反抗,将其抱至隔壁房间沙发强行发生性关系,案发后,赵某某随即被抓获归案,经法院审理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强奸罪是指侵犯了女性的性自由权,违背了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伤害等手段,强迫被害人发生性行为的犯罪行为。赵某某利用严某某醉酒无力反抗、不能反抗的情况,违背其意愿强行在沙发上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既遂,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赵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网友纷纷热议该判刑是否过轻?判处缓刑是否合理?
三、赵某某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其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四、赵某某满足缓刑条件。首先,赵某某在综合考虑量刑情节后,依法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可以宣告缓刑。
一般而言,在强奸罪案件中,具有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情节,或具有自首、坦白情节,或为从犯,或案发前有特殊关系(如情人关系),同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被害人谅解的,均可能被宣告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