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死的大学生
⑴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家里没有钱买不起房收入一般未来都回农村还是咋办呢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看到这个问题仿佛跟自己的情况一样。我是11年毕业的,毕业之后去了北京,工作8年,收入一般,父母给了点钱,自己去借了了点付了个首付,打工看不到希望,现在回到农友中贺村,自己搞了点小养殖,也不知道未来有没有前途,但是总比一直看不到希望强。
如果目前生活的不如意,不如跳出来,可能前期会苦一点,后期会有极大改观。现在年轻不拼搏,以后负担重了,根本就不敢拼搏了。
我也是一个回家创业的90后,现在去努力了,以后才不会后悔。
⑵ 张元元 上海贫困女硕士自杀亡 家无房产母遭学校驱赶 学校有罪吗
杨元元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学校没有责任的,学校有他们规章没错。她家里困难在上海(上海户口)可以找区,居委申请的。要是外地的要找当地的政府。这不应该让学校来承担这种责任,她有义务先将他的父母安置好,而不是这样不负责任的将父母带到学校,她母亲又不是保姆。以下转一篇文章:
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当打开电脑,一条“上海女硕士自杀”的消息还是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眼看就是岁末年初,许多人都在对自己的这一年作着总结,以便来年以更昂扬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然而,上海一位女硕士杨元元却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总结完了自己的人生。据新华社今日报道:2009年11月25日,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像往常一样起床,那天她没有住在宿舍,而是陪着妈妈住在海事小区刚租来的出租房里,她告诉母亲,“地上好冷,我去找学校去,我们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去。”
这是杨元元30岁生命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凌晨,她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杨母回忆,与她同住在海事小区出租房的杨元元,清晨突然从被窝里坐了起来,喃喃自语,“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随后,杨元元告诉母亲:“地上好冷,我去找学校去,我们还是要住回学校宿舍去。”杨母劝她还是以学业为重。
当天,杨元元没有课,她与母亲到学校买了些馒头和咸菜,两人在租赁房里吃饭、聊天。杨元元告诉母亲,现在后悔当初上大学时没有报考师范类专业,那些当初成绩没有自己好的同学,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上海教书,收入很高,反观一直学习很好的自己现在却过得很不好,努力有什么用?
同学们反映说,杨元元为人大方,在学校一直是学生干部,大学还入了党,同学有什么矛盾,她还帮着调解。杨元元很要强,家里有困难,却从来不跟同学、朋友说。与杨元元住同一楼层寝室的同学说,因为与杨元元在年龄上有差距,平时沟通不多,但杨元元看上去有点孤僻。
临港派出所的笔录显示,杨元元的母亲曾向警方表示:“杨元元在11月25日跟我说过她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奋斗多年想改变人生,但还是这样。她还说,在武汉代课时她的一个15岁学生自杀的事情,以及其他地方大学生自杀的事情。”
这条新闻笔者看了三次,经过反复梳理,终于找出杨元元自杀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选择,导致看不到人生希望;二是知识未能像她想像那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让她产生“努力有什么用?”的失落心理;三是一个堂堂的研究生竟然养不了一个母亲,让母亲跟着自己过这种苦日子,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杨元元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四是杨元元性格比较孤僻,心理有问题。
然而,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杨元元自杀,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杨元元面对人生困境和艰难缺乏刚毅和坚强精神,缺乏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这种失败面前,她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从而选择走上绝路。
笔者在对杨元元自杀的行为表示遗憾和惋惜的同时,觉得人生一世,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所难免,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更应该学会坚强,设法去克服解决,而坚强理性地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一个有着正确的人生观的人应该具备的心理。
此外,让我们来看看杨元元选择轻生到底是不是“太傻”?其实,杨元元面对这种情况有很多方法解决,比如:自己勤工俭学也好,向同学求助也好,都能帮母亲解决住处问题,完全没必要选择这条不归路。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我们不应将大学生视为一个特殊人群,事实上很多人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怀。特别是说到贫困,很多贫穷的人都有自卑感,但他们不愿将自己的困难告诉别人。其实贫穷并不丢人,在你将自己的困难告诉朋友之时,不仅能得到帮助,心理也能得到舒缓。
⑶ 贫穷家庭的二本大学生为什么压力好大
贫困家庭的二本学生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经济、家庭、和就业问题这三方面。就拿我来说,我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读的高校就是一个普通二本,很多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压力也很大。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和觉得读书压力大的原因:
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1、经济方面:
读二本大学的费用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可以使用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每年的贷款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审批下来,在此之前,都需要父母来承受,而且毕业以后,助学贷款将会有利息,需要自己承担和偿还。不过经济方面的压力,其实想明白以后也没有太大,首先每年都可以向学校申请国家助学金,如果成绩优异,还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其次,大学里的勤工助学岗位也很多,只要足够勤奋,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是可以赚到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兼职是次要的,不能因小失大。最后,每个寒暑假都可以去打工,既可以体会赚钱的不容易,也能为家庭减轻负担。
2、家庭方面:
家庭方面我觉得我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父母的期望。对于都是农民出身的父母,知道了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读书,所以从小就和我说读书很重要,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不会吃亏,虽然我不负他们的期望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而且还是农学专业,所以我的大学专业不被他们认可,感觉很失望。尽管如此,他们觉得这也算上了大学,所以还是咬牙坚持供我读书。不过我知道他们心里对我的期望还是很大的,希望我能找一份很好的工作。面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想了两年,才想明白了一点,虽然学校是二本,专业也不是很好,但是我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多提升自己的阅历,好好学习和考证,这样以后的就业选择才会多。
3、就业方面:
其实前两个压力和就业都有所关联,说白了我的理想并不大,就是想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但是身为一个二本的学生,既不是211也不是985,所以找到一份心满意足的工作很难。就好比如一家企业单位招聘,简历都会进行筛选,同是大学生,211和985学校出来的学生会比普通二本的学生更占优势。而且毕业以后,找工作的竞争者除了同届的学生,还有往届毕业的学生,竞争压力非常大。虽然我上面说了要努力提升自己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实际上行动很困难。所以在实际行动中,更需要给自己定好目标,一步一步的努力向前,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才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贫困家庭的二本学生的压力其实主要来源于经济方面的问题,但是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能只想不做,一定要行动起来,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更何况国家和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要学会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