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报退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报退

发布时间: 2025-08-23 22:33:04

『壹』 大连理工博士生留遗书自杀被阻止,遗书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据网友爆料,4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一博士研究生留遗书自杀,遗书中提到,因为害怕两周内不完成实验课题,第一次开始有了自杀念头,之后又因为被误会实验操作不规范,与实验组产生矛盾,而想要吞安眠药自杀。遗书中还提到对父母感到抱歉,自己智商低,办事不明白,喜欢闹情绪,估计到社会上会死得更惨,所以感觉只能选择自杀,不想拖累父母。

遗书中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关注呢?

最后,该博士生对父母内心充满了自责。

培养一个博士研究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不想拖累父母中可以看出父母花了很大的心血支持他的学业,他也很想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人回报父母的恩情,奈何事与愿违,所以只能选择抱歉。可以看出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内心是十分挣扎和痛苦的。

不过最终结局是好的,校方及时联系到该学生并阻止了其自杀的行为,否则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我们每个人不管处于哪个阶段都会有压力存在的,压力能够使我们进步,但是压力也能使我们失去失望,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尽力做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果仍然达不到要求,那就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优秀,千万别把自己逼上绝路。


『贰』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什么时候离校

根据《学校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工办发〔2015〕36号精神,2015年夏季毕业生将使用离校系统进行报退,具体报退事项办理请参考该文件。现将研究生报退离校系统使用安排如下:
一、离校时间安排:
1、6月23日-6月26日,办理相关离校手续。
2、6月27日毕业日。
3、6月29日发毕业证、学位证,发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
4、6月30日托运行李,毕业生离校。

『叁』 博士生扩招 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博士生扩招 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发舆论关注。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人。

有人担心,博士生扩招会带来学历贬值和培养质量下降。一些高校为保证培养质量,相继出台“分流淘汰”机制。比如,清华大学在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时,明确提到“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也发布详细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实施细则》。

严把人才“出口关”,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不过,博士生培养是系统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统中的小环节,不是人才培养的终极意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应该在博士生入学后的培养阶段,即课程设置、科研素养培养等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仅以笔者所观察的一些文科专业为例,博士人才培养的部分中间环节还有可改进的空间。

首先,课程体系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科的课程学分一般在20分左右,课程总数在8门左右,除却3门左右的公共课程,面对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其余课程多是入门、导学性质,考核方式只需上交一篇简单的课程论文,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类课程所占比例非常低。

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是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从身边一些博士生了解到,大家只是把博士课程看作完成“学分”的任务,第一年的时间为凑够学分,选修不少跟自己研究方向不相关的课程,第二年就直接进入论文开题阶段,研究问题难确定,研究方法不清晰,赶鸭子上架,“迷茫”在所难免。

“唯论文”的科研评价体系,异化了博士生的学习目标和秩序。国内多数学校都以至少发表两篇C刊论文为基本要求。在此并不是否定C刊的价值,若是直接取消发表论文的要求,这于博士生未来求职而言,并无实际益处,毕竟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均以C刊为核心指标。鉴于当下C刊数量较少,不少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选稿偏重作者知名度和职称,博士生总体论文质量也无法与成熟的学者抗衡,而一些期刊也在缩减发表文章的数量,最终导致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不少人因发不了C刊而无法毕业。对博士生的评价标准是不是过于单一,有没有更加多元、有效的评价方法,需要各个学校、学科立足实际情况,认真检视,当然,多元并不意味着降低评价标准。

导师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对科研的投入之间是正相关的,有的导师尽心尽责,定期开展学术研讨、读书报告等活动,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有的导师负责博士生数量过多,根本无暇顾及每个学生,还有导师行政事务繁忙,无法抽身,有名无实,完全靠学生自己摸索。

毋庸置疑,考核是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系统性的培养机制,任何环节设置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根本目标。严格、有效的制度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对博士生进行分流淘汰的同时,还需要系统性、综合性考虑,完善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毕竟,在课程设置、学术训练、导师职责、评价方式等细节方面,仍有很多优化的空间。

『肆』 大连理工研究生自缢事件,看到遗书那一刻,崩溃了:为何为了头衔放弃生命

学生自杀身亡结果是令人悲痛的。

读研读博不易,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身心、情绪,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多和别人交流。读研读博拿学位绝对不是我们人生中碰到的最大困难 (工作之后才发现读研读博还是挺愉快的事情,因为很单纯很单一),因为困难只有在你真正面临的时候才会觉得它是最大的困难。明白这一点,以后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才会有更好的心态,才会有正确的心态。

热点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老师专业 发布:2025-08-24 02:25:38 浏览:512
教师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2025-08-24 02:08:44 浏览:125
大学生抑郁症人数 发布:2025-08-24 02:07:39 浏览:55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发布:2025-08-24 01:57:43 浏览:892
大学老师给学生讲课 发布:2025-08-24 01:57:43 浏览:117
新疆财经大学老师 发布:2025-08-24 01:44:44 浏览:143
宣勇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8-24 01:41:05 浏览:476
湘潭大学怎么查老师办公室号码 发布:2025-08-24 01:38:21 浏览:120
大学生双飞 发布:2025-08-24 01:19:11 浏览:809
ieee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24 00:44:52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