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西北大学
㈠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很高兴同大家分享我的上岸心得。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享的我的上岸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准备23考研的学弟学妹们。
㈡ 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
当然可以啊,不过有些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否需要基础
这点小伙伴们必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
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
二、是否限制本科专业
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比如中国 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三、是否需要加试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
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四、分数线是否不同
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㈢ 重庆大学电影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期间心态起伏是正常的,时而觉得自己很牛,时而又自卑,觉得自己考不上,不过信心也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这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要坚持。一旦决定了要考研就不要轻易放弃。
最后寄语
在备考之前,我一直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学生,但是在复习过程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拒绝焦虑。无视掉所有看不见的来自其他人的隐形压力,只需要埋头把自己做好就够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记得时刻保持自己的思考,考研的敲门砖绝不仅仅是踏实的学习,而是在学习之外尤其要记得独立思考。加油哦,重庆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期待能够来年在学院见面!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㈣ 工商管理类专业好就业吗
工商管理这个专业,不同层次的学历对这个专业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分别来聊聊。
本科层次,突出特点是杂。国内该专业的本科教育,专业课上设计多领域的基础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含战略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含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相关)、会计(含审计、财务管理),此外,还会涉及到经济学、运筹学、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包含领域广也意味着每一门都不深。
本科就业主要以销售、产品经理、大堂经理等一线服务业工作者。公务员是不错的出路。
硕士(学硕)层次,突出是研究方法的学习。此阶段将会有一个较为确明岩袭定的研究方向,无论是任何一个方向,更多聚焦于管理研究方法的学习。如问卷调查、心理学实验、数理统计方法等。但由于国内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学制较短(两年到三年),对于研究方法上也只是初步的涉猎。
硕士就业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和营销方面,基础的管理咨询、数据分析、培训,等相关工作,以及本科生的就业岗位。由于工商管理硕士(含全日制专硕)毕业生过多,其实就业前景与本科生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在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相对来说更高一些,有基本的系统思维和管理决策能力。
博士层次,除了学术研究之外,基本有独立进行管理咨询、项目推进、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建模决策等各方面的能力。工商管理博士阶段,个人认为,其实已经可以称作为管理学大类博士,有两到三个方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都非常精通。同时,管理类的研究方法和管理咨询的方法比较重叠。因此,即使管理学博士生可能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些欠缺,但是在管理咨询的方枣察法上有成熟体系,可以在企业中执行管理工作,为决策提激兄供建议(智囊团)。当然,大部分博士应该会选择留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
这个专业包含很多内容,如果想把这些管理理论转化为管理实践,本科期间的学习内容远远不够,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专业水平很低。
此外,工商管理的管理和所谓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不是一码事。不是说学了这个专业,就特别擅长指挥别人。从就业方面来说,和传统工科不同,传统工科针对制造业,而管理学从事服务工作,不存在谁高谁低的说法。刚毕业的工科毕业生也得进厂房,那么管理学本科生从基层服务业干起来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