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2017年大学生工资

2017年大学生工资

发布时间: 2025-08-27 02:38:22

Ⅰ 现在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上万容易吗

这里抄有一张中国薪酬网2017年统袭计的本科毕业生薪酬排行可以给你参考一下。表单涵盖了48所985工程院校,150所211工程院校以及其他的本科学校2017年应届生的薪酬表。图中可以看出,2016年的应届生最高平均薪资的是8877,最低的是3306。

综合来看,月收入和你所在行业,工作的城市以及个人能力高低关系最大。一般来说,毕业工作几年过后,在一线城市里,月薪过万还是比较正常的。企业招聘人员,绝对不会因为你是什么学历就给你高工资,好待遇的。即便应届生入职时待遇高,如果你的业务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一段时间后一样会拜拜的。


网页链接

Ⅱ 大学毕业一年,月薪有多少

大学毕业月抄薪不等,取袭决于你的毕业院校、专业、学历、个人综合素质、就业城市等因素
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失业了,要么在家待业;根据统计,2017年大学毕业生780万,高达60%的大学生起薪不超过3000元/月,十分凄惨。我在江西某四五线城市,我们小区保安工资4000左右。
当然了,如果你是浙大、中科大、哈工大、复旦、上交、清华、北大等名校热门专业的硕士或博士,起薪基本上都是20万左右或更高一些;大学生和大学生的差距很大,天壤之别

Ⅲ 在中国一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

2017年大学毕业生780万,2018年是 820万
2017年大学生起薪,60%的(对应数量大概468万人)月薪不超过3000元
可以这样说,回中国的大学答,目前看来,至少 90%以上是很劣质的,学生进去在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并没有什么明显提高,毕业后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差,所以起薪也非常低;这与课程设置、大学师资力量、培养模式、办学质量、学生自身因素等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Ⅳ 985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工资大概什么程度

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到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由于最近一年情况特殊,各大中小企业经营遇到了很多困难,整个就业市场都不如往年,很多大学毕业生称找工作太难了。


而在另一面,我们却看到不少985大学在发布就业质量报告时,声称学校毕业生平均薪酬近18万,平均薪酬也创历史新高。

两个“创历史新高”,似乎有点互相“打脸”的味道。特别是不少985大学对外公布的“年薪18万”,真的有这么高吗?


一、部分985大学薪资上扬

这里的985大学包括前不久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

南京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届毕业生平均薪酬为17.83万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酬为14.92万元,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酬为18.28万元,博士为18.7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首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高达17万元。

电子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初始年薪平均为14.3万元,比2019届增加了1.8万元。

上述3所985大学的毕业生不仅平均薪酬非常高,都是十几万,而且更重要的是都保持了增涨趋势。根据南京大学的官方数据显示,最近5年南京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一直在持续上涨,2016届毕业生平均年薪酬为10.78万元,2017届为12.7万元,2018届为14.41万元,2019年届为16.26万元,2020届为17.83万元。与2016届毕业生相比,短短5年时间,毕业生平均薪酬增幅已经高达65.4%。


985大学的毕业生初入职场,工资待遇真的就这么高吗?简直就是轻松月入过万。我们来看看其它985大学的数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届本科平均年薪为12.12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平均年薪为13.51万元,也是轻松月入过万。

Ⅳ 刚毕业的大学生月收入4500在上海是种什么水平

随着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其中少数的一部分人选择了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步入社会谋求一份工作。那么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刚毕业的大学生月收入4500元的话,在上海是种什么水平。我可以很实际的告诉大家,这只是刚刚维持温饱而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

刚毕业就月收入4500元,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比较不错的工资水平了。但是上海市物价高是全国皆知的。而且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他们花钱的地方比他们上学的时候要多得多,去掉房租、水电费、车费和人际交往花销,剩下的也就勉强维持温饱而已。

总之,上海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总体现状就是这样,但是毕业生们也不要气馁,只要够努力、够认真,牢牢地抓住机会,工资会越来越高的。

Ⅵ 就业方式发生什么变化

就业方式发生什么变化

从2001年到2017年,中国大学生毕业数量增加7倍,大学教育快速实现由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变。

就业形式变化 大学生需直面“低薪白领”现实

这个夏季,中国将有795万应届大学生毕业。来自招聘网站的一份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平均比起他们去年毕业的学哥学姐们下降16%,超过3/4的毕业生的实际薪资低于其期望薪资。

彭博社援引智联招聘的数据称,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只有4014元

两位数的下降幅度有点让人惊诧,似乎和统计数字中中国经济企稳的指标不太相符。但如果放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就会看到其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不断走向深入,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大量工作岗位会消失,大量新工作岗位会诞生。总体上看,高薪旧岗位消失的速度会超过高薪新岗位产生的速度。

移动互联网招聘平台直聘网发布的报告显示,从岗位需求上看,包括机械制造、能源化工、房地产、建筑、广告传媒等传统行业期待流域的应届毕业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过去这些行业都属于需求庞大的中高薪酬行业。另外,超过四成学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

一方面,大学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变化总体上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滞后期。专业设置上从前期调研到首届学生毕业,其间至少经历十年漫长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同时经历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向信息化的双重转型,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化。

直聘网另外一项报告显示,对比国内100所名牌大学2017年的毕业生平均起薪,中国科技大学从38名上升到第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大学也上升明显,而北京大学竟然意外跌出前三。这个排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专业需求的变化。在大学生就业起薪排行榜中,互联网公司和其他行业相比增长明显,大量出产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大学,平均起薪必然水涨船高。

大学生起薪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和非大学生就业人数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需求结构的矛盾。2017年将有近800万大学生毕业,同一年出生的人将近一半拥有大学学历。而社会提供的新工作中,蓝领和白领的比例却根本不可能是1:1,据一些城市劳动市场的估计这个比例是1:3甚至更高。

从2001年到2017年,中国大学生毕业数量增加7倍,大学教育快速实现由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阶段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恐将长期持续,甚至在一些领域还会重新出现“脑体倒挂”。如果大学生依然希望能从事白领工作同时自身又没有太强的竞争力的话,就只能够接受低薪白领的工作。

滴滴们改变就业方式,让分配机制更公平

4月17日消息,《人民日报》今日刊发文章,介绍了分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对该领域带动的就业进行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表示,滴滴出行等分享经济企业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将推动就业方式的改变,使得分配机制更公平。

《人民日报》认为,分享经济连续两年写入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的报告更是要求明确,提出“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报道援引了《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称分享企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支持滴滴公司等分享经济企业……帮助去产能中失业人员和长期停产停工企业职工通过从事移动出行行业实现就业、增加收入”——人民日报称,2016年11月,人社部、发改委等五部门在《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提出了“移动出行专项帮扶活动”;2016年滴滴出行创造了1750万个灵活就业机会,其中238.4万人来自去产能行业。

有关专家表示,以滴滴为代表的分享经济将成为去产能再就业的重要出路,而就业方式的转变则带动利益分配机制的新调整。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成刚援引滴滴帮助山西焦煤职工转型的案例说:

在滴滴等平台做兼职,职工不用与原单位中断人事关系,可继续在原单位缴纳社保,兼职收入也比较可观,原单位则可降低部分用工成本,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分享经济改变了工业化基础上的传统就业方式,创造了庞大的灵活就业机会。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

《人民日报》还表示,就业方式的转变带动着利益分配机制有了新调整。“传统经济学中,拥有者与使用者一般是雇佣关系,使用者只是拿工资的劳动力;但在分享经济中,拥有者与使用者是分成关系。”姜奇平认为,劳动者通过分成改变了单纯获取工资的地位,加入到剩余价值的分配中来,也有利于使得一次分配更加公平。

数据显示,作为领先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平台每天完成两千万次以上的出行服务,涵盖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公交、小巴、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其中,属于网约车服务的专车、快车已经覆盖了全国400多个城市,2016年全年有超过1750万司机通过滴滴专车、快车获得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每天有207万专快车司机在滴滴平台上获得平均超过160元的收入。

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空间将会更大。近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在第二届新经济智库大会上就表示,在2030年,共享出行促进城市出行消费总额将达1万亿元,拉动GDP净增长总额将达6000亿元,拉动各行业新增就业人数300万人。共享出行还将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增加司机收入,每天将有280万小时的出行时间因此节约,司机每年将增加0.7万亿元的收入。


;
热点内容
大学生毕节 发布:2025-08-27 05:33:53 浏览:221
妻子的大学老师 发布:2025-08-27 05:23:05 浏览:181
山东财经大学转专业考试时间 发布:2025-08-27 05:08:36 浏览:579
大学生趣味小活动 发布:2025-08-27 05:07:02 浏览:139
翻译学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8-27 04:55:06 浏览:917
水彩大学生 发布:2025-08-27 04:50:42 浏览:665
上海2016高考大学名单 发布:2025-08-27 04:49:22 浏览:623
台湾籍大学生 发布:2025-08-27 04:44:26 浏览:880
青岛大学心理教授 发布:2025-08-27 04:40:36 浏览:874
深圳大学数学研究生院导师 发布:2025-08-27 04:39:37 浏览: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