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康的
『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学生应如何做
作为在校大学生,更应该满腔热血,根据十八大领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奋斗。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大学生应通过以下几点,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浪潮中。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奋斗目标。
二、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能更好的融入党的集体,学习党的思想,成为构建小康社会的主力军。
三、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和谐思想观念
好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更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大学生才能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品质。在大学校园里,不畏困难, 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坚持艰苦奋斗,才是大学生应该保持的良好品质,以文化来丰富自己,以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
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在多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社会主义高校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需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指导。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无疑应作为主流意识加以宜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深化教育。
六、积极参加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根据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基层,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弘扬先进的文化技术,以党的正确领导为核心,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站在发展建设的前沿,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肩负起民族的重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要求”努力奋斗。
『贰』 大学生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营造和谐校园:
- 大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社会实践:
- 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农村、基层等,用所学知识和智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保持初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始终保持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兢兢业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勇于担当,为党和人民交满意答卷:
- 大学生应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勇于担当责任,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叁』 大学生应该怎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应该做到: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文明团结、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大学生还是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学习,为以后自己的工作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实现积淀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能够保证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为小康社会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
其次,大学生要在学习之余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同时也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人与人间的和谐做出贡献。
最后,大学生还应做到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适时调节,使自己得到一定时间段的放松,身心健康,使自身和谐。
(3)大学生小康的扩展阅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肆』 ●I.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点什么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的贡献就是:努力认真学习,钻研自己的专业,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走出社会,服务大众,为社会高科技,以及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成为各个领域进步,所必须的核心能力。
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积累更多专业的知识以及经验。
更好地走进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为企业的进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