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本科生导师制申请书
1. 高校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接手1班班主任一年的时间,对我个人来说,获益良多,现就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早到校、两操、打扫除、校各项活动的参加都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决不马虎,让学生感到做人就要这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至今学生以习惯成自然。例如眼操时间一到不用老师强调,都主动自觉去做,赢得任课老师的好评。
(二)选拔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在选择班干时,我遵循三个原则,首选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智商较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其次使用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再次发扬民主作风,班干部,一些活动主持人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使学生干部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本学期我们五(1)第一届班委会、及各类组织负责人就是在这个标准下产生的、这些同学上任后,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并且各项活动走在同学前面,切实起到了模范作用。尤以班长黄炽恒表现最突出。
(三)实行能级管理
我们班级发展的目标都是由师生共同商讨确立的,并且分工负责。这样,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和谐统一。师生能以诚相待,共同决策,使学生感觉到班级的事也有他们的一部分。通过分级管理,班干部承担了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并有权独立处理相关事务。班主任及班长黄炽恒则激励和指导其他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化解工作中的矛盾。通过自我管理,既加强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自信心及责任意识,其次,建立一些监督机制,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定期反馈,赏罚分明,现在班级风气正,学风浓,凝聚力强。班级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
(五)个别教育与表扬相结合
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像打扫卫生、主动抬水,拾到东西主动上缴,积极参加校运会入场式等等,都及时表扬,使这些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已经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的同学,从拾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使性格和人格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黄炽恒带领到家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作业登记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我就在学习和工作上大力表扬。
(六)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及至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如黄炽恒同学带领到家开展的“我为班级增光彩”、“我是一滴水”、“如何面对竞争”、“良好习惯的养成”等主题活动,对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促进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还注重组织学生参加与其他班级之间的联谊、竞赛活动,如校运会、秋游,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的重大。
以上是本人的年终总结,看看是否值得参考?
2. 想去日本留学,需要什么的条件呢
条件如下:
一、硬件条件
1、校园背景
这里的背景是指学生们所拥有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些,若是没有这些证书,想要直接申请,或者是申请到好大学是没有什么可能的。若是确实没有,这部分同学能够去语言学校来完成语言的要求。
研究生院的话一般都得有学士学位,不过也有不要求这些学位的学校。有些学生自己已经有双大专的学历,虽然按学习年限来算已经够四年,但依旧还是无法报考的。
2、在校成绩
在均分的要求上现在日本的学校还不会要求太高,但全部的课程必须及格。不过有些学校因为有竞争的问题,所以均分还是要保证在75分以上,而且也别越来越低。
3、日语或者英语要求
日语是学生能否在这里读研的必具条件。不过在文、理科上的要求不同,文科想读好的学校得有N1水平,但理工科就要求不高了,一般有N2水平就足够。
英语也是必要的一个成绩,若是想申请前十的理工学校,能有80+的托福就很重要了。当然在修士考试里是必须考外语科目的,而且很多的理工科学校都得有托福这些的成绩。
二、软件条件
1、文书资料
文书资料有很多内容,比如简历,推荐信等。日本的申请是导师制,所以就等于导师能够完全决定学生的录取,那就得考虑这几份资料要怎么打动导师了。还有申请的计划书是最重要的,里面要写自己打算的研讨方向。
2、各种实践活动
自己参与过的学生组织或者是竞赛活动都属于这方面,另外科研学术项目这些也都是能作为材料的,还能给自己加分。
申请途径
日本大学本科的入学考试一般都在日本本土进行,所以报考日本大学都需要到日本去参加考试。一种途径是可以先申请到日本语言学校等参加高考预备班学习,然后报考日本的大学。
另一种途径是先在国内选好要报考的大学,考试期间申请签证到日本去参加考试,当然,也有一些大学自己办的有预科班,可以接受报考学生提前进校学习。
不过这几种途径的花费都是很贵的。近年来,为了减轻学生去日本考试的负担,直接在考生所在国进行入学考试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比如G30学校就设立有专门招收中国学生的项目,在中国国内参加笔试和面试合格后就可以得到正式录取,并且没有日语要求,实行全英语授课。
具体可以和相关学校在中国的事务所咨询。日本的院生入学考试比较灵活。主要是联系导师提交相关的材料,由导师决定是否接受和入学考试的方式。
入学考试的方式一种是直接参加院生入学考试,合格后办入学手续并直接进入大学院学习,具体考试方式有要求去日本参加的,也有老师到中国来考试的,也有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考试的。
另一种是先到日本入学读“研究生”(日语的说法,相当于预科生),然后准备参加院生入学考试,合格后取得大学院生身份。研究生的在学期间可以是半年、一年等,不过除有些留学项目有特殊规定外,一般研究生期间是不能申请减免学费的。
除了少数专业外,日本的院生招生一般都没有日语要求,学习和研究可以用英语进行。为了便于中国学生更好地申请日本的大学,有近30所日本大学都在中国设立有事务所,开展免费地留学咨询服务,特别是协助联系适合的指导导师。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日本留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