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博士联合培养计划
㈠ 中国有哪些大学的有去美国的交换生或者留学计划计划
中国的许多知名大学都与美国大学有交换生或者留学计划,其中包括985和211工程院校。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等。这些大学都与美国的顶尖学府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地的高校也积极参与此类项目。北京的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上海的高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深圳的高校则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广州的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这些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国际交流机会,让他们能够体验不同的文化,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拓宽国际视野。交换生项目通常涉及课程互认、学分转换等机制,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校园中学习,丰富个人经历。
除了上述大学,还有一些地方性的高校也与美国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也与美国的多所知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了联合培养、短期访问等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项目不仅限于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也可以参与。例如,北京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合作开展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交换生和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海外学习机会,对于提升个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培养全球化视野。
㈡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的联合培养
为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经商中国工程院,2010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工程研究院中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
北京大学的联合培养单位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培养专业为“石油地质学”。北京大学对接单位是北京大学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国内首个“石油地质学”专业博士点。首批联合招收博士生将于2010年九月入学。
按照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的要求,双方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合力,共同构建拔尖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和科学研究新的合作平台。
2010年12月15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向北京大学赠送了代表我国测井软件最高水准的新一代测井软件CIFLog1.0。这是双方继10月下旬联合培养研究生并互聘导师以来,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又一举措。CIFLog1.0版本测井软件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 “一体化网络测井处理解释软件平台”课题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勘探院牵头,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研发。这一软件不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是全球首个完全基于Java-NetBeans先进计算技术理念建立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测井处理解释系统。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介绍,新一代测井软件CIFLog1.0在北京大学安装34台套,将为双方加强地质、地球物理方面合作,发现和培养更多石油后备人才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