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诚信社会
A. 构建诚信社会大学生应该做什么
一.应该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回,诚信答意识 、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二、大学生应当从提高自身素养出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诚信意识。
应该先从思想上牢牢树立诚实守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然后将之付诸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去;从而做好自己,以影响他人;最后,还应自觉承担相关的宣传责任,使社会建立一种良好的氛围,最终社会和谐,人们幸福。
B. 社会实践报告(内容要有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3000字
大学生诚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
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此外,大学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尤为严重:
1、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 面试中自我拔高
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
3、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签约单位,以便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签约以求得缓冲,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接收,他们就马上跳槽。毕业生这种边签约边毁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三: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
1、通过法制强制规定。
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纳入了个人信用体系中。某位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即会被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房贷、车贷、留学、创业,甚至就业中都会受到限制。
2、学校诚信教育
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结语:调查中反映出种种诚信缺失问题,让我们担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了,我们还怎么谈社会的道德建设呢?国家还能有什么发展呢?
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C. 大学生如何构建诚信社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构建诚信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做到真实无欺不做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树立“诚信是美德、守信是财富”的社会意识。无论是在现实还是网络中,都要做到诚信,尤其是在网络中,更要做到在网上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主动参与网络实名制中来;不造谣传谣,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使谣言“止于智者”。
第二,社会诚信信用体系的建设一个系统的工程,不经需要政府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广大公民参与进来,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自己的建议。身为一个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来,通过政府的民主决策制度,向政府提出我们的建议,是的信用体系能够更快更好的建立起来。
第三,积极参与到关于诚信建设的宣传中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帮助在社会营造“以诚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观念。对于曝光的失信企业、个人、官员,通过合法的渠道予以谴责,支持并宣传拥有良好的诚信行为的个人与企业。通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带动,使各方面一致推进,社会普遍参与,公民广泛响应。
对于社会出现的种种失信行为,我们无法给予他们惩罚,也许法律的不完善是的他们依旧逍遥法外,但我们依旧可以参与到社会舆论监督体系中来,用社会的舆论压力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同时我们也已利用社会舆论体系,宣传守信者行为,并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让守信者一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