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关注
Ⅰ 大学生理性爱国要懂政治
青年的爱国热情
大学生们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我工作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国内外发生过数不清的大事,每当涉及到我们中国的时候,一些大学生便表现出激昂的爱国热情。这是好事。一个国家如果青年知识分子都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了,这个国家也就真的没有前途了。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关心政治。不过政治这个问题比日常的一些生活问题要复杂的多,特别是一些关涉到国家根本利益的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国家的大局。大学生是爱国的,这一点应当充分地肯定,但是在遇到大的政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冷静,要认真地思考,切不可感情用事。
钓鱼岛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钓鱼岛问题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也成为大学生热议的一个话题。不仅仅是热议,一些大学生还走上街头,对日本政府的行径表示强烈的不满。在与大学生的交谈中,我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地球上只有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还会有钓鱼岛问题吗?”我说我敢肯定地回答绝对不会,并且我相信大学生朋友们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日本是个岛国,1.29亿的人口居住3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加上资源贫乏,仅凭这点,要想生存就得依赖中国,日本还哪里敢把本是我们的钓鱼岛说成是他们的呢?”那么从钓鱼岛问题的出现,大学生们应当认识到什么呢?这里我想跟大学生朋友们交流的是,大学生们不仅要关心政治,更要懂政治,当国与国之间发生大的事件时,首先应当厘清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冷静面对,理性爱国。可以肯定地讲,钓鱼岛问题绝不是孤立的,因为世界上不就只有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自从出现“一球两制”的政治格局后,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家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里先例举这样一个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来佐证我的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家知道,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人类历史上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规模巨大: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被卷入。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共伤亡9000余万军民。这场战争的侩子手就是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纳碎分子在战争中,建立了集中营,用于隔离、关押持不同政见者、敌侨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与外界隔绝范围内的设施。1940年建立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最大的集中营,主要关押波兰和德国的犹太人。纳粹分子在此建立了大规模的综合性灭绝设施,包括用毒气杀人的“浴室”、储放尸体的尸窖以及焚尸炉等,用以消灭犹太人。纳粹还挑选犯人进行医学试验,如试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进行活体解剖等,仅在该集中营内就有约400万人惨遭杀害。日本法西斯主义在中国同样犯下了滔天罪行,实施野蛮的“三光政策”、搞杀人比赛以此取乐,进行了“南京大屠杀”。法西斯主义的残暴罪行令人发指。“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正义终将胜利,邪恶必然灭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最终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Ⅱ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
.个人层面
大学生处于心智发展成熟的初期,对政治的认知尚未成熟,对市场竞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关注较多,家庭成员的政治态度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情感。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时事政治关注度,首先就要从需求动机出发,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如进行时事政治的课堂讨论、举办各类时事政治的竞赛活动等;其次,保障大学生的政治权利,如增加学生班级干部选举权,增加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老师等一系列权利;最后,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的冷漠和物质消费的世故,减少大学生对他人利益的关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
2.学校层面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时事政治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时事政治关注度,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要创新教学形式,学校要改变思维,对大学生参与时事政治进行有效引导,通过搭建各类新媒体平台,如校园网、微信、微博等高校主流媒体平台,发布时事政治信息;其次,要创新教学内容,做到新颖突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找到政治兴趣和关注点,如形势政策课上老师引领学生关注最新时事,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分析时事;再次,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政治讨论,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他们通过参加时事政治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最后,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如报纸阅览室、电脑活动中心等,开展时事政治教育。
3.社会层面
以前,谈到政治,人们总觉得那是政府官员、政治家们口中的路线、方针等,理论性太强,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不太愿意谈起,也不太愿意关注。其实政治本来就来自于生活,应该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政治教育应该要深入我们的生活中。
大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他们参与时事政治的程度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发展。学校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激发他们对政治参与和关注的热情。
如利用当前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将日常的时事政治事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有责任参与到时事政治中。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事情,政府可以通过设置“网上讨论”“网络投票”等方式听取大众的声音,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