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视频

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视频

发布时间: 2025-09-18 09:50:23

⑴ 她是“复旦大学老师”,因乳腺癌去世,写了8万字癌症日记,告诫所有人:一生要看透2件事

她是复旦大学老师于娟,因乳腺癌去世,写了8万字癌症日记,告诫所有人:一生要看透2件事

2011年4月19日,年仅33岁的复旦大学教师、海归女博士于娟,因乳腺癌不幸离世。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以惊人的毅力书写了8万多字的癌症日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世人关于人生的两个重要领悟。

一、健康才是人生的基石

于娟的癌症日记中,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她对健康的深刻反思。在确诊癌症之前,于娟是一个典型的“拼命三郎”,她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她熬夜复习、工作,超负荷地做课题论文,饮食无节制,也缺乏运动。然而,这一切在癌症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于娟在日记中写道:“直到生命的临界点,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她用自己的生命代价,换来了对健康的重新认识。她希望人们能够关注自己的健康,改变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减少应酬,少嗜烟嗜酒,分些时间给家人。

二、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除了健康,于娟在日记中还强调了与家人相处的重要性。她感慨道:“陪孩子长大,让孩子有妈;陪父母老去,让父母有女儿。只要健康,陪爱人蜗居也行。”这些朴素的话语,却道出了人生最真挚的情感。

于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最牵挂的就是她的儿子、父母和老公。她深知,无论事业多么成功,如果没有家人的陪伴,那么这一切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诫人们,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不要让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剥夺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于娟的癌症日记与反思

于娟在确诊癌症后,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并与丈夫一起研究癌症的成因和治疗方法。她发现,自己的癌症与长期熬夜、饮食无节制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于是,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博客上记录下了自己的抗癌历程和感悟。

她的博客“于娟-活着就是王道”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共鸣。人们被她的坚强和乐观所感动,更被她对健康和家庭的深刻认识所震撼。于娟用自己的生命代价,换来了无数人的警醒和反思。

图片展示

结语

于娟的离世,是无数人心中的痛。然而,她留下的癌症日记和深刻反思,却成为了无数人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她用自己的生命代价,告诫人们要珍惜健康、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愿我们都能从于娟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⑵ 此生要完成——读复旦女教师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有感

知道于娟老师,是因为铺天盖地的网络传播,但是知道她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人世了。生命的摆钟永远停止在了她33岁的年华。

于娟的社会身份是一名复旦大学的优秀青年教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失学儿童自助者。而她的家庭角色是一对年迈夫妇的独生女、当时还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一位中年男子的妻子和很多人的朋友。

这本书是她的生命日记,在她乳腺癌晚期万般病痛折磨下,一个一个字敲打键盘为世人留下的文字,这是一个妻子、母亲、女儿的生命日记。

这本书前半部分是关于她治疗期间遇到的和所见所闻自己发现发病过程和确诊直到反复治疗的过程,用她的话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死里逃生的过程。用后半部分描述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思考和回忆。

我一直觉得国人是有名校情节的,不仅仅是对名校学生的赞叹,对名校任职的教师教授更是很有点骨子里的崇拜。或者说,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从来是高看一眼。在人文发展历史上,总有科举考试,总有名人佳作流传,总有科技发展来源于有学术能力的人,总能走哪里都自带光芒,何况还是复旦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

而正是这样的情结,所以社会对于娟的关注会更高。她的文字更让人有深思的能力。当这本书还没正式发布的时候,曾有记者采访于娟的时候问她最想要什么,她的答案是:“我希望我儿子有妈妈,我的丈夫有妻子,我的父母有女儿”。就这三句话,听到的人无不心酸难过。

书里有太多的话让人觉得警醒而温暖。她说:如果有时间就多陪陪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她说: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太多事情要应对,总觉得做好了手头事情陪父母也来得及,现在想想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才是一辈子。她说:透过生死,你就会觉得名利权情都是虚无,首当其冲是名,就算名声四海响彻云霄也无非是一时的猎奇,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是谁而已。她说: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认清活着的意义?也许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有各自的理解,但是人生所有的愿望总结起来无非是希望自己变的更好,过得更快乐。

读这本书热泪盈眶。感恩于娟老师在生命最悲苦最苍凉的阶段给世人留下了这样的无畏布施和感悟生命的智慧。

健康活着就是王道。对家人,对爱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此生,她未完成。此生,她希望我们都要完成!

⑶ 复旦女博士于娟,不幸患癌,32岁临终遗言:有3个简单愿望未完成

春秋冬夏,花落花开,世间万物都有时间的期限。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最平凡、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

部分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忽略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直到生命的最后才后悔不已,但这一切终将太晚。

放下贪婪和野心,学会知足,或许我们会活得更幸福。

有一名复旦女博士,用一生努力拼搏追求自己的抱负,却换来癌症离世,生命尽头才明白生命的意义,看透人生中的两件事。

1978年,于娟出生在山东济宁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从小就十分疼爱她,生活也是衣食无忧。

于娟从小就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外贸专业录取。

但考上复旦一直是于娟的梦想,为了梦想,大学期间于娟依旧刻苦学习。

在大学里,于娟遇到了一个男孩儿赵斌元,赵斌元身上的活力和男孩子气让于娟为之着迷,赵斌元比于娟大6岁,各方面都十分优秀。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的好感逐渐上升,最终确立了恋爱关系。

大学毕业时,于娟参加了第一次考研,结果以失败告终。

后来,于娟进了一家软件公司上班,打算边工作边准备考研。

赵斌元毕业后选择留在了上海交通大学任教,面对于娟的二战考研,他选择了支持,他不想让于娟留下遗憾。

2000年,两人登记结婚,为了在上海有一个家,两人贷款买了房子。

2001年7月,于娟通过二战,顺利被复旦大学 社会 学院录取。而为了硕博连读,于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找课题、写文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2004年,学校给了于娟一个到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的机会,她不想错失这个难得的机会,回家便和赵斌元商量,赵斌元知道于娟不会甘放弃这个机会,再一次支持于娟出国留学。

复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娟留校当了一名老师。

2008年,于娟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儿子,为了能够更好地投身到教学任务中,还没有到一岁于娟就给孩子断了奶,她想在两年之内当上副教授。

面对于娟的“不知足”,老天好像也要跟她开个玩笑。

2009年9月,于娟感觉自己腰经常痛,去医院查也查不出病因,医生也只是劝她让她平时要注意休息。

12月底,于娟的腰疼于娟转移为浑身疼,实在受不了的她在赵斌元的陪伴下去了医院检查,一去医院,于娟直接进了急救室,在里面一躺就是三天两夜。

但奇怪的是,这次还是查不出病因,专家们针对于娟的病情做了开会讨论,还邀请了医院里各个部门的教授。

2010年1月2日,医生最终确诊为癌症,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骨髓,骨头也出现了发黑,最多只剩下2年多的时间。

赵斌元听到医院的诊断,当场懵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于娟会得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他此刻脑子一片空白,于娟才31岁,他们的孩子才2岁,这让她无法面对。

赵斌元知道瞒不住于娟,最后还是将确诊乳腺癌晚期的事情告诉了于娟,他要和她一起面对。

但此次于娟已经失去了做手术的机会,只能依靠化疗和药物维持生命。

每天2次的骨髓穿刺,14次的化疗,让于娟每天至少要呕吐几十次,甚至痛到晕厥。

同时,高昂的医疗费也压得她们喘不过气,2.5万一支的针,21天就要注射一次;一万多一盒的进口药只够吃一个疗程。

为了给于娟治病,赵斌元卖掉了新房,老家的父母也把自己的老房卖掉了,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出租房里过日子。

很多网友在网上看到于娟的故事后,都无不感叹,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有网友表示:

“人生意义,是认识了解自然世界本质,认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最佳方式的选择,达到物质与精神合理适度统一,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每个人的人生都在识人找人,找他人易,但人生认识,找自己太难,犹如寻天,但天其实就在自己心里,每一个人心里呀,汇集成大海,天意人心”。

也有网友表示:

“每一次的超负荷工作,都会在日后得到答案。人生路上慢慢地来,不要急着要答案。好好爱自己,事儿永远干不完,但生命只有一次。”

感叹生命的网友说道:

“让我想起老公住院时的那个病友!32岁因为高空坠落导致全瘫!除了嘴巴能活动全靠别人护理!唉,人生呐,求得个平安 健康 已经是上上签了。”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该被定义,我们出生的时候,就拿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剧本,至于我们该怎样去演绎好剧情,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去努力。

不同的剧本有着不同的人生,有的剧本平淡,有的热烈,有的幸福,有的痛苦。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量去演绎好这部剧,尽量丰富剧情,直到结局。

2011年3月,于娟因为“病急乱投医”,听信了一位民间专治癌症的“杨神医”,通过饥饿疗法治疗,反而加剧了病情的恶化。

在最后的时光里,于娟开始在网络上记录自己抗癌的点点滴滴。

2011年4月2日,于娟迎来了她的32岁生日,这也是她过的最后一次生日,这天她做了化疗,但效果很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和呼吸困难。

经历了36个小时的抢救后,终于把她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她在网络账号上写道:

“天气不是很好,心情不是很糟,身体不是很妙,精神不是很差,祝我生日快乐!”

直到生命的最后,于娟才明白生命的意义: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和陪伴家人是多么重要。

这场癌症让她不得不放下世间的一切,所有的喧嚣和浮华都远离了她,只有一个身为母亲、妻子、女儿对亲人和故土最后的眷恋和怀念。

如果有时间,她一定会好好陪陪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不那么拼命的去买房,追求名利,和相爱的人 健康 幸福的在一起,蜗居也可以很温暖。

2011年4月19日凌晨,于娟还是没能逃脱病魔的魔爪,带着遗憾离世。

去世前的一个月,面对上海电视台的采访。于娟说出了自己目前最大的三个愿望:

“让儿子有妈妈,父母有女儿,爱人有妻子。”

但此刻她再也无法实现这看起来不能再简单的愿望,我们痛心,然而我们却无力改变什么。

于娟从在网络平台记录生活开始到她最后遗憾离世,总共记录了近十万字的内容,里面全部都是她对生命的感叹,对自己的悔恨,对世人的警告,点击量超过了八百万。

于娟生前的朋友张雪松,在看完于娟的网络平台账号后,被里面的文字深深震撼。

他做出一个决定,要把所有文字整理成一本书,然后出版,以此警告世人,让更多的人醒悟。

2011年5月,这本书首次出版。

书中讲述了于娟短暂的一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那些被蒙蔽双眼的人醒悟,从此不再经历遗憾。

人的生命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意义。

不要随意挥霍来之不易的时光,不要辜负身边爱你的每一个人,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END-

今日话题: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功名利禄,还是平淡幸福地过一生?

⑷ 于娟的患病经过

2009年12月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晚期,2010年1月2日于娟被进一步确诊乳腺癌晚期。

2009年12月27日,长期自恃身体十分健康的于娟被确诊患上了癌症,宛如晴天霹雳般震惊了这个家,她是家中的独女,考大学读硕读博留学,刚回国参加工作3个月,1岁多的儿子刚会叫妈妈,一切才刚刚开始,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医生确诊是乳腺癌晚期。

(4)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视频扩展阅读:

于娟,女,出生于1978年,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

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并发出“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的感叹,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时许,于娟辞世,留下70多篇“癌症日记”。

热点内容
厦门大学博士复试分数 发布:2025-09-18 11:06:07 浏览:234
双非一本大学毕业可以当老师吗 发布:2025-09-18 11:05:56 浏览:499
中山医科大学甲乳外科博士招生 发布:2025-09-18 10:21:53 浏览:931
德国的大学教授 发布:2025-09-18 10:19:59 浏览:988
河南大学古代汉语博士 发布:2025-09-18 10:10:46 浏览:947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布:2025-09-18 10:05:55 浏览:412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吕圭源 发布:2025-09-18 10:05:55 浏览:814
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征文 发布:2025-09-18 10:05:54 浏览:777
山东大学博士后死亡 发布:2025-09-18 09:55:29 浏览:528
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视频 发布:2025-09-18 09:50:23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