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一流大学考研歧视

一流大学考研歧视

发布时间: 2025-09-27 00:05:13

Ⅰ 考研黑幕最多的院校

01

华东师范大学

疯狂压低一志愿分数;华师大不仅不保护一志愿,还为了接收优质生源,疯狂压低一志愿专业课分数,让优质调剂生的活水涌进来。

02

华南师范大学

复试和录取名好槐激单发布的时间相当晚,很容易错过调剂的黄金机明拦会;部分专业的专业课有压分,捞985、211的落榜调剂生;经济学等专业不保护一志愿,明明一志愿生源充足,但是近年都有多批外校调剂。

08

苏州大学

因为苏州城市吸引力不错,而且苏州本土的大学又少,导致苏大每年报名的人数超级多,竞争激烈,分数虚高,性价比不高。南开是2万上下,还有大量高校报考人数远不足万人,苏大是它们的数倍之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复试线就只能是字面上的复试线了,最终能不能录取,还是得看你的排名。

09

上海大学

报考人数巨多,新传去年报考725人,总录取72人,去掉保送的49人,统考录取的只有友袜23人,报录比达到了32:1,堪称上海大学各专业报录比第一名。性价比不高。调剂时非985/211/双一流的学生,失败率大。

10

武汉大学

典型歧视双非的学校,喜欢保研的,统考的名额比较少。复试中存在歧视性质的分组行为,本校学生一组,985、211一组,双非一组而且武大出题很诡,范围广且难。

Ⅱ 我想考研 但我上的本科学校很烂,如果考重点大学的话 录取时会不会受歧视

每年的考研大军中,都有很多二本或者三本的学生来报考,他们的目的或是为了改变下自己的出身,或是继续研究深造。他们的学历对于一些一本或者211、985院校的考生来说差了一截,所以经常会很疑惑,考研到底会不会有学历歧视。对于经历过考研的小编,今天以亲身经验,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考研一般会经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其中也有被调剂的情况,这里都会讲解一下。

1、初试

这个阶段,毫无疑问,是没有学历歧视的。你考了多少分,总分上没上国家线,单科上没上单科线,或者过没过34所院校的自主划的线,都是客观现实,不会受学历原因左右。你唯一的能做的就是总分和单科的分数都能高一点,这样你过的几率才大。

2、复试
复试阶段主要以面试为主,这阶段谣言说会有学历歧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个三本生,在面试阶段谈吐得体、对答流利,得分不是问题如果你是名校的考生,在面试阶段吞吞吐吐、磕磕绊绊,自然也会是低分。
虽然学历不会太影响面试,但是关系会,毕竟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在你面试的老师里有认识的人,是有可能会加分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大家不用担心。
如果你过了复试,那么恭喜,你已经是一个准研究生了,接下来就要面临选导师了。
因为导师有很多,他们的性格和口味各有不同,有的老师喜欢名校出来的,觉得很优秀;有的老师喜欢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出来的,觉得有潜力可挖。
这阶段稍微会有一些学历歧视,所以大家在选择导师之前可以跟学姐学长交流下老师们的喜好,方便你做出答案。

3、调剂

可以这么说,调剂的学历歧视很严重,好的大学招收调剂生,一般都要求本科学历是2111或者985的,比如兰州大学、重庆大学等;再低一点,也会要求报考的学校是211或者985。所以,调剂阶段,学历优势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想要优等生,而不是追求差等生的所谓潜力。
所以那些非名校的考生,好一志愿就上线哦,就不用经历这残酷的调剂环节了。

Ⅲ 为什么考研的时候大多学校都对非985 211的考生比较歧视,如一般只接受985 211的调剂生到底歧视什么呢

2019年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85万的惊人数字,而最终录取人数却不到70万。这样的录取比例显示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考研竞争激烈,你要足够优秀。于是,很多同学们都会纠结恐慌,本科读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没有211、985那些同学那么厉害,考研的时候是否会被歧视呢?


本科名校并不是毫无作用,很多学校根本不接受非985或者211调剂,这时候就不仅仅是比较考研分数高低的问题了,只要你是双非,即使初试分数和复试成绩再高,也是不接受的。

关于歧视问题,其实还是看个人的看法了。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个985高校的导师,面对初试成绩一样高的两位考生,一个本科是211,另外一个是普通二本,你会选择谁?毫无疑问,正常人会选择211的那一位。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称之为歧视。


我们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985、211等双一流大学的教学水平普遍都要高于普通大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差距。这时候,面对实力考研分数相差不大的两位考生,导师更愿意相信名校出身的学生。短暂的接触,导师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发现你的价值、挖掘你的潜力。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导师更看重自己。

实际上,你的本科学历,也就是第一学历,本身就是你的个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无法改变,但这只是你的劣势。歧视和劣势有什么区别呢?歧视是他人赋予你的偏见,不可避免;而劣势则有避免的可能。


所以,除去个别导师有着强烈的排斥和歧视倾向,不过这样的导师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导师,都会给你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即使研究生导师看到你的本科学校很普通或者大学的表现一般,导师的第一印象会不太好,但是,只要你初试成绩很好,你能够让导师看到你的决心毅力,看到你为考研做了多大的努力,看到你前进的空间有多大,肯定是会有导师欣赏并接纳你的。


本科出身已经成为定局,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研究生备考中做到更好更极致,好到让导师愿意接纳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让老师看到比你本科出身更好的一面,这样才能保证你不被淘汰。

希望所有考研人都能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认真备考,争取一次性就能考上自己心仪院校的研究生

Ⅳ 想知道武汉理工大学考研歧视本科吗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著名高等学府,近年来因其考研录取政策的讨论而引起广泛关注。那么,武汉理工大学考研是否真的存在本科歧视现象?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问题。

首先,关于可能存在的歧视现象,主要聚焦于复试面试环节。笔试成绩的公正性已得到了广泛认可,而面试环节则可能因考生的本科背景而有所影响。然而,面试分数的高低与本科出身之间的关联性有限。近来的录取名单显示,面试成绩分布均匀,高分与低分相差不大,且面试分数仅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

对于不同本科层次的考生,武汉理工大学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分。以安徽的普通二本院校为例,面试官可能对这些学校了解不足。然而,通过面试,学校更关注考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成绩高分意味着专业知识扎实,这在面试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考生来自哪所本科院校,只要成绩足够高,都能获得公正的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的复试流程体现了其公平性与随机性。考生在交材料时抽签号码,面试当天按号码顺序分组进行,每组在特定教室进行面试。面试地点与面试官都是随机分配的,这保证了面试过程的公正性。面试中,考生被要求仅透露抽取的号码,以避免任何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偏见。

武汉理工大学不再对本校考生划重点,这表明学校在录取过程中坚持公平原则,不因考生的背景而有所倾斜。录取情况显示,普通一本院校考生占据优势,而二本和三本院校考生次之,211院校考生的比例最小。这一结果表明,只要考生努力,不论本科背景如何,都有可能获得录取。

关于性别偏见的担忧,实为无中生有。武汉理工大学在复试当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考生,人数相当。在录取过程中,性别并非决定性因素,成绩才是关键。并无证据显示武汉理工大存在特别偏好或排斥任何性别。

最后,对于“别人黑武汉理工大学”的说法,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未被录取的考生的不公评价。这些人可能只注意到那些初试成绩较低但最终被录取的个案,而忽略了这些考生可能具备的其他优势,如国奖获得、在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等,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武汉理工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对这些具备显著优势的考生给予了特别考虑。

综上所述,武汉理工大学在考研录取过程中,虽然面试环节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本科背景影响,但这一影响有限且可控。学校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而非其本科出身。公平的复试流程与对不同背景考生的公正评估,表明武汉理工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坚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有意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的考生而言,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Ⅳ 报考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有没有学校歧视

中大的政策一般来讲会比较倾向本校生,中大的保研比例一直以来在全国都是很高的,回而且不怎么接受外校的保答研生,所以每年分摊到考研的名额就已经很少了,再加上中大老师也都比较愿意接受本校学生,所以考研的外校比例也不会很高。

不过这都是主观情况,如果你的分数足够高,对自己有信心,考中大当然没有丝毫问题,中大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自然不会存在很严重的启示。

欢迎大家都来报考中山大学的研究生

Ⅵ 考研歧视本科双非最严重的高校

1、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地理位置偏远,报考人数不多,却存在赤裸裸的歧视本科院校如简,明确说明第一志愿生和调剂同时参加复试,而且复试比例也很高,一般刷下来的学生中出身不好的较多,只要本渣早裤科院校好,更容易录取。所以想要报考这所大学的也得三思。

2、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属于b区的211院校,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好考一些,所以报考人数还是不错的,加上在一些考研辅导机构的宣传下,每年有许多学生报考宁夏大学,目的是上一所双一流高校,所在地理位置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宁夏大学却存在严重的压分现象。

据了解,一名考生专业课150分满分的情况下只得了10分,这样的分数即使没有复习过的学生也可以考出来吧。可以说压分很严重了,其实也不难理解,分数压低了可以有更多的调剂名额来接受优秀的学生,提升招生水平,但如果没有公平对待考生,准备报考这所大学的考生还是要谨慎报考的。

3、深圳大学

虽然在新一轮双一流评选中深圳大学没有被选上,但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好,丝毫没有影响考生报考这所优秀的大学,但报考时却要注意,由于报考人数众多,调剂人数也很多,所以这所大学是不愁没人来的,更希望招收到人才,所以一志愿和调剂生可谓同一起跑线,也需要小心。


7、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作为省内唯一一所211高校,对于考生的毕业院校也是非常注重的,基本都是985、211高校,对于“双非”院校的学生不太友好,很容易会被淘汰掉,因此考生在选报这所院校时需要万分谨慎,很有可能成为被舍弃的那一个。

热点内容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27 01:08:28 浏览:343
一流大学考研歧视 发布:2025-09-27 00:05:13 浏览:148
大学生班志 发布:2025-09-26 23:56:59 浏览:406
放弃大学老师的机会当中学老师了 发布:2025-09-26 23:54:40 浏览:935
山东大学教授莘县 发布:2025-09-26 23:20:53 浏览:223
浙江大学数学教授杜 发布:2025-09-26 22:31:28 浏览:13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回唐山 发布:2025-09-26 22:24:04 浏览:254
清华大学教授批语文课本 发布:2025-09-26 22:06:03 浏览:821
2022年专科大学生退役 发布:2025-09-26 21:46:10 浏览:597
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 发布:2025-09-26 21:43:56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