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1. 大学生该有怎样的精神风貌
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
(1)青春的朝气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最重要的表现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脱去孩童的稚气,展现生命勃勃的生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才是大学生该有的精神面貌。恰同学少年的豪言壮举,在这一时期得以体现。青春就是勃发的代名词,勃发的生命,勃发的精神。
(2)独立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学时代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那么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外界赋予我们的独立性和我们自己要肩负起的独立性与过去就有所不同了。大学生精神面貌的独特之处也表现在独立性方面,大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格是人人都应该做到的,更要有独立的思想,在思想上不依赖别人,有独到的见解。
(3)团结性
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别人来体现的。”是的,一个人永远也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团结的精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合作的时代,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有所作为的,团体是我们发展的平台。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团队中的成员相互配合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当然不能缺少团结性。
(4)创造性
鸿儒能够“兴论立说”,使学者既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他们不受前人思想束缚,敢于创新。由此可见学者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因此创造性作成为大学生精神面貌之一更是正确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学习和以后工作必不可少的,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和工作就不会有所突破,更会停滞不前。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创造性的思维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前提和保证。
(5)批判性
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一切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先在我国大学生的学习陷入了完全尊重权威的泥淖中,对著名的学术著作和著名学者的学术观点完全持肯定和接受的态度。其中缺少了重要的批判精神。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应带着问题进行,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形成大学生独特的精神面貌。
2. 一篇关于现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通讯作文800字
学生优良的学习风气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氛围和推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使学生感到一种紧迫感,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也遏制了一些不良习惯和倾向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好的一个精神状态,是一个现代化校园首先得具备的条件之一。
在职业院校当中,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中学时那种明确的追求目标,忘我的学习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上课时学习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听课不专心,靠看小说、睡觉打发每天那五六个小时上课时间。临到考试,也不认真复习,考试考作弊蒙混过关。当然也有陶醉于谈情说爱,整天无所事事东逛西逛的。虽然这部分学生不在多数,但也反映出大学生精神风貌有待加强。
大学生精神风貌之所以有所欠缺是因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有这几点:1、学小大规模扩招,生源素质整体有所下降,部分同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便在学习大军中掉队了。
2、现在社会找工作都要文聘,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有文聘都容易的多。有些同学就认为在课堂上学到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并不能得到运不能用,导致在学业上没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只求考试不挂科,毕业能通过就行了。
3、有些学生对于某些专业并不是兴趣所在,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
4、职业院校教学资源不够齐全,不能有效的促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评分制度不够完善,学生分数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真实水平。
5、职业院校教师配备不够完善,一些老师照本宣课,纯粹敷衍应付,课堂鼓噪无味,教学效果不理想,学习积极性低下。 6、一些学生忙于社团、学生会,无心与学习,等有时间时发现前面落下的补不回来了。
那么针对这些,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打造出良好的教学团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避免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不良风气。教职工要兼成忠诚教育、热爱教育的口号,专研学术,不断吸收科学信息。将新思想,新理论及时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持续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2、多组织一些竞赛类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好胜心理,促使其发奋学习,增加对各方面了解的能力。
3、制定各项更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评分标准,院领导齐抓共管,从严治学,标本兼治。
4、设年度评优。树立典型,鼓励其他同学向模范学习,永远向前看。
学生的精神风貌直观反映了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治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良好的校园学术风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严格的管理措施,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因此,学生精神风貌建设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并以学生的精神风貌变化为根本的检验标准。
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奋发向上。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果不对大学生精神风貌进行改善、加强,则日后逐渐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精神风貌建设是考验高等院校能否培养一个新时代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