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大学生
发布时间: 2025-09-30 22:18:06
❶ “大学生”的由来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还未毕业或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走进社会的一群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具伏庆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那么大学生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❷ 大学生在古时大概是个什么地位
大学生在古代相当于秀才,是有一定功名的,受到人们的尊尘迹重吵宽。不过还是派碰并需要继续往上考,否则就只能和范进一样了。
❸ 现在的大学生,在清朝是属于什么职位
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凡未参加院试或在院试中末被录取者,皆称童生,通俗的说就是上学念书的人。辩厅童生经过县、府喊游两级郑灶销初试,合格者,再参加由省提学院使(即学政)主持的考试,故称院试。院试一般每二年举行一次,由学政分别至各府巡回举行。考中者,称生员,即可入府、县学继续学习,取得生员资格者,即称秀才。因古代学校又称庠,故生员又称庠生。凡取得生员资格者,即算有了功名,朝廷即给予免除赋税的待遇,见了县官不用下跪,只作揖即可。
生员并不是官职,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举人相当于大学生。
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但秀才却不能小看,不仅有上面说的特权,更重要的是,有了生员资格,才可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