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2008结构力学考研
Ⅰ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好吗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2008年招生专业一览表
专业代码
专 业 名 称
科类
学制
备 注
080701
建筑学
理工类
五
080703
土木工程(公路与桥梁)
理工类
四
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
理工类
四
081202
交通工程
理工类
四
08070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工类
四
081201
交通运输
理工类
四
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方向
110202
市场营销
理工类
四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理工类
四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理工类
四
110104
工程管理
理工类
四
080602
自动化
理工类
四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类
四
110203
会计学
文史类
四
110301
行政管理
文史类
四
050408
艺术设计
艺术类
四
文理兼招
建筑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群体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以及管理、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学制五年。
土木工程(公路与桥梁)
本专业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桥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交通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方面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或城建部门从事本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桥梁方面的勘测、设计、施工、监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学制四年。
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开发、管理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等课程;接受工程设计、结构实验和现场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训练。初步具有从事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研究、管理的能力。
毕业后,主要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水利与水电工程、道路、桥梁和矿山建筑等领域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项目规划、开发及科研、教学等工作。学制四年。
交通工程
本专业培养交通工程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规划、交通调查与经济分析、交通安全与交通控制及道路勘测与设计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获得交通规划设计控制、管理及经济论证的能力,以及一般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部门或公安部门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规划、监理、设计、科研及组织管理等工作。学制四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专业是在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涵盖建筑环境、燃气工程及其它建筑设备工程等内容而拓宽整合成的新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与安装施工等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积以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从事城、镇、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建筑工程等的供热、空调及燃气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具有相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学制四年。
交通运输
本专业旨在培养汽车运用工程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运输车辆及车辆保障设备的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运输系统规划、组织、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机电控制理论与技术、运输市场学、物流学、交通运输学、智能运输、汽车检测诊断理论与维修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管理、运输新技术与运输市场、市场营销与车辆售后服务、汽车诊断、维修与机务管理的能力和汽车运用方面的试验、研究、设计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物资流通行业和其它大中型工商企业从事运输市场开发、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管理、汽车市场开发与营销、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检测诊断和技术保障工作,也可以在有关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学制四年。
市场营销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对外贸易公司、学校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现代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及规则,学习相关的汽车、工程机械、电子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等各种现代化手段从事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工作,具有市场营销的调查研究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知识。
毕业后,主要在政府机关、工商管理部门、国内大中型企业、外资及合资企业、进出口公司、贸易公司、保险公司等从事工作。学制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本专业培养汽车设计与制造、管理及营销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力学、计算机、机械学、电子技术及工业自动化等基础知识;学习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车身工程、专用车辆设计、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试验及性能检测、汽车电控技术、现代设计方法和汽车贸易等专业知识;学习车辆营销、汽车标准法规、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及交通工程概论、交通安全工程等专业拓展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能力的汽车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
毕业后,学生可在汽车制造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在贸易和保险部门从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学制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基本知识、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信号与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等专业知识,接受从事电子与信息系统设计及制造的基本训练,具备研究解决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广泛就业于通信、邮电、广播电视、电子仪器等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学制四年。
工程管理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公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公路工程管理人才。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管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工程经济和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公路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主要在交通和城建部门从事工程概预算、工程施工组织、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以及科研单位的研究工作。学制四年。
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及网路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在运行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与决策、交通控制工程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研开发及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控制与自动化管理、工业自动化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弱强电工程及工业自动化方面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其专业方向为交通自动控制和工业自动化。学制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建筑电气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专业知识面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建筑工程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工程预算、电梯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智能建筑基础、建筑电气CAD、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科研开发等工作,以及其他领域强、弱电结合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具有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学制四年。
会计学
本专业为交通系统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培养,能够全面掌握现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基本上达到现代会计师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学生还应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财务会计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规和制度,了解国际财务会计的发展现转和我国进一步深化财会改革的发展趋势,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书籍和文献,具有较强的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学制四年。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是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为实现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而设立的公共管理类新型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坚实的行政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各类企业及各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学制四年。
艺术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与创造、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熟悉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与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毕业生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城市环境设计、室内装潢与设计、广告设计、造型与包装设计以及管理、教学、科研、开发等工作。学制四年。
Ⅱ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下属机构
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办公室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办学近60年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教育思想,逐渐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模式。从原来单一的建筑工程专业方向,发展为以建筑工程为主,覆盖工程管理、地下建筑、工程造价、交通土建工程五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方面,逐步形成了由知名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的钢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工程结构抗震、结构强度理论、黄土地基等重点研究方向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土木工程专业于2003年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2006年,在全校率先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2007年,“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有长安大学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3名。校级精品课程两门:《建筑技术经济》和《工程结构稳定理论》;省级精品课程4门:《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结构力学》、《钢结构》;王毅红等教授的教学成果获得2005年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名教师在历年举办的校级“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
钢结构教研室
钢结构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人,博、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0%。31~40岁5人,41~50岁4人,51岁以上1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高级访问学者1人,在站博士后1人。此外,聘请钢结构领域著名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周绪红教授为本团队兼职教授、博导。教师整体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初步形成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
教研室负责钢结构、结构稳定理论、大跨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及相关课程设计教学。主干课程《钢结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结构稳定理论》为长安大学精品课程。近五年来已出版《钢结构稳定》、《钢结构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和《钢构件非线性稳定》教材、专著3部。
长期以来教研室注重教学质量建设,教学改革成果显著。近五年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教研室教师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教司优秀组织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9篇。
教研室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在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教研室定期组织观摩教学,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授课大赛,多人获奖。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和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及科研能力,近年来,有计划的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学习和进修,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和地方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会,促进青年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研室
教研室负责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专业外语、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等课程及钢筋混凝土楼盖及楼梯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等课程设计教学,主干课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教研室所属的“混凝土与抗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2008年度陕西省教学团队。
教研室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讲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10人,博硕士学位教师占92%。教师中30岁以下5人,31~40岁8人,41~50岁8人,51岁以上5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50%。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有5位教师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教研室长期以来注重教学质量建设,先后承担建设部教改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教育厅第三轮高等教育教学项目《搭建模型竞赛平台,强化大学生结构设计创新能力》等教学研究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等各类教学用书20余部。
教研室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教研组定期组织讲课观摩、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并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与校级讲课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李红获“长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孙香红获得“长安大学青年讲课标兵”称号,叶艳霞获“长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
Ⅲ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概述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博导7人,教授18人,副教授47人,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硕士学位教师36人,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10余人,学院还聘请有土木工程界的著名教授、专家13人为该院兼职教授。
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专业资料室、计算机中心;按专业设有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系2个系,其下共6个专业教研室;学院现有建筑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建筑工程实验室2个实验室;有长安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长安大学冷弯型钢结构研究中心、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长安大学工程结构诊断与改造研究所、建筑技术经济研究所、地下结构与工程研究所、长安大学凯斯抗爆结构安全与防护研究中心、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3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229人。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有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地下建筑、交通土建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课群组),土木工程专业一直是学校的重点专业,2003年被陕西省教委评为名牌专业,2008年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干课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结构力学》和《钢结构》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建筑施工》被评为建设部优秀课程。
建筑工程学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培养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点;在校博士、硕士生近200人。同时,学院还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建筑与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工程硕士生规模达100余人。
近五年,随着近年来学科建设和发展,学院已经形成钢结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其应用、结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学科特色;该院教职工主持及参加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教学研究项目和合作研究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高校科技二等奖等各级科研成果奖15项;出版专著及教材8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检索的文章350余篇。
多年来,学院培养出各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近8000人,其中不少毕业生已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学院是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学院作为国家建设部一级培训资质单位,是建设系统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估价工程师等重点培训基地,承担着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大量的建筑类岗位培训工作。
Ⅳ 长安大学结构工程复试考什么
复试科目:
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
建筑结构抗震
钢筋混凝土结构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828结构力学
1、《结构力学(上册)》、《结构力学(下册)》 (第一版)王新华、贾红英、李悦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
2、《结构力学教程(I)》、《结构力学教程(II)》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