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症
1. “我有手机依赖”大学生心理论文
摘 要:目前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价廉、快捷、丰富、互动性和隐秘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欢,但是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一、手机依赖症的概念及表现
“手机依赖症”是依赖症的一种表现,是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具体表现为: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手机连不上网络或收不到讯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等。
二、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在一项对沈阳某工科高校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问卷调查中,有94.3%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其中三星、HTC、Sony、中兴、小米等中端平价型手机占了80%,苹果手机代表的高端机型占了15%。智能手机的使用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智能手机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项目。
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话费支出不等,35.8%的学生在50 -100元,21.9%的学生在100元以上,如果一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为1000元,用于话费的支出比例在10%左右。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极快,15%的大学生为了匹配最新的手机应用程序或追求靓丽的手机外观,追风购买高端智能手机,例如苹果、三星note等;还有18%的大学生会每年更换一部手机。32.8%的大学生经常用手机下单购物、支付电话费、买火车票等。
2.智能手机成为打发时间的娱乐品。
大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在网的时间达5小时以上的有41.4%,这些学生用手机上网聊天、关注微信朋友圈、淘宝购物,偶尔关注最新的时事新闻;除了在课余时间上网,上课时间大学生也会随手掏出手机上网,不管什么课都会玩手机的同学占10%左右;五成学生会在觉得“没有什么用”的课堂上使用手机,而大学生心中的“没有什么用”的课一般是考查课或思政课。
3.智能手机成为工作及社交的重要工具
据调查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软件是:QQ 52.86%;微信 37.62%;游戏6.2% 。大部分学生干部通过QQ或微信群聊软件获得工作信息,使工作速度大大提升;同时大学生喜欢通过人人或微博软件联系高中或初中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最新状态。数据显示,一旦没带手机,19%的学生觉得坐立不安,内心空虚,48.1%的学生觉得无聊。
4.智能手机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杀手锏
一般来说每天23:00之前大学生就会结束一天的学习工作入睡,而高达60%的学生晚上睡觉不关机,78.1%的学生在睡前阅读小说、打游戏、聊天等等。实验证明,睡前使用1小时的彩屏手机会减少人们生成褪黑激素总数大概22%,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手机的辐射会对脑电波造成影响,造成休息不好、多梦、智力下降;长期低头看手机,导致大学生产生颈椎劳损;频繁发送短信息会导致大拇指酸痛、麻木或肿胀等不适症状。
三、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目前大学生有手机依赖症症状的达到了90%,其中多数学生为中度和轻度依赖,严重依赖的占15%左右。“手机依赖症”不仅带给大学生生理的危害,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影响。
1.从众和攀比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心理冲突。大学生因为别人使用智能手机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和丰富资源,也希望自己购买智能手机;甚至不少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也从众购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变成了一种身份和身价的象征。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说自拍照、好吃的、好玩的、新买的衣服,这些信息的传递无形中,又助长了攀比心理。
2.焦虑不安
过度关注手机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息时间,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您出门时没有携带手机,你会有以下哪种感觉?”,19%的大学生觉得坐立不安,内心空虚,48.1%的学生觉得有点无聊;46.7%的学生觉得“别人的手机响起时经常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响”;65.8%的学生“当手机没有信号时,会感觉烦躁甚至愤怒”,62.4%的学生“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哪怕去卫生间也要带着”。这些心理现象显示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加重了大学生日益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
3.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大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4.社交障碍
QQ、微信、人人等沟通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与人正面交际的紧张感与焦虑感,深受大学生喜欢,但是过多地依赖手机QQ、微信交流,反而产生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紧张、害怕”的社交障碍表现。大学生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心理上的孤独不断增加。还有一些学生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缺乏诚意,影响人际关系。
四、大学生预防及纠正手机依赖症的建议
手机依赖症是人们经常使用手机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纠正手机依赖并不难。首先,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产生手机依赖的危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严格规范的使用手机。其次,学校和家长应当积极地干预,制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使大学生得到足够的关爱,引导大学生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再次,班集体通过组织班级特色活动,增强凝聚力,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心理和身体的调节。
论文——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实证研究
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分析及矫正
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研究进展初探
手机依赖症 论文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
以上是我找到的几个文档关于”手机依赖心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2.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一:社交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少,尤其是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只能呆在宿舍里,缺乏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而且现在网络时代,很多大学生都是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缺乏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本技能,而且长久的发展下去,可能会变得社恐。因此,我认为社交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之一。
三网络诈骗问题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诈骗问题也日益严重。然而,大学生出入社会,对社会涉世未深。当代大学校园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网络诈骗问题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一些大学生迷上了网恋,被所谓的网友欺骗了感情和钱财。还有一些大学生出于攀比心理,在不正规的网络借钱平台借钱。就是现在所谓的校园贷。现在大学对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大学生网络受骗。
3. 大学生要如何摆脱网络依赖症
网络在现在的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微博,网络,微信,这些软件包含了全部的生活内容。
作为最年轻的一辈,我们这些大学生也是非常热爱网络的,甚至达到了依赖的地步。走进大学的食堂,学生们都是利用吃饭的时间在玩手机。一只手拿着手机看小说,另一只手拿着筷子。这种现象是极为不正常的,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不光是在吃饭的时候沉迷手机,在走路,上课的过程中,都是一刻不能离开手机的。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我们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是完全的脱离了父母的管制,没有父母在限制自己玩手机和玩电脑的时间。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会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会逃课打游戏。最后等待他的就是学校的劝退。还有的学生会熬夜看电影,上课打游戏等等,都对学业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4. 大学生手机成瘾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
1.1当代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差,好奇心强,容易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明了,每天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努力学习,到了大学以后,学生学习压力瞬间变小许多,而与此同时他们丧失了目标,丧失了学习压力,当然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并且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往往毫无规划,昏昏噩噩的过着每一天,为了消磨时间而沉迷于手机娱乐,长时间的放松,导致许多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玩手机娱乐的坏习惯,以至于到最后演变为手机成瘾。
1.2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兴趣。
在大学里我们的专业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而就刚升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刚刚摆脱了高中那种魔鬼式的学习训练,他们更想拥有的是轻松、快乐、自由的大学生活。因此便造成了大学生厌学的这种心理。刚升入大学的他们离开了父母的束缚、脱离了老师的管束,所以学习也就很容易松懈下来,当大学生再次面对索然无味的专业技能知识时厌学心理便在心中悄然出现。堂上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便利用手机进行娱乐,从而导致了手机成瘾。
1.3大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不严格。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的大校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了普及教育,对学生的管理也趋于松懈了。为了让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看得过去,大多数课程的笔试成绩都采取易避难的方法。因此大多数大学生面对较难的题目、枯燥的理论知识,不假思索的也就放弃了,时间久了大学生便产生了轻轻松松是四年,辛辛苦苦也是四年,那何必不让自己轻松快乐自由一些的这个错误心理。因此,许多大学生逐渐沉迷于手机,最后愈演愈烈为手机上瘾。
1.4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其内容不断丰富,结构不断优化,操作程序也日渐简单,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手机产品也是不断的智能化、手机市场也更是日新月异,所以手机受到了大多数人的青睐,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的是手机制造成本的日益下降,就现在而言手机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手机价格由以前的两三千一部降到几百块钱一部,而这一价格的变化刚好满足了消费能力不足的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1.5社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展现出了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而手机作为互联网的一种载体帮助我们展现出了这个世界的奇妙;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畅所欲言,充分的展现自我。互联网吸引了他们而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的载体更有利于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以手机备受大学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