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
Ⅰ 面对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大学生面对供给侧改革从就业关键指标来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从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来看,2015年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71万人, 提前完成全年指标。 在经济下行的大局势下, 这种表现还是比较难得的。但与此同时,我国就业面临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是总量压力大。 虽然这些年我国劳动人口总量在减少, 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总量压力仍然比较大。 其中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了700万人, 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 我国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 劳动力供给需求匹配失衡。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之下, 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一方面, 企业用人需求降低, 一部分职工面临着下岗再就业, 缺乏技能的劳动者面临着再就业难的窘境; 另一方面,企业提质增效需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对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这两种叠加性矛盾会让就业更加复杂, 原来的隐性就业问题显性化。
但根据供给学派的观点, 供给侧改革重视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长远来看, 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优化配置资源, 加快企业的调整, 让战略资源退出 “僵尸企业”, 进入优势企业, 对于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是有利的。
从总体上看, 我国目前市场就业的吸纳能力很强, 就业形态很多; 从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 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更多, 各种新业态的发展也拉动了就业。 新模式、 新业态容纳的就业总量很大, 同时也会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 在新兴产业, 曾经很多从业者都是兼职, 表现出就业不足, 新业态有很大的容量, 可以帮助挖掘这些劳动力的潜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是被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的。“双创” 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方面,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 另一方面,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
总之, 供给侧改革将创造更多有效的供给, 来满足消费需要, 改善和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从而实现就业质量优质化。 供给侧改革将成为进一步扩大就业的动力。
Ⅱ 供给侧改革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1、学习上更加注重实用技术、科技研发和生产管理;
2、就业上更加侧重行业选择,尽量选择环保、新型行业;
3、思想上更加注重精益求精,学习工匠精神。